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PAGE
新闻
NEWS
博物馆
MUSEUM
展览
EXHIBITIONS
评论
COMMENTS
特写
专访
INTERVIEW
艺术市场
ART MARKET
刊物订阅
SUBSCRIBE
数字阅读
DIGITAL READ
艺术论坛
ART FORUM
独家影像
VIDEO
往期资料
ARCHIVE
艺术商店
STORE
关于
About
联系
Contact
职业
Career
广告
Advertise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著名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OCAT深圳馆及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黄专于4月13日晚20时29分在广州病逝。
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以“绿光”项目回应奥地利边境管制“红灯 ”,并为难民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艾未未将于5月在希腊举办首展揭示他眼中难民们的困顿生活。即将到来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德国与奥地利国家馆分别以实验住宅项目力求为难民创造生存空间。
当人们提起山寨的时候,往往联想到山寨的电子产品和设计,而在艺术领域也并不缺少山寨现象。兰登国际的《雨屋》、安尼施·卡普尔的《云门》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山寨”作品。但是另一方面,科技、设计等领域兴起的“创客”文化也渗透入艺术界,在这种语境中,“山寨”却并非完全是贬义词,甚至可能是有效的创新方式。不过,这种“山寨”并不意味着盗版有理,那么盗版出现的时候又该如何处理?
3月21日,纪录片《乌利·希克的中国生活》在香港会展中心进行了亚洲首映。作为本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中“光映现场”的重头戏,并配合目前在香港太古坊Artistree举办的展览“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40年”,纪录片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乌利·希克的收藏史与中国当代艺术40年。
3月11日至3月13日,伴随展览“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特别放映了8部艺术影片,借此回顾了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的重要时刻。
3月8日,亚洲协会博物馆在纽约总部以新展 “情境之内外”庆祝亚洲协会成立60周年。亚洲协会的创办者是缔造商业帝国的传奇人物约翰·洛克菲勒三世,他在艺术史学家李雪曼的建议下构建了包括古代雕塑、绘画和装饰艺术在内横跨8个世纪的亚洲艺术收藏,成为协会博物馆馆藏的基石及核心。亚洲协会博物馆现任馆长陈文辉接受了《艺术新闻》的采访,谈及了洛克菲勒三世夫妇的收藏理念,以及深植于亚洲文化传统、正在突破其创作背景的亚洲艺术新收藏。
2016年3月4日,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在今天举办名为“身体·心灵·禁忌”的展览,呈现了维也纳行动派(Viennese Actionist)代表人物赫尔曼·尼特西(Hermann Nitsch)、君特·布鲁斯(Günter Brus)等艺术家的作品,这批艺术家以激进的表达和对社会禁忌的挑战而闻名。《艺术新闻》采访了艺术家赫尔曼·尼特西,他讲述了早期维也纳现代主义对行动派的影响。
达达主义诞生自1916年,至今已经是第100周年。达达对其后的艺术流派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艺术能否改变世界?让我们在达达主义经历百年之后的今天来回顾20世纪受到达达影响和启发的艺术流派。
2016年2月24日,《护城河的颜色:20世纪80年代的昆明艺术家》新书发布会暨“回到昆明”艺术论坛在云南昆明大象艺术中心举行。作者聂荣庆作为80年代“西南艺术现象”的亲历者,他将与当年这批青年艺术家共同生活的故事记录在书中,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发展历程写下了鲜活的一笔。
在纽约,向来走在当代艺术趋势前端的新博物馆(New Museum)和作为近现代美国重要艺术机构的国家学院(National Academy)在年初分别举办了“开放计分”和“表面的地平线”两场研讨会,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是二者关注的焦点。在虚拟技术日趋成熟、社交网络渗入每个角落的当下,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已与50年前结合艺术与科技的早期实验——劳森伯格参与的表演“9个夜晚”大有不同。正如新博物馆总监菲利普斯所言,人们大都回想不起iPhone以前的时代。如今,艺术创作、艺术评论等都已发生深刻变化。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将何去何从?
6月22日,为庆祝72个新emoji表情的加入,Culture Themes推出emoji博物馆日——MusEmoji,这一活动在Twitter上掀起了一阵狂潮,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在内的许多艺术机构都在线参与了这一活动。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4月,春意渐浓,正是出游好时节。江南一带正在展出或即将开幕的东方艺术展览,呈现宗教艺术、近代书画、古代陶瓷、漆器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为艺术爱好者们的江南踏青之行增加或庄重或野逸、或工致或写意的东方意蕴。
花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家重要的创作主题,从印象派到先锋派艺术家,都围绕花园进行过重要的系列创作。TANC将在春日赏花时节带你回顾这些杰出艺术家的花园题材作品。
3月,艺术界进入繁忙季节,多场艺博会在纽约、香港等城市掀起艺术热潮。而在上海,美术馆、艺术空间与画廊的一大波新展却也在此时纷纷涌现,贾科梅蒂、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黄永砅等著名现当代艺术家和上海地区的大批年轻艺术家为这座城市带来视觉上的新体验。
第19届上海电影节如期而至(6月11日至19日),在这期间展映的影片当中,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Alexander Sokurov)的最新作品《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曾于2015年获得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提名。这部影片也是索科洛夫继聚焦于冬宫的影片《俄罗斯方舟》之后,再次将摄像机聚焦博物馆。索科洛夫以这部影片带领观者,将时空拉回二战时期,探究纳粹占领下艺术与政治的内核关联。与此同时,TANC在文末也对此次参与电影节展映的影片《海上火焰》《野马》和《丹麦女孩》进行了介绍。
小栗康平执导的传记电影《藤田嗣治与乳白色裸女》(FOUJITA)继2015年在日本掀起狂潮后,今年4月1日在台湾上映。透过这部在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揽下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的影片,TANC带你一起走进这位活跃于1920年代“巴黎画派”中的日本油画家藤田嗣治行事乖张、波澜起伏的一生。
作为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的一份特殊礼物,历时5年调研、4个月拍摄的大型专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2016年1月7日至9日在CCTV9首播。该纪录片揭开了文物修复师这一古老职业的神秘面纱,让大众走近故宫遗珍背后的故事,感受文物修复师傅们执着的“匠人精神”。
电影《云中行走》的上映再次将人们带回20世纪著名的“艺术犯罪”现场——1974年8月7日,法国杂技艺人菲利普·珀蒂(Philippe Petit)在离地400米的高空、纽约世贸中心双塔间进行了长达45分钟的“云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