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具有社会学研究背景的观念艺术家,平川典俊( Noritoshi Hirakawa )的创作实践基于对社会结构要素的理性认知,同时对传统意义的身体观点进行发问。他的作品通常被认为是带有情欲意味的私密经验,并以此受到艺术界的广泛关注。日前,这位生活在纽约的日本艺术家在中国举行了他的首个个展
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 Royal Picture Gallery)藏有不少世界级名作,比如伦勃朗(Rembrandt)的《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和维米尔(Vermeer)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with a Pearl Earring)。近期,维米尔这幅有着“北方的蒙娜丽莎”之称的名作在日本、美国和意大利巡展之后回到了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并将永远藏于美术馆,不再外借展出。
最近,我得知有两门全新的“独一无二”的课程,恰好学费都是大约75000美元。一是英国南部古德伍德(Goodwood)的一门课程,教你如何驾驶喷火战斗机;另一门是由苏富比艺术学院(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开设在洛杉矶的课程,其目的是帮你在艺术圈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只是这么说说而已。
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行已经正式进驻中国艺术教育领域。苏富比艺术学院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的“艺术管理专业硕士课程”以及“艺术管理与投资高端研修课程”,将于9月正式开课。去年,佳士得艺术学院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袂推出的“全球艺术市场: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专业课程。
带着这些疑问,以年轻艺术家为主题的讨论“跃入国际视野的YCA一代”艺术论坛于10月15日举行,论坛由《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邀请来自艺术不同领域和角度的专业人士包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馆长田霏宇,OCAT西安美术馆馆长、艺术评论人、策展人凯伦·史密斯,收藏家周大为及佳士得助理副总裁、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专家及拍卖主管张丹丹,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呈现中国年轻艺术家群体进入国际视野的现象背后的多重视角。
“图坦卡蒙的真正诅咒就是让太少的学者愿意倾心研究陵墓内的文物,”保罗·科林斯(Paul Collins)说。科林斯是展览“发现图坦卡蒙”(展至11月2日)的共同策展人,这个展览在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举办。尽管图坦卡蒙陵墓世界闻名且举足轻重,但在陵墓被发现一个世纪之后,墓室内的物品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编目和研究。
你是否想过深夜里闭馆后的美术馆会是什么样子?创意团队“工作者工作室”(The Workers)这样形容:“这是一种太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在这个如此宏大的美术馆内居然只剩下你和零星几个人,你又同时被那么多艺术杰作包围!你很难不爱上这个地方。这个空间霎时变得极具沉思性又富幽默感。”由于2013年的一次项目经历,工作者工作室的成员们经常要在美术馆开馆前和闭馆后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内工作。也正是受到这一灵感的启发,工作者工作室以“入夜之后”项目(After Dark)获得了泰特英国美术馆的首届IK奖和一万英镑的奖金外加六万英镑的经费来实现创意。现在,这一大胆设想终于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