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拥有50多年历史的杭州制氧机厂整体从拱墅搬迁至临安。如何保护与利用杭氧搬迁后场址上留下的6座拥有包豪斯风格的工业遗存建筑,成为此后十余年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负责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与保护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在对现场勘查后认为,杭氧工业遗存中的大空间结构,在杭州今后的城市生活中将十分珍贵,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总体规划、全新建筑和景观设计,使现存厂房建筑得到翻新与重生,“在尊重原有遗址的同时表达项目实验性的哲学。” 历经数年的升级改造,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阶段性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包括中国首个引领全球城市变迁的城市博物馆和定义博物馆未来概念的艺术与科学博物馆。
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
策划及运营:翁菱及IDEAS艺文创新机构
建筑修缮:赫尔佐格 · 德梅隆事务所
项目面积(2-7号厂房):45656㎡
©️艺文创新IDEAS
“MVRDV:绿色工厂”展览现场,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2023年
MVRDV:为地球“造绿”
早在2000年的汉诺威世博会上,翁菱就被MVRDV设计的荷兰国家馆深深吸引。MVRDV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及其对于国家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理解,促发了翁菱与前者长达二十余年的深度合作。实际上,自九十年代起,翁菱就致力于将前沿当代艺术推向社会主流。2002年,翁菱担任上海双年展“都市营造”联合总监;2005年至2019年间,翁菱及其团队与MVRDV在建筑、展览和研究等方面展开了密切的合作。“认识Winy Maas二十多年了,当这次‘绿色工厂The Green Factory’大展尘埃落定,才发现这已是和MVRDV合作的第六次展览,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改造提升和策划规划营造实践的项目合作更是数不尽。让我惊叹的是这么多年来,天才的Winy总是毫不费力地保持着与世界的共振,他少年般的激情、专业的精神、看待世界的超脱和扎根现实的稳健,总是带给我很多启迪,也让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梦想所在。”
MVRDV@Erik Smits 背景中的建筑为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简称 Depot艺术仓库),MVRDV建筑规划事务所设计,2021年11月开放
MVRDV 创始合伙人 Winy Maas
对于本次展览,翁菱和MVRDV希望呈现观众更加容易进入的绿色场域;她介绍到,展览“带着The Green Dip(“绿色沉浸”)这样的工作方法,试图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建筑艺术展。和MVRDV此前项目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个展览实际上还制造了一个激活公共讨论的场域,即:“我们怎么让全世界的城市绿起来?”
Expo 2000 汉诺威世博会荷兰馆 ©️ MVRDV
在踏入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5号楼之前,在展厅外遍布的绿色植被以及在观众周遭萦绕的绿色气味已经提前宣告了这场展览的特殊性。MVRDV从其过往在全球范围内的1400个项目中遴选出250个代表性的项目,在被草甸铺满的展厅中展开。从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荷兰馆垂直层叠的景观,到2023年阿姆斯特丹“山谷”住宅中交错丛生的岩石阶地,再到布拉班特绿意张扬的梵高公园,“绿色”是贯穿MVRDV事务所30余年来综合实践的核心意象与愿景。正如MVRDV在鹿特丹的“Depot公共艺术仓库”项目(2021)中的诗意创造——参观者可以近距离地观看仓库中存放着151,000多件艺术珍藏,同时亦可以登顶旨在将自然纳入城市的35米高“屋顶森林”。“绿色工厂”亦将浪漫感性的表达与理性审慎的布置综合成为一处情动场域。
“MVRDV:绿色工厂”展览现场,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2023年
整个展厅可以被视为一个微缩的绿色未来的图景,当观众踏足期间,生态的脆危状态通过双足与薄土层、花草、蕨类植物、苔藓的接触而被放大。项目模型散落在展厅中,正如城市在世界中存在的样貌。曾经被城市不断侵蚀的绿色,是否能够重新与人类重组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是MVRDV和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冀望借助本次展览发起的城市议题。
由25种不同类型的“造绿”方式组成的展板,形成一道占据展场中央的“绿墙”,观者可以从不同项目模型对应的内容中直观地感受每种绿化方式的最终效果,同时亦可在阅读详实数据时评估这些方案中的碳储存潜力。由这道绿色回廊慢慢走入其中,绿色未来所遭遇的现实问题触目惊心:MVRDV以一幅充斥着各类骇人数据的信息图卷将“人类世”中的生态危机展示在观众眼前。在巨大的地壳剖面上,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一览无遗:资源枯竭、空气污染、气候变暖、海岸侵袭以及物种灭绝,地球肌体已经千疮百孔。而人类自身,也不得不因此面对这些破坏为自身带来的恶果,如城市化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极端天气导致的伤亡等。
“MVRDV:绿色工厂”展览现场,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2023年
展览通过一段巨大的地壳剖面展示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针对这些紧迫的现实,由MVRDV合伙人之一的 Winy Maas 领导的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智库机构“为什么工厂”(The Why Factory,一个专注于通过模型制作和未来都市的可视化研究来探索城市发展可能性的研究机构),为在这种局面中的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破局的思路。“为什么工厂” 发起“绿色沉浸”研究,并开发推出了一款名为“绿色制造者”(The Green Maker)的工具,后者旨在推动实现绿化覆盖城市,加强水和废物处理,改善空气质量,减轻热岛效应和噪音污染,促进并增加生物多样性。在探索并研究用森林完全覆盖城市这一激进的绿色方式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和影响的过程中,“为什么工厂”积累了一个多达4500多种植物的巨大信息库,研究世界上不同生物群落和气候环境下的多种植物物种,以1000平方米为样本对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研究和模拟,得出如何既起到令城市降温1摄氏度,还能有助于水的过滤、存储和再处理的方法。在Winy Maas此前的采访中他曾说到,“这就意味着,如果在未来50年内我们需要将地球的温度下降2摄氏度,那么模拟中的1摄氏度已经达成了一半。不是说这一定就会发生,我们只是想先向大众传递这些知识。”
“为什么工厂”及“绿色沉浸”有望发生的影响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碳减排、空气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的繁荣、温度调节、水资源管理和复原力以及经济影响。在这一目的的驱使下,如何实现“造绿”就成了MVRDV的核心工作。在展览的最后,观众再次被绿色包裹,一部讲述全球五座城市建筑聚落变迁的沉浸式电影为观众展望了一种可能性中的“绿色未来”,杭州、新加坡、迪拜、巴黎、纽约,每座城市以1000米 × 1000米的区域为样本浸入厚重的植物层中,名为“绿色制造”的模拟软件将建筑与植物知识相结合,旨在将任意建筑基础类型“dip”成绿色。
MVRDV在展览上陈列了60个精选的绿色项目模型,“MVRDV:绿色工厂”展览现场,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2023年
提及本次展览的初衷,Winy Maas说:“未来的城市不存在,但我们可以一起积极设想。”翁菱认为,“这场绿色工厂建筑艺术大展,就是这样一个彻底的浪漫主义者宣言。在美逐渐丧失的年代里,来到绿色梦想之中吧,与自然和解,让理想生活的画面常驻心中,直到成为现实。”
期待一座“东方典范城市”的再生
在开幕论坛上,Winy Maas向众人分享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山谷”住宅综合体项目,正是MVRDV将“绿色沉浸”理念成功运用到现实环境中的经典案例。建筑以自然山体为灵感,采用戏剧化的形体,让塔楼被精心培育的植物覆盖,也让阿姆斯特丹迈出了向更绿色、更密集以及更人性化城市转变的第一步。凭借诸多与众不同之处,“山谷”住宅综合体最终荣获2021年 Emporis 世界最佳摩天大楼奖。而在稍早的首尔空中花园“首尔路7017”项目中,MVRDV成功地将一个长达983米的前高架桥改造为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花园公共空间,项目通过645个不同的盆景展示,收集了约228个主要品种及亚种。最终以24,000颗植物(树,灌木,花草等)的体量呈现,并期待其中的植物在未来逐渐生长至更大的尺度。
阿姆斯特丹“山谷”住宅综合体 © Ossip van Duivenbode
首尔空中花园“首尔路7017” © Ossip van Duivenbode
这一项目不禁让人联想到杭州春秋两季的“高架月季空中花廊”这一始于2010年的长期市政项目,在今年将达到215万株的规模,高架两侧加上隔离带上的月季花箱,连接起来总长度将超过500公里。恰逢近日亚运会在杭州举办,MVRDV的“造绿”愿景正与“绿色亚运”的口号契合。在杭州“造绿”,乃至畅想、营造一种“绿色未来”意味着什么?这一曾经中国山水城市的典范,以及即使在建筑师王澍眼中在当代只存有“1/10”传统杭州,亦能作为当代中国山水城市代表的杭州,在生态问题日益紧迫的当下,能够与MVRDV共同为我们提供何种解决方案?
杭州未来艺术科技中心 © Engram
实际上,在参与筹备本次展览之前,MVRDV就已经深度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畔杭州段的改造中,更是在2023年初中标了杭州炼油厂的改造设计竞赛,将这片前工业区转化为“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除了主场馆“艺术科技中心”外,方案还将办公、零售和各类文化体验空间与工业遗迹交织在绿色的环境之中。无论是采用开敞式幕墙的外立面,以显著降低空间能耗,还是联合Openfabric通过算法,将公园的自然元素重组为参数化森林,以期形成一种新型共生关系,都彰显了MVRDV对于可持续未来的理想及行动。
运河沿线工业遗存现场
杭州大运河新城规划效果图
项目策划:翁菱
项目规划:Winy Maas
项目面积:3.5平方公里
©️艺文创新IDEAS
在谈及这一项目时,翁菱说到:“2019年,杭州市政府提出要以京杭大运河以及城北老工业遗迹为中心,在杭州城市北部规划、营建核心示范区。我本人就是在那时受邀参与到对杭州京杭大运河畔杭州段的城市改造工作中,随后我和团队邀请MVRDV加入,配合政府策划执行沿运河轴线以及杭钢和炼油厂轴线内3.5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来。”对翁菱来说,杭州在自然和文化领域的积淀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从2003年开始,杭州市政府就开始持续性地支持国际环保组织以及生物多样性组织,加之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及此后G20在杭州的成功召开,让杭州在践行可持续发展事业上具有显著而独特的优势。除了MVRDV,包括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隈研吾和刘家琨等一众国内外著名建筑师与事务所都先后参与其中。这一项目迄今为止的成果是令人欣慰的,获得了从杭州市政府到国家建设部,甚至联合国相关领导的赞誉,被认为是具有国际水准的人居可持续发展的典范项目。翁菱说,“我们希望在规划范围内,通过对创意文化和新兴文化在空间中的组合,让传统的自然人文空间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复兴和全面升级,最终将杭州打造成东方的典范城市。”
在跨领域协作中走向未来
翁菱为“IDEAS 2023 · 营造未来”论坛致辞
与展览同期举行的“IDEAS 2023 · 营造未来”论坛,正是这样一场试图“连接起全球专家的内在激情与实践力量”的大会,汇聚跨学科新知,助力杭州营造世界可持续发展城市典范。在为期两日的论坛上,翁菱以 “我们还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发起讨论,围绕“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设计的力量” “科技与创新前沿”“向善的未来”“危机与挑战” “人文与生活” 等六大主题,由50位来自艺术、建筑、设计、物理、生物、计算、工程、文学、哲学、人类学等跨领域的嘉宾展开对话,分享他们各自领域的切身实践,就“可持续的未来”分享思索与行动。
“玉河夜话”第25期:满怀绿色梦想的艺文城市主张,从左至右:翁菱、Winy Maas、周榕
这一论坛项目,源自翁菱在北京创办的全球智识精英跨学科交流平台“玉河夜话”,并以全新的联动方式聚焦全球前沿议题,从而持续激发可持续的创造力及对人类理想生活的想象力,并以丰富的资源促进跨领域的深层实践。对于未来的计划,翁菱并未局限在具体的项目上,她和身边合作者的愿景要更加雄心勃勃:继续打破专业、行业和产业壁垒,进而激发出新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思想与实践相结合,共同营造理想的未来。
“MVRDV:绿色工厂”展览现场,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2023年
正在不断更新中的 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以及由此激发出的思考、讨论与实践,已经对活化工业遗迹和带动老工业区转型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由工业遗存转化为博物馆群的发展模式,已经被时间证明是有效的,正如我们在上海西岸滨江以及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实践中看到的那样。不同的是,在面对具体的城市空间,同一种模式中又必须演绎出独属于“此时此地”的版本。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在立足杭州特殊城市文脉的同时,选择了一种跨越传统博物馆定义的方式自由生长。
对于杭州的艺术生态而言,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在原本河段老工业区较为空白的区域拓展出一片崭新的文化场域,在以西湖沿线为代表的古代文化景观,以天目里为代表的文化商业园区,以及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型艺术替代空间之外,以O2 MUSEUM 氧气场博物馆为代表的运河带博物馆群,以“MVRDV:绿色工厂”建筑艺术展为行动宣言,为这座城市的艺术生发提供了新的发展与想象的维度。
撰文/刘林
编辑/姚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