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5日,由朱彤策划的崔岫闻个展“IU——我和你”在苏州美术馆完成了为期15日的展出。从崔岫闻创作于2000年的,记录北京夜总会中从事特殊职业的女性的影像作品《洗手间》开始,到其后的“三界”系列、“天使”系列,以及“真空妙有”系列中出现的红领巾、女孩、孕妇等符号,再延伸至2011年的影像作品《神域》,艺术家在其实践中展现了不断变换和演进的创作手法,实现了个人艺术语言的更新与纯化。
此次个展展出了崔岫闻创作的一系列影像装置作品:投影将平面线条、块面和模拟出的立体球状图像投射在展厅墙面上,并与墙面上的几何实体结构发生交集。主展厅内的作品探讨了平面元素与三维空间二者间交叠存在的状态,以及为平面与空间的互相激发与互动提供可能。此外,两个在黑暗中穿插的U形装置和延展的白色光线在感官和知觉上进一步强调了空间与平面关系的体验,而另外一件变化微妙的影像作品更提供了在时间维度上的直观体验。
展览期间,《艺术新闻》专程与崔岫闻就其创作脉络,系列间的演进关系,以及本次个展的独特性展开对话,回顾了艺术家的实践历程以及此后的创作方向。
是什么引发了创作这一系列抽象意味强烈的新作品?
从《神域》开始,我便在思考人以外的精神世界,以及艺术创作能够在精神和思想领域走多远,而《神域》也正是一个以人为基本单位的实验性的探讨。在它之后,我的创作中便抽离了人的形象,转而使用具有抽象性的素材。但在这次展出的系列中,所有的作品都是创造出来的,它们不是能够看到或者抓到的物质性的存在:它们和物质世界没有关系,而是在虚拟的空间、精神和思想世界中形成的物象。这也是我在多年创作中深入实验的结果和思考的方向。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创造性的东西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的——如果是有的,那么便要进入一个描述、表现、批判的发现的过程。但是只有当我们真正进入一个纯的艺术形态、一个创造中去,才能给予这个世界现在还没有的思考空间和表现方式。这是我所认为的艺术家应该做的事。
如何理解作品中呈现的平面、空间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投影呈现的平面图像和墙面上的几何实体原本不可能产生互动,但是在叠加了我们的观念之后,这种互动变产生了。科技无法给予这种互动以可能性,但是艺术是能够给予的;同时这一可能性又反射到观者的心理,继而引发人与作品、空间的互动关系。这也是这一系列作品所要呈现的东西。
新作中的抽象和之前创作中的批判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继承与转变?
对于《洗手间》的创作,我曾经提到有关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转换。当我进入那个洗手间的时候,一瞬间的场景就刻到了我的脑海里面:私人欲求存在于公共空间的形态,而所有人的意志又让这个空间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此外,在实现的技术手段上,我发现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在平面和绘画的层面上很难实现,而只有在影像的层面上我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它。这个问题对我来说由来已久,它一直是我创作中的引线之一。直到《神域》这件作品,这条引线从一个人的物质载体进入到了人的精神层面中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就是探讨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便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了,也是我现阶段创作中想要表达的。
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虽然是两个空间层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你和我之间、宇宙存在之间常态化的动态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是没有“永恒”的,“不确定”是它的常态。这几个系列的作品想要呈现出一种时间通道,并借由时间的通道进入到空间中去,继而呈现出其中“不确定”的关系。
是否会继续进行抽象作品的创作?
任何视觉所见的东西,如果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那么它背后一定有很深的内容支持。但是以内容讲述内容的时候,其“故事”本身便会一目了然;但是我认为,用视觉去表达内容,才是艺术家应当做的事情。我们永远都要用眼睛去“读”作品,而不是像通过连环画在读故事。我认为“说故事”还是艺术创作的早期阶段,而其高级的形式一定是视觉化的,继而是听觉、直觉等全部打通,实现真正的全息的、与世界互动的状态。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我希望争取进入到一个全息的空间,全面打开人的直觉、知觉、视觉和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