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北京。作为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抽象艺术潮流在纽约开始被波普、极少主义和观念艺术所冲击的一代,刁德谦始终保持着对正统的西方现代主义形式绘画观念的认同,从不希望因华人身份和东方情调被标签化。当然,他也不可避免地注意到美籍华人身份为职业生涯带来的潜在缺憾,这在一些作品中表现为戏谑和失望的体制批判,如《打扰一下,您的东方情调流露出来了》(1993)和《倾斜的MoMA》(1995),以及取材自20世纪30年代描述上海军阀和白人女性爱情悲剧的好莱坞电影《袁将军的苦茶》(1994,这部电影中的华人袁将军是由白人演员饰演的)。
实际上,尽管并未接受美术学院的科班教育,他的早期作品已呈现出风格上的“正确性”—从1969年举办首次个展到1978年登上《Artforum》封面,刁德谦艺术生涯的起点就是去中国化的,专注于对自20世纪40年代(或1945年以后)演变至今的美国抽象绘画进行反思和修正,保持自身与美术史的关联、以图示化的述说方式建立个人坐标。
▲ 刁德谦作品《倾斜的MoMA》(1995年)
以刁德谦从1990年至今研究和参照的巴尼特·纽曼为例,后者作为二战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其职业生涯和绘画作品、理论写作均代表着一种西方现代艺术的经典,而刁德谦正是沿着这代美国画家之后的线索推进自己的工作,并融入了现代主义和欧、美、俄革命政治学(风格派、至上主义、社会主义美学)交织形成的复杂历史。因此,族裔和政治在他的创作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叙事结构,而非停留、局限于华人艺术家的身份焦虑。刁德谦在有关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在举办的回顾展的访谈中,以另外一位华裔水彩画家曾景文为例谈道:“他大概是惯常理解上比较典型的美籍华人艺术家,包办了《苏丝黄的世界》(1960)电影中所有插画和设计,那部影片讲述香港的妓女,是一个关于被性感化的、色情的、有异国风情的中国女人的故事。这与我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我希望成为像德·库宁、罗斯科和波洛克一样的艺术家。”
这引发了一个更为深远的话题,即上世纪在中国与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某种“缝隙”之间创作的华人艺术家,应成为了解今天的艺术系统何以形成的重要参照。对于1979年后发端至今30余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而言,建国后30年的红色时期绘画并不存在可沿袭的线索(只作为被挪用的图像,如政治波普),更与自1942年延安讲话以来的官方政治艺术属于背道而驰的两种形态。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处于缺失状态的“华人现代艺术”研究似乎只能从散布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中找到补足。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今年的春季展览“秩序的边界”中曾探讨这一方向,展出了包括刁德谦在内的活跃于20世纪中后叶的华人创作—如法国的朱德群、赵无极,台湾的林寿宇。不同之处或许在于,后面这三位艺术家仍然强调一种东方意境和审美的存在感,并以此定义自身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独特性。
如林寿宇的抽象绘画和雕塑、装置被认为是以极简主义艺术的形式,表达中国(或东方)古典哲学的精神内核,并带有其建筑学科背景的理性。他创作于1970年代的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白色系列”所呈现的纯粹和空灵,出自老庄《逍遥游》诗境以及自然主义和禅学,是台北故宫首件现当代艺术的藏品。他曾说过:“白色是最平凡的颜色,也是最伟大的颜色;是最无的颜色,也是最有的颜色;是最崇高的颜色,也是最通俗的颜色;是最平静的颜色,也是最哀伤的颜色……”
林寿宇1933年生于台湾著名的台中雾峰林家,1950年代初前往英国学习建筑与绘画。1963年取得英国国籍,两年后开始在英国雷文斯本艺术与设计学院(Ravensborn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任教。1981年至1988年,林寿宇曾回到台湾,并在1985年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雕塑展”购藏奖。
2011年12月31日,林寿宇在台湾逝世,他生前曾在英国、欧洲大陆及台湾举办多场展览。仅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就曾举办十多场个展。英国泰特美术馆收藏了12幅林寿宇的作品。对林寿宇而言,华人艺术家的身份似乎并未产生标签化的困境,既是他的创作根源所在,或许也意味着一种先天优势。
▲ 林寿宇作品《第一个夏天 1969年》,现藏于台湾美术馆
▲ 林寿宇作品《Untitle》今年在北京木木美术馆(M Woods)的收藏展中展出
而正在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回顾展的华裔古巴艺术家林飞龙(Wifredo Lam,1902-1982),则被认为是20世纪古巴最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自中国清末移居古巴,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古巴黑人,曾留学并旅居西班牙14年,其间为支持内战中的共和党而抗争。古巴现代艺术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活跃,林飞龙则是1940年代以后的核心角色,中文名字由为他整理生平资料的台湾艺术家谢里法代取。
与刁德谦类似,但更为复杂的是,林飞龙的创作也是完全去中国化的,同时又区别于欧美现代艺术主流。其早期绘画一度难以走出对毕加索的模仿,之后融汇了超现实、魔幻现实、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加勒比海和西非的萨泰里阿教,并受到西班牙巴洛克诗人和拉丁美洲作家的影响,最终呈现为完整而独特的个人面貌。“一个真正的画面应具有开启想象力的能量,即使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 林飞龙作于1943年的《丛林》是正在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的个展中的重点作品
撰文 | 张夕远、Ty. H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