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翠西·艾敏为何与一块石头结为夫妇?香港首展“我哭只因我爱你”追问爱与性的极限

Mar 23, 2016   艺术新闻/中文版
1▲ 艺术家翠西·艾敏

香港。2016年3月21日,英国艺术家翠西 ·艾敏(Tracey Emin,CBE)的大中华地区首次个展——“我哭只因我爱你”(I Cried Because I Love You)在香港立木画廊与白立方画廊同时开幕,展览历时2年筹备。这位1999年提名特纳奖(Turner Prize)的艺术家在个展上呈现了一系列全新创作的油画、刺绣、霓虹灯及青铜雕塑作品,展期至5月21日。

2▲ 翠西·艾敏《Hurt Heart》,2015,(图片来源:白立方画廊)
4_7d0▲ 翠西·艾敏《I Want You So Much》刺绣作品,2015(图片来源:立木画廊)

翠西 ·艾敏一炮而红的作品《我的床》(My Bed),是这位具争议性的艺术家在1998 年将失恋后自困4天的痛苦转化而成的代表作。2015年, 她当上了“新娘”,并再一次把私生活作为创作素材。在法国南部工作室外花园的橄榄树下,她把原本用来成殓她父亲的白色寿衣当婚纱,与一块石头结为夫妇。此场景成为贯穿她新作《我哭只因我爱你》(I Cried Because I Love You)中一系列画作的主题。

5▲ 翠西·艾敏《我的床》(图片来源:泰特美术馆)

此次展览标题乍看之下的确让人伤感,但艾敏却认为这是大部分人对爱情的真实体会:由幸福引发泪水。艾敏的作品直接并且具性挑逗意味,此次个展一贯尖锐地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自我反思。她本次展出的新作包括条线流畅、具有冲击力的自画像,艾敏对此重申画中模特均为她本人,无论是油画、刺绣或素描,都强烈地表达了孤寂、性欲带来的痛苦,以及离别的辛酸。另外,艾敏的大型刺绣画线条潇洒,其手工制作过程使她手掌能量与触感保留在密集缝合与拼贴组合中,充分表现艺术家的率性,她表示这几年自己爱上刺绣,刺绣慢慢变成了她绘画创作的延续。

7▲《我哭只因我爱你》展览现场(图片来源:立木画廊,摄影:Kitmin Lee)

艾敏说过,“我看着自己的内心深处,把所见的画出来。它们是我精神世界的描绘,最深层的思考。”两个展览具延续性,当中包括个人化的字体作品,她认为字能完全反映作者个性,是从血液迸发而出的情感。

翠西·艾敏专访

– ▬ –

Q:展览的标题和特定的人有关吗? 还是一种广义的表达?
A:是广义的表达。有些人觉得这个标题听起来有些悲伤,但我觉得很多在爱情中的人都曾感受过这种由幸福产生的泪水。

Q:随着你的成长,你对爱的理解是如何变化的?
A:年轻的时候,我们脑海中的爱总是与情欲和身体上的行为紧密相关。现在我对爱的理解上升到了更加精神的层面,寻找的是灵魂上的伴侣,除此之外都不作数。也许在18岁的时候,我可能遇到了一个灵魂伴侣,但那时的我却无从知晓。我的一生中只爱过寥寥几人,他们都是我非常亲密的朋友,而我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像这样的。

Q:展览中有一系列画像仿佛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你是单独完成每一幅作品,还是进行了整体的构思?
A:我不构思整组作品,这些作品就像一种不受控制的冲动。我的作品中确实有一种这样宣泄的情绪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我正在尝试去理解它。

Q:你有关人体的作品总是在素描与传统绘画的技法之间游荡,这两者之间是怎么转换的?
A:完成一幅传统的绘画作品有时候会花上7到10年。它们是一层层颜料的堆叠。另外一类作品则是用石膏画板作为基底,用各种颜料像画素描一般绘制。很难说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隔,我总是把水粉和水彩当作素描的原料,即使它们一般的用途并非如此。

Q:展览中有一些基于文字的画,这些画和你之前的作品有所不同,这代表了你风格的转变吗?
A:不,我只是转变了表达的形式。受伤的心灵可能被表现成霓虹灯,但也可以是刺绣或是棉毯上的标语。

《Another Love Story》可以算作是我的故事板,我已在上面画了5年,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它算不算是完成,但是我很喜欢它现在的样子。如果爱可以这么简单就好了。

12▲ 翠西·艾敏《Another Love Story》,2011-2015(图片来源:立木画廊)

Q:你将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与蒂姆·马洛(Tim Marlow)对话,你们会聊些什么?
A:十分荣幸,香港颇有名望的邓永锵爵士(Sir David Tang)会介绍我和蒂姆 · 马洛认识,我们二人将参与这次对谈。蒂姆和我会讨论绘画、绘画之于我的意义、我未来的计划,以及爱的含义 。

翠西·艾敏:我哭只因我爱你
立木画廊与白立方 | 展至5月21日

翠西·艾敏对话蒂姆·马洛(Tim Marlow)与邓永锵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沙龙漫谈” | 3月24日星期四

 

采访 | Anny Shaw

撰文 | 马如风

编辑 | 栾诗璇

TANC Report@ABHK

– ▬ –

TANC | 郑志刚与小汉斯香港联手制造“HACK SPACE”,1十1>11?!

TANC |《乌利·希克的中国生活》亚洲首映,进入希克收藏与中国当代艺术40年

TANC |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期间去哪儿看展览?3月香港艺术热度地图

Copyright © 2016 Modern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现代传播集团版权所有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

《曾梵志:遊》预告片于巴塞尔香港展映:呈现回到绘画过程本身的艺术家

3月23日,纪录片《曾梵志:遊》在一个纯粹的白色空间中呈现了艺术家曾梵志的一幅画作的完整创作过程。从艺术家个人的视角呈现了这样一个备受关注,却始终处于公众迷雾中的曾梵志。纪录片将艺术家从公众关注的“艺术市场明星”中剥离出来,回到专注于创作过程的艺术家本身。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贯穿于整部影片,这也是曾梵志每逢创作时必听的乐曲。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