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明日工厂:CHAT六厂所构想的文化织纺

Apr 03, 2024   谢思堰

640

640

不同于维港灯光下繁华的西九文化区和中环高楼环绕中的大馆,CHAT六厂静谧地伫立在昔日工业中心荃湾。由旧南丰“四至六”厂保育改建而成的综合建筑群的外墙被仔细测量、严谨维修,“南丰纺织有限公司”的字样被保留下来,让如今已被活化的南丰纱厂The Mills无声地融入一片工厦中。临近纱厂入口处,一幅“无名英雄”的巨幅肖像画赫然在目。这是葡萄牙艺术家亚历山德罗·法尔托(Alexandre Farto, 又名Vhils) 在墙上凿出的荃湾故事——一位女工在远眺,像是透过工厦间的历史看向劳动与织物的未来。

从旧时南丰纱厂的“六厂”到作为香港唯一专注纺织文化遗产保育的艺术机构,CHAT六厂的气质总是不一样的。“我们很耐心——”CHAT六厂的执行董事及首席策展人高桥瑞木 (Takahashi Mizuki) 笑着说,“我们尤其在乎关系和信任,跟社群的关系、跟彼此的关系,就像种树一样日积月累,没办法用一种商业头脑来衡量。”

高桥强调的耐心贯穿CHAT六厂的发展,支持着其不断进行的新旧对话。这个从2018年启幕起就开始焕发全新活力的纺织文化艺术馆,勾连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探索。从旧日纱厂在荃湾的辉煌足迹摸索出发,CHAT六厂企图用耐心不断编织城市发展中织物、艺术、社区和建筑保育的文化内涵,结合当今创新的织物科技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性的反思,重新构想明日的工厂。

 

截屏2024-04-03 14.33.00南丰纱厂旧址

南丰纱厂的故事是香港工业发展和文化遗产转型的缩影,也是一个典型的香港故事。自1954年在荃湾成立以 来,它见证了香港从制造业作为支柱到工业式微转变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变迁。纵观纱厂的历史,大约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纱厂期(1954-2008)、仓库期(2008- 2014)和活化期(2014至今)。在时间的顿号里,纱厂随着香港城市的发展而起伏。

20世纪40年代,第一批上海纺织商来到香港躲避战事,而战后,全港两成劳动力聚集在荃湾,人们为轻工业如纺织厂和搪瓷厂而劳作,因此荃湾自50年代起就俨然成为了香港纺织业的中心,也被誉为“小曼彻斯特”。在荃湾“大小工厂四百家” 里,人称“棉纱大王”的南丰集团创始人陈廷骅在荃湾白田壩街工业区创立了 南丰纱厂。进入60年代,纺织工厂数量激增,在纺织和成衣业的劳动者也占据 全港劳动人口的四成。南丰纱厂进入了鼎盛时期,为了扩展业务,收购了临近的地段并设置为六个厂房。然而,从80年代起,由于生产成本上涨,随着东南亚 新兴独立国家的崛起和中国新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开始招商引资,大量工厂北迁,香港本地工厂的规模也逐渐缩小,昔日繁忙的工厦逐渐陷入停滞。而南丰纱厂也在2008年停止了纺织生产,在暂时的沉寂中,厂房作为临时仓库被使用。

640-2CHAT六厂常设展览“纱厂絮语”现场

2014年是个重要的转折,在南丰集团第三代继承人张添琳的带领下,南丰集团对四五六厂启动了保育活化计划,南丰纱厂随即开始了它焕发新生的旅程,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集合创新、文化、艺术及社群体验的综合空间。“不要管固定标准,不要为风格所限,要打造一个富于创想的空间”。[1] 在这样的期待下, 新南丰纱厂将由原厂房的混泥土柱梁以新造的钢结构加固,保留历史风貌;同时又装配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天窗、连接桥,变得更加温暖明亮。旧日的工厂痕迹和保育之后的现代工业风格弥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之美。

其中,专注于纺织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当代艺术的展示的CHAT六厂在2018年 开幕,更是强化了南丰纱厂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方面的角色。CHAT六厂不仅让公众了解到香港纺织业的历史和技术,还通过其“种学织文”(Seed to Textile)等共学项目,直接与社区的民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持续培育着展览空间里的公共性和文化觉知。

 

 

640-3

站在工业历史的焦点上想象未来绝非易事。恰逢社区艺术馆踏入五周年,CHAT六厂于3月16日开启春季联展“明日工厂”,再次以批判性的眼光串起从过去至未来的文化想象。

何谓明日工厂?“‘明日工厂’更像是我们的宣言。在一些人看来织物的遗产是凝滞的,但我想推翻这种看法,文化遗产也可以是未来的舞台。因为织物是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选择的艺术家都很理解织物的底色和独特性。我也曾听过一些人说香港纺织工业遗产这也太小众了吧,但其实不是的——或者我想证明不是这样的。香港的纺织业遗产也可以穿过厚重的历史,抵达每一个人。” 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高桥,她回答得分外认真。
640-4侯怡亭,《代工绣场:纱厂客厅No.3》, 2021-2022年,图片来源:艺术家与CHAT六厂
640-5邵纯,《妄月》(局部), 2024年,图片来源:艺术家与CHAT六厂

她还开玩笑道,这次参与展览的艺术家好些是“织物科学家”。“你能留意到碳纤维也是一种纤维吗?”高桥问我。实际上,在汽车工业甚至医疗行业上被不断研究和使用的碳纤维,在艺术家的眼里也可以是 一种有趣的创作复合材料。本次展览还集合了许多关注生态创新、生物材料和可持续设计的艺术家,比如伦敦的艺术家杨思嘉(Scarlet Yang)和香港本土的艺术家张嫣玹(Kimberly Chong)。CHAT六厂正是由于对织物有关的创作和材料有着全光谱关注,才得以在纺织工艺的积淀上拨开迷雾看未来。

高桥说 :“ 在明日的工厂,我们也希望持续给纤维纺织品的发展提供潜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思考每个参与者、每个人跟织物的关系,说不定我们能一起做点什么呢?”

将纺织材料的文化保育和艺术创作落回人与环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上,这才是CHAT六厂的耐心。

 

640-6CHAT六厂纺织艺术文化馆外景

640-7

640-8CHAT六厂“明日工厂”展览现场

在历史沉浮的线索里,“工厂”的空间承载着几经变幻的社会关系。工人劳动者的脚步远去以后,活化的南丰纱厂需要面对的是如今的荃湾街坊和香港民众对于文化地景的期许。

在近十年的香港,对于活化历史空间营造社群关系的风潮似乎从未停歇。其中活化工厦计划的公共政策自2010年港府推广以来,已经有超过两百宗申请递交地政总署,许多旧工厦意图通过政府的“免补地价”变作康体文娱场所,希望能吸纳更多商业公司。但争议接踵而来。当工厦活化作商厦之后,地租有近一倍的升幅,不少人指出,工厦活化似乎更像个商业的噱头,实际上只优待了大业主,而本来就是已经“自我活化”的小型工作室和文化艺术行业的年轻人反而被飙升的租金逼离。

事实上,坊间对于历史建筑空间的“活化”的质疑从未间断,比如像2013年活化完工却在几年内宣告失败的芳园书室,和早在2009年就宣布活化计划却因设计方案饱受市民质疑屡陷舆论漩涡的中环街市。许多人提到明星活化项目首先想到的还是“留屋留人”的蓝屋,因为它是首个同时保留曾经的建筑风貌和居民的社区网络、并且引入的研讨会、工作坊和艺术活动都能够积极地促进社区参与的活化项目。对于一些岌岌可危的空间活化项目,常常面临对于项目搁浅、缺乏人气、无法与周边的社区产生联结、对历史建筑缺 乏尊重和文化挖掘的指责。这也充分彰显了活化保育的建筑项目的两难境地:如果缺乏可持续的运营和商业模式,则很难长久地吸引人流让项目持续;如果缺乏社群思维和对于公共教育的追求,则容易变成彻底商业化的项目,完全丧失文化保育的动力。

640CHAT六厂公共活动现场,摄影/Lusher Photography

南丰纱厂The Mills作为工商业的建筑活化项目,不仅在可持续的商业运营上野心勃勃,对建立与参观者、与街坊真实的社群关系更是不遗余力。“商业地产志”里一篇记录造访南丰纱厂的文章就特别提到,在作者参与过所有的媒体导览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看完市场调研项目之后还会特意安排一场社区文化游的机构,作者具身地感受到什么是“属地敬畏心”和“在地融入度”[2]

这种对于在地性的强调和对于社群肌理的观察与尊重也在CHAT六厂的各式社区共学项目中延续。CHAT六厂大多数的公共参与项目都从纺织的技术和文化内涵出发,由艺术家、纺织业从业者与公众合作的手作活动、编织和可穿戴艺术制作的活动层出不穷。早在2018年CHAT六厂就推出过一个与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的学生合作的围裙设计项目,邀请学生与拥有专业技术的退休纺织业师傅一起为荃湾的面包店、小食档、茶餐厅以及非营利团体香港唐氏综合征协会制作围裙。纺织品升级改造和拆解拼贴的手作项目也饱受欢迎,例如“逆向生产线”中,CHAT六厂邀请公众把社区回收的二手衣物拆解,共同回溯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发现在制衣工业中人的劳动与环境的关系。

640“种学织文”共学项目

其中“种学织文”,一个在2021年疫情期间启航、已延续几季的社区艺术项目,在逐年地发展中渐渐编织成为一个充分展现社区文化培力及街坊实现的网络。

明日的关系性空间种学织文”旨在追溯纺织物制作过程中物料的源头,探索纺织物与环境和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在2019年的夏天,来自印度迈索尔Krac-A-Dawna农场的两位实践有机耕种的行动者来到香港,他们赠与的木蓝(indigo)种子在2020年的加藤泉的委托作品中生根。随后CHAT六厂与南丰纱厂及本地农业教育组织Kids Club开始合作种植更多的木蓝。后来,越来越多被称为“种子队”(seeders)的学习者加入到本地种植的队伍里,这种从种子开始的学习持续发掘着天然植物、土地种植与劳动的关系。一场持续的“种植接力”也因此开始:木蓝变作了染料,蓝染的创作也应运而生;作为艺术作品一部分的木蓝又收获更多的种子,在次年的春天重新开始生命的轮回。在几年间,CHAT六厂邀请到更多的跨界艺术家举办系列工 作坊,与学生参与者们一起用木蓝设计和创作出有日常使用功能的生态艺术作品。

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可持续生长似乎也成就了项目本身的气质。在2022年的夏季,CHAT六厂的共学及社区团队的成员将展厅变为一个公共活动空间,而“种学织文”社群里新一届的“种子队”艺术家也开始邀请更广大的社群参与者加入到纺织物寻源和创作的过程里。比如香港艺术家郑淑宜规划的社区导览、染色与戳绣工作坊。她邀请来自荃湾区的新来港妇女参与,通过妇女们自行研究所得到的食谱为沙线进行植物染处理,一起创作以荃湾街景作为母本的挂毯,最后的作品集合成为《民间智慧实验场之染色山水》。

640-9朴智希,《椭圆形轨道(半个月亮在夏末落下)》,2022年

值得留意的是,CHAT六厂没有对于纺织物“艺术”有着过于抽象的美学强调,或是使用一种更倾向于艺术家主导的“惯性关系营造方式 ”。在“种学织文”里看到的,是来自具体的社群最直接真实的好奇,也是以平等参与的“种子队”来具身感受种植环境的与人关联。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个项目能够成为一种持续性的社区参与,因为社群的成员在种植和创作中感受到的是和土地、植物、天然染料的直接关系,这是一种身体、情感和意识间来回涌动的具身体验。同时参与者在与彼此的对话和共创中释放想象力,这种凝结的意义感会通过物的共创再次回流到参与者的心里。

“对于一个社区艺术项目的‘成败’,最重要的肯定是判断有没有建立真实的关系和信任。如何关联艺术和参与者的情感和记忆,这也是我们做文化保育的重要方向。”高桥提起CHAT六厂作为一个面对社区的空间时,话里都是热诚。谈到她对于“种学织文”这种以联结社区为目标的项目还有什么未达成的心愿,她说:“参与就是更强调过程,不过我还是会遗憾有些部分没有被充分地记录下来。我一直希望这些过程和成果能被更多人看见,这样就能将更全面的认可给到参与的人们。他们创作、收获,我希望这些创作的种子回流到他们的手里,而我们,就是这个通道。”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保育与社会创新? CHAT六厂不断地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个体与自然之间寻找答案。以“井”字为标志,CHAT六厂在时空经纬的交错中,耐心地探索着在地文化保育和社会创新的脉络,也不断延展着纺织、人、和自然的种种想象 。

 

[1]《南丰纱厂:前世对话今生》,ETtoday,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307/1394014.htm。
[2] 《CRR纪实 | 两次深访香港南丰纱厂,感动始终在心底流淌》,商业地产志, https://mp.weixin.qq.com/s/vtRL8urj4lhFcFUjUsDSyw。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CHAT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

 

明日工厂

CHAT六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

展至7月14日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