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JINGART艺览北京再次回归,第三届JINGART艺览北京将在2021年6月10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为期四天。这个艺博会是由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团队打造,JINGART自开办以来就致力于将北京特色和国际结合,此次将再次于由苏联建筑师联合设计,建成于1954年的新中国第一家专业展览馆亮相。
高世名自2020年8月起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他一方面着手重新建立中国艺术教育的古典学脉络和学理体系,以期恢复与“文艺复兴人”相应的“通人之学”;另一方面,他持续引入科技哲学、创新设计等新的思想资源和教育方法,以期推动对新技术及其社会效应的深度反思。
鲁明军新作《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连同他为复旦大学艺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艺术展览与艺术理论专题”课程,都可谓是中文艺术史论界极为稀有的尝试。
中国农历鼠年的最后一天,当朋友圈沉浸在一派回顾总结、展望新年的氛围之时,一条艺术家张培力将于中午12点整在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上直播的推送不时地出现在一些朋友的转发中。
我们很难预料文化再度野生化的这些时刻是否会发生,或是何处发生。但在此之前,现在的这些“大艺术”工厂依旧会将那些他们认为值得关注的艺术展现在我们眼前。
柏林文化的新地标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在筹建了近20年后终于在12月17日正式揭幕。这座耗资近7亿欧元、占地三万平米的博物馆是德国迄今最为昂贵的文化项目。德国文化部长莫妮卡·格律特斯(Monika Grütters)称其为“一张国家的名片”。
由Benjamin Ree执导的纪录片《画家与小偷(The Painter and The Thief)》首映于2020年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并已在Hulu、YouTube以及Amazon Prime Video等收费视频网站(北美)上线,总时长为102分钟。
《艺术新闻》在11月首次出版了“上海艺术季特刊Nov+”,并持续在数字媒体特别呈现Nov+特别系列报道,聚焦上海正在重塑的艺术能量场和在动态中发展的艺术生态。
如何在被压缩的空间,从内部发展出新的心理与艺术的维度?在深入内部世界与理解外界的变化之间,如何重建联结的通道?面对特定时期涌现的问题,艺术如何与病理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进行跨学科讨论、寻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