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近,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考古专业,现任苏州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自明清以来,苏州文人文化兴起,文人雅士在此造园、书画、雅集。基于此别具韵味的城市文化底蕴,从2012年“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初获认可,到2013年“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被评为当年“中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之一,2014年“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引发广泛关注,再到正在筹备中的“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吴门画派”四大家系列学术展览使苏州博物馆逐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国传统艺术地标中不可错过的目的地之一。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新馆融合了苏州的人文雅趣与现代风格,为苏州博物馆搭建了一个沟通过去与未来的空间。其中的现代艺术厅专门展示现当代艺术,所选艺术家需为展览准备至少一年以上,创作与苏博乃至苏州人文环境相吻合的新作,使作品与本地形成互文。
严格的要求与精致专业的展览水准背后是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的持续推进,考古出身的他对于学术及博物馆使命有着自己的坚持。在《艺术新闻》的专访中,陈瑞近侃侃而谈自己对苏州传统文脉的理解,对展览品质的把控及办馆理念。
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以“吴门画派”回应苏州文人传统,将传统艺术展览带入现代展览体系
Q:苏州是一个崇尚文人传统的城市,有着别具一格的江南人文气息,苏博如何立足这样的人文地理,继承和发展这一文脉?
A:苏州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收藏家特别多,但因为种种历史原因,馆藏重要文物并不多。2010年时,我们就在思考提升苏博的展览,既然馆藏不多,就要把文物的展览做的更精更好。首先展览主题是要与苏州相吻合,至少代表苏州,苏州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要做符合这个地方气质的。想了想,还是以“吴门画派”为切入点。
苏州从明清开始,文人文化盛行。有意思的是,明代的苏州人,出来的文人、状元很多,但当几年官也就回来了。他们往往回来后隐居,自己搞文化,比如造园,参与玉、木雕、扇子的绘画等等。除了绘画这一大门类外,也参与工艺,因为文人亲自参与其中,就有了文人气,少了匠气,苏州工艺因此变得越来越有名。这和苏州人的性格有关系,比如园林,不像北方建筑那么有气势,从外面看,高墙、小门,看不出什么名堂,但是进去后就会发现,外面很内敛,而里面是很张扬的,这就是一种不同的文化而形成的一种韵味。
苏州博物馆一隅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又开始追求文人文化,所以 “吴门画派” 系列学术展比较吸引人,但我们不能按以前的方式做,必须要有新意——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把每一个人都说清楚,表达他们的艺术水平,以及他们的一生。
虽然这吴门四家是苏州人,但我们自己的馆藏并不多,借展的难度非常大。沈周是 “吴门画派” 系列展的第一个,借展过程十分痛苦,当时我们向很多机构借展,最终有十二家机构出借。研讨会的筹备过程也面临过困难,但最后都得到了认可。沈周展有了影响之后,第二年文徵明特展状况就好了,要求也相对高了。我们也有很多项目配合展览,我们称之“7+1”工程——1个展览加7个项目,比如研讨会、教育活动、新媒体、文创产品等,而且要到苏州的各个社区去推广——不是他们来看展览,而是我们的展览要进入社区。
文徵明特展中的《虞山七星桧图(卷)》借展自檀香山艺术博物馆,此前从未在中国大陆展出过(文徵明摹赵孟頫画七星桧,纸 墨笔 纵28.3厘米 横361.6厘米,檀香山艺术博物馆藏,图片由苏州博物馆提供)
博物馆不要“被做展览”
Q: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开幕之后,给博物馆带来怎样的变化?不同时代的艺术如何与苏博的空间发生关系?
A:我们的现代艺术厅是在博物馆中比较少见,一般博物馆可能会临时有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但我们的现代艺术厅就是专门做现当代艺术展览的。这不是我的设想,而是贝聿铭建造的时候就专门有这个设计,让观众来了解苏州传统文化以后,也了解现当代艺术是怎样的。
我们有负责现当代艺术展览评审委员会,严格选择现当代艺术展,希望选择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而不是做一些应酬的展览。博物馆“被做展览”的情况很多,但苏博从来没有过。我们不会“被做展览”,这是我们能把握展览品质的一个经济基础。也应该感谢有一座这么好的建筑。很多艺术家到苏博做展览,觉得比到中国任何一家美术馆做展览、个展更有兴趣。但我们展览要求也比较高,除非特别要求,必须要新作作品,而不是现有的作品——这是我对艺术家最大的要求。首先展览要有主题,第二要与苏州博物馆的整个环境相吻合,与苏州的人文环境相吻合。不能随便凑数,再大牌的艺术家都不行。我们现在收到各种各样要求做展览的申请,目前大概就有四五十个,但无论艺术家多有名,我们都会有所把握。
正在苏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展厅展出的“苏州博物馆明清书画典藏展之二十四”作品局部
下一个四年:苏州历史上的收藏家能给现在带来什么提示
Q:苏州博物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是?
A:所有的展览必须有一个切入点。我们正在筹备的是苏州的收藏家系列展览,明清时期,苏州有很多闻名全国的藏家。苏州的四大藏家,,从吴大澂到吴湖帆的吴家;潘祖荫的潘家,如大盂鼎、大克鼎,都是他们曾收藏的;顾文彬,顾家,还有庞莱臣,庞家。我们接下来的四年是做四大藏家系列展,必须清楚这四大藏家收藏过什么,明白一个家族的整个收藏历史——他们原先收藏了哪些东西,那些东西后来到哪去了,现在分散在哪儿。包括藏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比如,潘家是怎么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与各方的人周旋,除了收藏的东西以外,收藏背后故事都要表达在展览里面。
我们在做藏家系列的时候,要让一个过去的藏家告诉现在的藏家真正的收藏家是什么样子的。收藏家收藏的目的是什么,收藏家有什么样的情怀。
顾家过云楼藏书拍卖曾于2012年掀起一阵波澜
Q:苏博与海外的展览合作的近况如何,有怎样的合作思路?
A:我们的对外交流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除了我们出去之外,博物馆是要把国外的文化介绍过来。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应该有这样的包容。
比如现在的展览“北海之龙——丹麦的维京时代”起源于丹麦的西南日德兰博物馆,我们是友好博物馆,除了展览之外,交流还包括主要是人员的交换、学者的互访以及出版物的交换。今年是他们来做的展览,去年是我们过去做展览,同时也有讲座、学术研讨会、教育活动。从总体来讲,我们的展览不强调里面有多少件国宝级的文物,而是强调反映了什么主题,观众看了之后是不是有兴趣看,是不是能够对展览内容有所了解,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苏州博物馆观众络绎不绝
博物馆要带来美的感知与“温情驻留”,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Q:苏州博物馆以中国传统书画及文物见长,在与观众的沟通过程中,如何吸引年轻人来了解传统文化?
A:博物馆的最大使命,我觉得应当就是增强博物馆的影响力,来吸引年轻的观众来关注,让他们走进来。现在有一个观点认为博物馆本就是个精英群体而不是大众群体,博物馆展览应当是高冷的,我不太同意。当然你可以说博物馆应当是环境是很舒适、安静的,这样才能好好地来欣赏艺术作品。但我们的国情不是这样,人口多,那么多观众是很正常的。其实有很多博物馆还是冷冷清清,最主要的还是展览品质,注入的社会教育活动没有足够吸引年轻人来有兴趣来进入博物馆。
不可否认,一开始因为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的设计,大家会冲着建筑来看,因为建筑也是一门艺术。但现在慢慢地,大家都为我们的展览和我们的社会教育活动而来。展览要有一个“温情驻留”,让观众进来以后能感觉到美感,有美的感知。有一个观点我非常同意,是我和陈丹青两人聊天时他讲的,他说带着小孩来看博物馆,千万不要过来以后问这个小孩:你看懂了吗?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说这件器物是什么时代的?这是干什么用的?这不是博物馆应该做的。现在的博物馆以及我们所有的展览、社会教育活动应该给孩子及年轻人以希望和信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互动,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灌输。系统的学习知识是学校的事情,而博物馆是让观众来了以后有一个美的感知。所以,一个展览要有温情,要让人家过来以后,觉得我以后还想来,这是我们以后展览要做到的一点。
我也希望展览不要做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表达方式可以通俗易懂,但是内容必须专业准确。包括讲解,讲解千万不要就只是学术委员会提供的一套讲解词。给成人游客是一套,给小孩应该有另外一套。采访/叶滢、吴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