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Wu Hung)
1945年生于北京,艺术史学者、作家、策展人。1968年和1980年分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学士与硕士学位,后前往美国,198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史与人类学博士学位。巫鸿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并同时担任芝加哥大学远东中心总监和斯马特艺术博物馆(Smart Museum of Art)策展顾问。他策划的展览包括首届广州三年展(2002年)、“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纽约,2004年;柏林,2006年)、第六届光州双年展(2006年)等。已出版的中文著作有《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时空中的美术》(2009年)、《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2010年)等。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出现了博物馆兴建热潮,欧美则是严峻经济形势下的新变革。21世纪的美术馆与上个世纪相比有何不同?中美博物馆馆长共聚上海讨论如何打造21世纪的博物馆■
欧美的博物馆和画廊正以惊人的速度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重要展览进行重新制作、展出、观看和构想。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策展人在关注并重现历史上的展览?重温历史展览是一场对遗忘的抗议■
去年8月,在北京宋庄举行的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在开幕前被临时叫停了。时隔一年后的8月19日,反映了这个事件全貌的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进行展映。与此同时,29部参展影片中还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