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feature|特写 荷兰观念艺术家能帮东莞刷新旧形象吗?

出现在东莞街头的“真实虚构电影院”,是来自荷兰观念艺术家由乔布· 科里维京(Job Koelewijn)的装置作品。如今,东莞人叫它“大白”。这座汲汲渴渴要与艺术搭上关系、通过艺术重构灵魂的城市,能刷新旧有形象吗?

feature|特写 犹太家族罗斯柴尔德唯一“流失”的收藏正在大英博物馆展出,18世纪末以来他们还有什么收藏?

大英博物馆6月在建筑师斯丹顿·威廉姆斯(Stanton Williams)设计的展厅中展出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于1898年捐赠的艺术品。这个新设展厅正是在罗斯柴尔德基金会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罗斯柴尔德,这个自18世纪末以来就对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的犹太家族在艺术收藏方面也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在《艺术新闻》的采访中,雅各布·罗斯柴尔德介绍了家族收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谈到了英国博物馆界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feature|特写 真实的、鲜活的、艰辛的、矛盾的……纽约华人艺术青年的“围城”生活

纽约的华人艺术生态圈是快速流动着的,每天都有人在走进,每天都有人离开。在这里,自由的朝拜者和名利场的信仰者挤在同一座垂直城市,职业操控资本的人和职业唾弃资本的人搭同一班地铁,而后面这两者恰恰是纽约最出名的两类人:银行家和艺术家。对于这里的华人艺术青年来说,这座城市所给的,是否和它看起来能给的一样多?

feature|特写 劫掠还是保护?《中国收藏者》还原美国人对中国文物的世纪搜寻

在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政建立的动荡年代,美国人来到中国寻找并获取了大量中国文物,而如今这些艺术品大多被安置在美国各大博物馆中。在《中国收藏者:美国人对亚洲艺术的世纪寻宝》(The China Collectors: America's Century-Long Hunt for Asian Art Treasures)一书中,作者卡尔•梅耶(Karl E. Meyer)和莎朗•布莱赛克(Shareen Blair Brysac)详尽记述了这一过程,并探讨了这些“搜刮” 中国古物的行为到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掠夺,还是在战火中为保存艺术品作出了贡献。

feature|特写 故宫的现代化博物馆转型之旅

故宫、长城、烤鸭,可能再加上798,是很多人对北京设定的旅游目标。排在首位的故宫,被所有人所“熟知”的故宫,是否真如你所想的那样,就是一个旅游景点而已?

feature|特写 新刊聚焦:私营博物馆能参与创造艺术史吗?

接连开幕的私营博物馆都显示了它们在全球艺术生态的雄心,部分艺术史专家与公立博物馆的馆长们却对此持保留态度。本期《艺术新闻》带来封面报道“私营博物馆能参与创造艺术史吗?”。同时带来“夏日艺术体验之旅”专题报道。

feature|特写 这9本书带你以“他者之眼”鉴藏中国古典艺术

今年6月,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了英国传奇古董商埃斯卡纳齐回顾其经手中国艺术品经历的著作《中国艺术品经眼录——埃斯卡纳齐的回忆》,而该书只是上海书画出版社于2014年陆续推出的“艺术与鉴藏”书系的其中之一。该书系聚焦于域外中国艺术品的鉴藏与流转,这些考察与鉴赏中国艺术的“他者之眼”,或为长久以来自成体系、或而封闭的中国鉴藏学提供了更为完整、多元的视角。

feature|特写 从纪录片《园林》追溯由10余部典籍勾连的中国古典园林与文脉

自6月开播的央视的人文纪录片《园林》按照汉、魏晋、唐、宋、明清至现代的时间线索讲述园林。为了以足够的影像素材表现那些年湮代远、难以考证原貌的名园,影片采用了“用典”的方式,弥补影像素材的不足。本文就《园林》所引出的古典典籍脉络,补充梳理了一条追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及文人传统流脉的大致线索。

feature|特写 杨泳梁:人造自然与都会之《魇》

一个全副武装的剑士出现在高楼林立的超级都市之中,在匆忙行走的人群中显得孤独而突兀,仿佛身负重任却没有用武之地。他跟随一只三足乌鸦的指引,在梦境中不断穿梭在海洋与森林之中,内心世界和现实反复交织,以至于无法分离……艺术家杨泳梁在他的第一部艺术电影作品《魇》中,用精致的黑白画面,从个人的角度描写了城市给人的“梦魇”,延续着他对现代化问题的探讨。这也是他首次以一条主观线索作为对于以往作品的延伸。

feature|特写 为什么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朱利安·崔维里安在长达半世纪里会被视为间谍?

一份藏于英国国家档案局文献记录了英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朱利安·崔维里安(Julian Trevelyan)被监控的细节,其中涉及收藏家佩姬·古根海姆、作家亨利·米勒、苏联间谍盖伊·伯吉斯等等。这位艺术家虽毫无危害英国的念头,却无端卷入了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间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