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览“直播-Welcome to My Life | 勒梅特夫妇影像艺术收藏展”开幕当日,《艺术新闻》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合作,于展览现场举办了题为“流动的藏品:影像艺术收藏的维度”的论坛。论坛由《艺术新闻》与《艺术界》执行出版人曹丹主持,邀请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法国著名收藏家伊莎贝尔和让-康拉德·勒梅特夫妇以及艺术家杨福东、麦德尔·福蒂纳,探讨影像艺术的收藏与展示,观看与保存。
从伯克利到洛杉矶,沿着1号公路一路南下,是太平洋的辽阔海景和灿烂的初夏阳光,而这一路上的艺术景致也异彩纷呈:5月的焦点是修葺三年后即将于本1月14日开馆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而亚洲艺术博物馆为庆祝开馆50周年举办的系列展览也即将陆续启动;佩斯画廊、高古轩、贝格鲁恩等一线画廊的落地,以及弗里兹、影像旧金山艺博会等一众艺博会的宣布加入更催化了硅谷艺术热。在上下两期的内容中,TANC带你从伯克利出发,一起向南领略加州丰富的艺术文化。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伯克利艺术博物馆暨太平洋影像档案库策展人大卫·威尔逊(David Wilson),以及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策展人陈畅也分享了湾区从书店到餐厅的本地绝佳去处。
随着今年2月白立方(White Cube)画廊与其代理近25年的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正式分道扬镳,一系列关于画廊资产、艺术家权益、后续展览以及生产成本的问题随之而来。《艺术新闻》就这些问题咨询了艺术家、画廊主、艺术经纪人等近40位相关人士。
从乌镇到多哈,都正以全球性的当代艺术项目展开城市复兴之路,与此同时,蓬皮杜及巴塞尔艺术展等国际重要艺术机构和艺博会也在寻求进入更多的城市。
2016年3月,《艺术新闻》在“微信”这一通常被视作“读图”的平台上,推出以声音为媒介、聆听为感受方式的线上项目--“一声一城”。北京、香港、上海、杭州、成都、长春、深圳、台北...... 来自8座城市的声音艺术家,以实地录音的方式,构筑起关于城市的流动“声景”。4月17日,《艺术新闻》在上海衡山·和集举办“一声一城”主创分享会,让我们先经由声音回到上海。
日前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举办的论坛“艺术与科技的奇点”(The Singularities of Art and Science)上,黑客怪才、脑神经生物学博士后和商学院教授摩恩·瑟夫,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艺术家和设计师凯特·麦坎布里奇探讨当算法和数据能够使艺术中的不可知变得可视化,艺术究竟是被祛魅了,还是可能与科技一起缔造新的感知维度?
4月10日,《艺术新闻》与UCCA合作,在美术馆报告厅举办了名为“艺博会进化论”的论坛,论坛由《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邀请“艺术北京”艺术总监金岛隆弘、佩斯北京总裁冷林对艺博会这一在全球艺术生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艺术市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4月13日晚,著名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OCAT深圳馆及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黄专在广州病逝。巫鸿、皮道坚、张晓刚、冯博一、吕澎、费大为、杨小彦、皮力等长期与他交往与工作的评论家和艺术家们通过《艺术新闻》表达了他们的追念。黄专先生的遗愿是不举办追悼会、告别仪式或任何形式的活动。感谢接受访问和留言的各位,也理解在此刻因悲伤不愿多语的沉默。黄专先生金蝉脱壳而去,精神不休。
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以“绿光”项目回应奥地利边境管制“红灯 ”,并为难民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艾未未将于5月在希腊举办首展揭示他眼中难民们的困顿生活。即将到来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德国与奥地利国家馆分别以实验住宅项目力求为难民创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