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皮亚诺在中国的第一个建筑项目,耗时8年的“天目里”在杭州迎来了开业季。虚位以待待商业、艺术、设计、时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从业者和机构入住。
10月21日在上海ZiWU誌屋举办了一场围绕最新开幕的“迈开新时代——刘香成摄影展”展开的谈话。此次对话在摄影家刘香成,作家、出版人许知远,以及现代传播集团创始人邵忠之间展开,《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了本场讨论。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是可以对未来做好准备”。这是柏林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洛萨·H·威勒在采访中说过。希望我们此时开始的准备,尚未为晚。
通过考古学家与艺术家的视角,探寻他们走过了哪些山川,河流,残垣与故道?他们为什么着迷于发掘与搜索前人留下的物证?他们如何保存或唤醒远古的记忆?考古学家如何在文物中洞悉逝去的文明?艺术家眼中的废墟中如何绽放诗意?
中国艺术界在疫情的沉睡中渐渐苏醒,展览开幕以及活动和酒会正在重新回归,而在此时,活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艺术家们是如何以艺术创作,疗愈这个刚刚受过重创的世界?
公共艺术品成为大众较易接触艺术的方式,公共艺术在这个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难得、可贵。本期《艺术新闻》精选8件来自2019年和2020年,坐落在全球多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品。
在这种不确定时期,从业者对神秘主义和灵性主义的信奉似乎寄托着对商业和行业的希望。在全球政治、经济以及公共安全问题仍处于震后余波的阶段,这样的希望或幻觉似乎更为强烈。
“有一些艺术家会在全球化抹去的文化平均值中找到他的特殊性。郝量就是一个例子,当所有人都在往前走的时候他是往后走的。他的表面形式趋向于保守、趋向于老派,反而当一个大部队往前走的时候,一个往反方向走的人会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