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它将藏品变得完全透明和公开, 进入全球第一座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仓库Depot

Mar 15, 2022   TANC

在位于荷兰鹿特丹市中心博物馆公园的“最后一片空地”上,自2020年11月6日起,全球首个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仓库——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后称Depot)正式开放运营。

1

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Depot),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威尼·马斯(Winy Maas)领导的 MVRDV 设计团队为 Depot 打造了一个稳固且实用的碗状结构,外墙由 1664 块曲面玻璃拼贴而成,仿佛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立体的舞台,日夜映射出周围的环境——地处鹿特丹文化机构的聚集区,Depot与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鹿特丹美术馆,Het Nieuwe Instituut 建筑设计博物馆,Chabot 艺术博物馆,鹿特丹自然历史博物馆和The Sonneveld 公馆等文化艺术机构比邻。威尼·马斯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来自全球博物馆界和政府的好奇心让人难以置信”。

2

Depot位于鹿特丹的博物馆公园,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3

俯瞰Depot,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作为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鹿特丹市政厅、慈善基金会 Stichting De Verre Bergern 共同合作的项目,Depot在运营至今四个多月内持续引发建筑、设计、艺术、博物馆领域,以及各地公共机构管理者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革新的建筑,更是因为Depot是将公共博物馆的馆藏完全向公众开放的一个先例。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馆长夏赫·埃克斯(Sjarel Ex )表示:“我们喜欢观众的好奇心,我们想激发这种好奇心。我们的观察是,观众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想知道的。公开收藏品的管理过程可以增加答案,也可以增加好奇心,以及对拥有这样一个公共收藏的自豪感。

4

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馆长夏赫·埃克斯,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馆长伊娜·科拉森,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威尼·马斯(从左至右)接受了《艺术新闻》专访,摄影:Daria Scagliola

被称为荷兰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藏品超过15万件,年代横跨中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知名馆藏包括杨·凡·艾克《空墓前的三圣女》、老布鲁盖尔《巴比伦塔》、博斯《流浪者》、马格利特《禁止复制》等。

5

6
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馆藏名作老布鲁盖尔的《巴比伦塔》和马格利特《禁止复制》

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馆长伊娜·科拉森(Ina Klaassen)表示,在Depot建立之前,博物馆每年只能展示馆藏中6-10%的藏品。最初,未展出的藏品被安置在地下仓库,后又转移至馆外五个不同的仓库中,如今全数在Depot呈现。夏赫·埃克斯馆长则将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与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的关系定义为“内部的友好竞争”,二者“既有区别又能互补”。为解决长期以来石棉危害、洪水风险、技术设施陈旧以及消防安全措施不足等问题,博物馆于2020 年2月起闭馆改建,预计将于2028年再次开放。

7

直径底部 40 米,顶部 60 米,Depot地上六层面积逐层增加,形成了微微敞开的碗状结构。威尼·马斯在采访中表示:“碗状的一个重要考量是在非常珍贵的市中心公园中,我们希望形成尽量少的占地面积,同时也是为了不破坏地下水的自然流动。圆形无死角便于观众随心走动;通过逐层增加的面积,我们在Depot的顶部创造了荷兰最大的屋顶森林,‘补偿’了公园中被占用的面积。碗状的建筑外形也是将通常非常封闭的建筑类型——博物馆仓库开放的象征。

8
荷兰皇室莅临Depot开幕时,表演者在玻璃幕墙上进行表演. 摄影:Ben Houdijk
建筑外立面使用如此大尺寸和规模的曲面玻璃幕墙是建筑的创新之一,玻璃由中国深圳的厂家生产。“镜面墙体不仅在视觉上扩大了Depot 前小广场、公园以及城市的面积,而且最终表明这栋建筑属于我们所有人,”马斯进一步说明。

9

Depot的顶部有荷兰最大的屋顶森林,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进入Depot内,大量透明材质的使用,令整体空间非常通透。入口大厅的设计来自荷兰建筑师约翰·科尔梅林(John Körmeling),他令人们与Depot相遇在宽敞而舒适的空间。

10
Depot地面层, 设计师:John Körmeling, 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建筑内部最引人注目的空间是中庭,荷兰视觉艺术家Marieke van Diemen为Depot创造了 3D迷宫般的“之”字形楼梯,打破博物馆内常见的“引导性观察”设计,让观众以真正三维的方式体验艺术;公共空间内悬空透明的展柜,则能让观众饱览展示作品正反两面的各处细节。

11

荷兰视觉艺术家Marieke van Diemen为Depot创造了 3D迷宫般的“之”字形楼梯,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12

Depot内公共空间中的悬空透明展柜,则能让观众饱览展示作品正反两面的各处细节,摄影:Aad Hoogendoorn

13

Depot在中庭呈现了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作品《人》(The man),摄影:Aad Hoogendoorn

与MVRDV联手打造Depot空间的还有瑞士影像艺术家Pipilotti Rist,她创作的影像与环境艺术结合的3D投影作品,将观众当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在Depot外部展示。

1415
瑞士影像艺术家皮皮洛蒂·瑞斯特为Depot创作的3D投影作品. 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在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里,所有艺术品依据气候需求储存,而非按艺术流派或年代分门别类。按照作品的材质,即金属、塑料、有机/无机、黑白和彩色摄影作品,博物馆藏品被分置于五个不同的气候区域。每个存储空间都受气候调控系统控制,并有其特定的气候。

16

Depot的藏品室,摄影:Iris van den Broek

马斯在采访中表示:“根据作品的材质、尺寸、温度、湿度和光照五个关键元素,我们创造出了50多个不同的‘气候条件’。Depot的气候调节系统是与科学家共同开发的,通过接收器(censor)自动调整,非常精确。当了解博物馆藏品是如何被科技保护的时候,你会对它有更多的尊敬。拥有这些知识并将其展示给观众,这非常诗意,也会让公众感到自豪。”

17
在Depot艺术品依据气候需求储存,而非按艺术流派或年代分门别类,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19

博物馆藏品被分置于五个不同的气候区域,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与在博物馆中,专家策展人策划展览,观众参观不同,伊娜·科拉森馆长形容参观Depot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因为“我们开放所有的藏品,观众可以完全自行探索”。根据她的介绍,一种较为常见的参观馆藏存储空间的方式是小组参观:11位参观者首先需要熟悉和学习入场须知,换上防护服,在1位导览员以及1位安保人员的陪同下共同进入,提看馆藏十分钟。结束后,该收藏室将关闭一段时间,确保环境重回稳定的状态。“储存和开放之间的矛盾是最困难但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马斯说。

 

20
小学生参观Depot,摄影:Aad Hoogendoorn

事实上,除了近距离观看藏品,观众还能实时看到存储、维护、运输和修复艺术品的过程。在Depot内从下至上达 10 米的悬挑为空间赋予了包含各种功能的充足容量,容纳了馆藏存储空间、艺术品修复工作室、餐饮空间、放映和会议空间等等。

 

 

21

随着时间推移,Depot催生了新的观众参观行为,博物馆员工也开启了新的工作与管理方式。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的两位馆长与博物馆策展人们举行了团队会议。“一位员工说,我在玻璃门后面的图书馆里看书,结果发现人们在图书馆外等着我,是想问我读了什么;另一位同事说,我在屏幕后面的房间里做修复工作,人们要求我出来告诉他们我在做什么,他们认为这很有趣。我认为这座建筑本身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机会,人们似乎感到可以更自由地发问,感受到他们是被邀请和鼓励表达好奇的。人们在某些方面感到惊讶,随后又有意识到‘原来如此’。人们在Depot里面停留的时间很久,通常会待上几个小时。”夏赫·埃克斯馆长在采访中分享了他观察到Depot开放后观众的反应。

2322

Depot的修复工作室,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馆长伊娜·科拉森则提到,有参观者因为在Depot中看到了比博物馆里展示的更多的藏品,发现家中的物件和Depot中的设计藏品竟然相同。“有机会把博物馆的收藏与自己的家与生活相比较和联系,人们与博物馆藏品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关联。我们很好奇公众青睐的博物馆藏品将如何改变。如今人们能看到所有的收藏,有可能已经开始喜欢在Depot里看到的东西。或许他们的关注点将从伦勃朗或博斯,转移到以前从未见过的艺术作品。”全新的Depot为伊娜·科拉森馆长带来许多对未来的期许。“博物馆也有可能扩大观众的范围,我们能够讲述的故事也会更加广泛。我们展示博物馆的后台,会吸引新的观众,因为有些人对艺术本身感兴趣,它的概念,历史;但有些人更感兴趣的是颜色或材料。”

24

在Depot的过道上,观众可以看见藏品,摄影:Ossip van Duivenbode

然而,更重要的是,尽管博物馆拥有很多关于藏品的知识,但并非全知,“将藏品变得完全透明和公开,也就开辟了一个能鼓励人们把他们的知识带给博物馆的通道,这也是一种积累。”伊娜·科拉森馆长说

25

Depot的修复工作室,摄影:Rob Becker

在世界上第一座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仓库里工作,给博物馆员工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虽然我们有藏品数据库,但之前藏品分布在不同的库房中。现在能看到这些藏品‘活生生’地在一起,是很不同的,它会带来了更多的知识。策展人们每天都在发现新的作品,也很感激有Depot作为他们工作的基础,”伊娜·科拉森馆长说。夏赫·埃克斯馆长称Depot对工作方法的改进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们实时的,直接的接触到真实的物件,一切又都变得‘手动’了,而不是看着屏幕,这几乎又回到了19世纪“手工业”时代的博物馆了。”采访/撰文童亚琦

向全世界展示“乌克兰的韧性”:艺术家JR为5岁乌克兰女孩创作的巨型照片装置将成为《时代》封面

这幅印刷品将被展示于利沃夫,瓦莱里亚的微笑已经成为战争中坚韧不拔的象征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