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光映现场”展映了17分钟的独立纪录短片《曾梵志:遊》(YÓU Art Project),这部总共73小时时长的电影纪录了曾梵志的艺术创作和思索过程。曾梵志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说,这次展映的是17分钟的纪录片,完整的电影将于今年9月份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行连续3天半的展映。曾梵志在柏林一个临时搭建的摄影棚里进行了连续3天半的创作,这73 小时也是艺术家从落笔到完成长达7米绘画的全部用时。
▲ 曾梵志在位于柏林的临时搭建的全白摄影棚中
影 片的英文片名直译为“你|艺术项目”,宏大的全白色舞台布景下,从颜料准备、调色、落下的第一笔、工作室的通力合作、到最后完成创作的典型“乱笔画”风格 作品,曾梵志的即兴创作从艺术家个人的视角呈现了这样一个在艺术市场上备受关注,却始终处于公众迷雾中的曾梵志。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贯穿于整部影片,音乐 由艺术家亲自选定,这也是曾梵志每逢创作时必听的乐曲。
而 中文片名《曾梵志:遊》意在传达一种自由状态的艺术创作,两台摄影机不间断地进行73小时的拍摄,艺术家在陌生的环境和摄像机介入的情况下连续创作、对创 作过程的解读、对全球语境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的困惑、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这一连续共生的思索过程也构成了自由艺术创作的重要部分。
▲ 曾梵志在纪录片《曾梵志:遊》中用时73小时完成的作品
据导演之一李诗介绍,这个记录曾梵志创作过程的想法始于2013年,拍摄和制作的电影耗时近2年半。在这个新的艺术实践不断涌现的当代艺术世界,记录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时间点成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最大动机,也将公众焦点下的艺术家在到镜头中的自我解读。李诗表示,刚刚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播出的17分钟的独立纪录片电影、以及之后将在美术馆空间展映的8小时3D绘画研究影像、73小时大型影像装置艺术品,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立存在,拥有各自灵魂的作品。
从 架上绘画到新艺术媒介的介入;从工作室到美术馆的白立方空间,到艺博会的展映现场再到美术馆的放映厅,艺术家身处的时空环境不断转换,但在一个纯粹白色空 间中回到绘画的创作过程中,这部纪录片将艺术家从公众关注的“艺术市场明星”中剥离出来,回到专注于创作的艺术家角色中。《曾梵志:遊》的创作是指向未来的,关乎艺术家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和自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也许就是艺术家和艺术存在的意义:出世与入世,游离于现实又抽离于自我。
▲ 纪录片《曾梵志:遊》静帧
“光映现场”的策展人李振华向《艺术新闻》介绍,如果说第一天展映的《乌利·希克的中国生活》全面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40年的宏大叙事,那么《曾梵 志:遊》则从艺术家的视角出发去思考,如何解释他的工作。当被问及一个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是否通过电影语言来探索下一步艺术创作,李振华认为, 这是一种非常前瞻的姿态。因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在介入和驾驭一种新的媒介的同时会保留一种距离感,有了优秀导演和制片的合作,他依旧可以画画,得以守住了作为艺术家的根本。
撰文、采访 | 蒋立言
TANC Report@ABHK
– ▬ –
巴塞尔香港交易快报:更多西方当代艺术深入亚洲,现代主义力作受瞩目
专访 | 翠西·艾敏为何与一块石头结为夫妇?香港首展“我哭只因我爱你”追问爱与性的极限
宫岛达男的“瀑布”从ICC大楼泻下,以数字洪流隐喻一去不返的生命
古根海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11月新展艺术家名单公布,大中华区5位艺术家和2个艺术家组合入选
郑志刚与小汉斯香港联手制造“HACK SPACE”,1十1>11?!
《乌利·希克的中国生活》亚洲首映,进入希克收藏与中国当代艺术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