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陆续公布了本届主题展与各国家馆的参展艺术家名单,本届威双主题为“但愿你活在有意思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名单中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在本届艺博会期间都有不俗表现,机构购藏是其中重要去向。
更重要的“相遇”发生在丁乙、李禹焕与克莱因之间,他们在亚欧两大洲平行或间歇开展的美学实践,为东方与西方前卫艺术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也赋予了当前艺术与社会、与公众新的解读关系。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已进入预展阶段,本届双年展以“愿你活在有意思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为主题,由拉尔夫·鲁戈夫(Ralph Rugoff)负责掌舵,试图探讨我们所身处的这个动荡时代。
55年前,威尼斯是仅有的七个国际“多年展”之一。然而如今,全世界有320个双年展、280个艺术展会和超过1000个重要的艺术博物馆,很难想象一场展览的力量还能有这么强。问题摆在我们的眼前:威尼斯双年展还重要吗?
自去年7月主题揭晓,到参展艺术家与各国家馆的公布,再到平行展与威尼斯行程推荐,《艺术新闻》对本届威双保持持续关注。本期TANC带来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系列报道回顾!
获得国际古董和艺术品市场上今日渐渐确立的地位,得益于一系列开创性的第一次和创新,这些创新不仅改变了该公司,也改变了整个行业。要实现这些,1958年至1980年间时任苏富比主席的彼得·威尔逊(Peter Wilson,1913-1984)功不可没。
当人们提起朵拉·玛尔(Dora Maar),总是会先想到她的毕加索情人身份,事实上,在缪斯之外,她还是一位重要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师、画家、激进的共产主义者,也是惟一一位参加了全部六次超现实主义展览的艺术家。
背部作为人体最大的平板,在媒介化的二十世纪,天然地成为了屏幕,它的先兆是自从首届现代奥运会起印在背后的号码,也可以在背部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你可以想象它是一只黑色的飞鸟,栖息在伦敦的草坪上,上面那黑色的片状岩石,是它的羽毛;或者想象它是一片低空的乌云,下面纤细的立柱是雨滴。”
当下的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下,奔走于世界各地去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已经变成常态。《艺术新闻》集合了10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人、艺术家、收藏家,介绍他们今年最为印象深刻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