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诞辰150周年,这位富有争议、直言不讳、妙趣横生且充满灵感的建筑师一生中都是绝佳的新闻素材——家两度被烧毁、情人及其孩子被发疯的持斧男子谋杀、高调离婚,并在1893年开设同名公司之后不断创作出杰出、革新的建筑设计方案。戏剧性与悲剧性在赖特的身上同时存在。 今年夏天,MoMA 在新展“拆开档案”(Unpacking the Archive)中呈现了有关赖特的450件档案作品,人们从中得以窥见这位建筑师多变的风格、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传奇的一生。
7月9日是大卫·霍克尼的80岁生日。正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进行的霍克尼回顾展已经累积接待了47.8万名观众,创下美术馆开馆以来最高访客纪录。在全球范围内,关于大卫·霍克尼不同形式的回顾展正在进行中。这位自称“比别人更喜欢看东西”的艺术家对视觉世界的痴迷,及其不断演进的艺术实践,构成了一本丰富的视觉履历,而这本履历的关键词便是“霍克尼式观看”。
正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葛饰北斋:巨浪之上”呈献了葛饰北斋从70岁至90岁,生命中最后30年创作的110幅画作。少年学画的葛饰北斋常称自己50岁之后才算得上一位画家。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不仅将风景画的题材融入声色犬马的浮世绘创作中,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当我们回顾其一生的故事,呈献在面前的一颗追求完美的匠人之心,和勇于创新的艺术家之魂。
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创作出传世之作《神奈川冲浪里》的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但鲜少有人听说过他的女儿葛饰应为,又名阿荣(お栄)。葛饰北斋晚年丧妻丧子,他最心爱的女儿阿荣陪伴父亲左右,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支持他的生活并协助他的创作。同为画家,父女二人也常暗暗较劲。阿荣的绘画技巧同样高超,尤其擅用光影,被誉为“江户时代的伦勃朗”。在父亲节这天,看看电影《百日红》中,这一对且爱且敬且较劲的父女,如何以他们的视角和浮世绘进入江户时代的庶民生活、阿荣又是如何在父亲的影响与阴影下,完成自己“百日红”一般“开放”与“凋谢”的人生。
第48届巴塞尔艺术展 VIP 预览已于当地时间6月13日正式开启,来自六大洲35个国家共291间画廊展出了纵贯20世纪初至当代的作品。参展画廊相较往年背景更多元化:亚洲势力进一步巩固,非洲地区画廊也入驻巴塞尔。借卡塞尔文献展开展之机,各大画廊纷纷在巴塞尔艺术展上推出在文献展上亮相的艺术家的作品。东西方各大画廊 VIP 首日成交风头颇劲,不论是老牌现当代艺术家还是新兴面孔,都得到了市场一定程度的肯定。
被誉为世上最美博物馆之一的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Beyeler Foundation Art Museum)今年迎来了其20周年纪念。美术馆创立人恩斯特·贝耶勒(Ernst Beyeler)也是巴塞尔艺术展的创始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以来,贝耶勒先后购藏了包括出自毕加索、马蒂斯、贾科梅蒂、塞尚等艺术家的近400件现代艺术作品,奠定了美术馆的收藏基础。自1997年开馆以来,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一直是瑞士最受欢迎的美术馆,而随着其周年纪念的临近,美术馆今夏带来了3项重磅展览,成为巴塞尔艺术展外不可错过的看点。
2017年第48届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Art Basel)即将于6月13日和14日举办贵宾预览,并于6月15日至18日对公众开放。此次展会共有来自35个国家的291家画廊参加,包括天线空间及魔金石空间的17家画廊首次参展。
为了庆祝玛格南图片社成立70周年,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在5月底推出了“玛格南宣言”(Magnum Manifesto)特展,与此同时,巴黎的艺术机构、街头和机场也展开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6月6日,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个人回顾展“章鱼吃掉自己的腿”(The Octopus Eats Its Own Legs)开幕。这位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精英与通俗文化之间的艺术家除了玩转艺术与时尚的跨界游戏之外,还是一名熟练的商人。2002年,村上隆创办了名为“GEISAI”的艺博会,以每两年一次的频率轮流在东京与台北,甚至迈阿密举行。对于他而言,亲手打造艺术产业链似乎才是最适宜自己的艺术生态。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The Costume Institute)的主任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Andrew Bolton)因“川久保玲:居于其间的艺术”开幕,曾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当时的他身着一套修身剪裁的 Thom Browne 西服,操着浓重的英式口音,优雅含蓄,不时迸发出一些精彩语句。这位曾经策划“亚历山大·麦昆:野性的美”、“中国:镜花水月”和“手作×机器:科技时代的时尚”的策展人,被认为是“时尚圈的学者,策展圈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