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神秘主义及灵性主义在艺术界的能见度越来越高。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神秘信仰的元素,亦有从业者信奉神秘学,用具有灵性特质的物件装饰空间、在空间中举办祈福仪式等,无论是否奏效,在这种不确定时期,从业者对神秘主义和灵性主义的信奉似乎寄托着对商业和行业的希望。在全球政治、经济以及公共安全问题仍处于震后余波的阶段,这样的希望或幻觉似乎更为强烈。
塔罗牌也重新流行起来,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神秘学实践,也随着新世代艺术家们的涌现而不断演变。由Taschen出版社推出的“秘传图书馆”(Library of Esoterica)系列的首卷,《塔罗》(Tarot),顺应塔罗牌在21世纪的复兴,揭开了图象背后艺术家们的神秘面纱。
Taschen出版社“秘传图书馆” (Library of Esoterica)系列首卷《塔罗》(Tarot)
这本新书记录了人类寻求精神联结的创作方式,收录了从意大利北部文艺复兴时期到当今共500多张塔罗牌,其中有三分之二未曾在牌组外出版。作为第一本关于塔罗牌的视觉简编,它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原始卡牌和由杰西卡·亨德雷(Jessica Hundley)等艺术史学家、神秘学学者所撰文章,视塔罗为创意传统的重要组成。这个有着六百年历史的传统不仅反映了追寻者们艺术表达的历程,也讲述了人类集体的隐秘故事——探索塔罗就是探索人类自己,反复提示我们渴求真义、追寻目标的共性。
最古老的塔罗牌,竟是一张金箔片
博尼法乔·班宝及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威斯康提索弗萨塔罗牌(The Visconti Brambilla Tarot),意大利,1493年
已知最早的塔罗牌历史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主要集中在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和乌尔比诺,起初并不是用于占卜。上图的手绘金箔牌是已知最古老的塔罗牌之一,据信是前米兰公爵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Francesco Sforza)委托宫廷画师博尼法乔·班宝(Bonifacio Bembo)的工作室制作。班宝的其他设计样本则保存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而今仅有大约三组完好留存。
未知艺术家,查尔斯六世或格兰高尼牌组(The Charles VI or Gringonneur Deck),法国,15世纪
尽管早期塔罗牌主要以王室所用,但它的实践必然不仅限于意大利。这组制作于15世纪的牌组传由艺术家杰奎敏·格兰高尼(Jacquemin Gringonneur)受法兰西瓦卢瓦王朝第四位国王查尔斯六世(Charles VI)的委托而作,作为娱乐消遣的用途。但如今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它出自一名不知名艺术家之手,且根据图像所描绘的衣着分析,实际可能是在15世纪中叶从意大利威尼斯流传至法国。
诗人叶芝参与的黄金黎明协会
是何来路?
而到了19世纪末,顺应着神秘主义(occultism)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兴起,塔罗牌更成为了民间占卜的工具之一。致力于研究占星术、神秘学以及超自然现象的秘密团体“黄金黎明协会”(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在英国成立。
“黄金黎明协会”(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的十字架标志
众多思想家、艺术家和作家都是“黄金黎明协会”的成员,其中包括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和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哥特式恐怖小说《德拉库拉》(Dracula)作者布莱姆·斯托克(Bram Stoker),以及艺术家帕梅拉·科尔曼·史密斯(Pamela Colman Smith)。
史密斯亦是一名狂热且极富远见的神秘学者,经常练习通过“幻象” (visions),即长时间的深度冥想来引导自己的艺术创作。正是史密斯与诗人兼学者亚瑟·爱德华·伟特(AE Waite)的合作,从本质上重新构想了塔罗牌,于1910年发明了莱德·伟特·史密斯牌组(The Rider Waite Smith Tarot,简称:伟特牌),将这一古老秘密仪式推向了现代的主流。
帕梅拉·科尔曼·史密斯及亚瑟·爱德华·伟特,莱德·伟特·史密斯塔罗(The Rider Waite Smith Tarot),英格兰,1910年
虽然一些图像仍然可以追溯到早期牌组,但弱化了基督教符号。例如,“教皇”(Pope)变为“圣职者” (Hierophant),而“女教皇” (Papess)转为“女祭司”(High Priestess)。
帕梅拉·科尔曼·史密斯及亚瑟·爱德华·伟特,莱德·伟特·史密斯塔罗(The Rider Waite Smith Tarot),“太阳”牌,英格兰,1910年
伟特牌组中“太阳” (The Sun)牌上赤裸的孩童骑着白马,手举着胜利的旗帜,而牌面上方绘制了一个巨大的有着慈父般面孔的太阳。图案象征着童年的天真与纯洁,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来源。背景上的四朵向日葵生长在砖墙上方,代表自然界的四个王国,即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类,以及小阿尔克那牌(Minor Arcana)的四种类型和元素。小阿尔克那牌的花色和欧洲中古代封建社会的土农工商和四大元素,土、水、风、火有着相对关系。不同于古塔罗中指代类似基督的内涵,“太阳”牌在此时被设计为代表富足与成就的卡片——象征着战胜了黑暗的号角,从此被光明所包围。
未知摄影师,帕梅拉·科尔曼·史密斯与她所作玩偶(Pamela Colman Smith with puppets she created),刊登于1912年《工匠画报》(The Craftsman Illustrated)十月刊
当代对于塔罗牌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艺术家史密斯在伟特牌中所创造的标志性图像。然而几十年来,因为她混血女性的身份,这位艺术家的名字却未曾被人熟知。她出生在一个有着强大社会资源的富裕家庭,常年往返于纽约和牙买加。1893年,她正式回到美国就读普拉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并于此受到了包括1880年代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象征主义运动(Symbolism)等重要艺术流派与思想的启发,运用在她早期的女权主义油画以及素描作品上。
动感、迷幻、且超现实
托特塔罗牌(Crowley Thoth Tarot),1940年代
在整个20世纪中,艺术家们将塔罗视为有趣且丰富的灵感源泉,将充满故事的图像融入自己的审美与创作实践中。艺术家弗里达·哈里斯(Frieda Harris)在神秘学者阿莱斯特·克劳利(Aleister Crowley)的指导下,在1940年代创作出托特塔罗牌(Crowley Thoth Tarot),强调几何的美学。得名于埃及神话中的月神,它比起伟特牌更具灵修的功能,在后来也成为了三大主流牌系之一。
沃尔特·韦格米勒,新时代塔罗(Neuzeit Tarot),瑞士,1983年
而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来自瑞士的艺术家及德国酸菜摇滚(krautrock)音乐家沃尔特·韦格米勒(Walter Wegmuller)则发行了一张兼具美术与音乐的双概念专辑,创作出极富动感的迷幻塔罗牌——新时代塔罗(Neuzeit Tarot),后被广泛列入托特牌系中。
奥斯瓦尔多·梅内加齐,占卜贝壳(Le Conchiglie Divinatorie),意大利,1974年
米兰艺术家奥斯瓦尔多·梅内加齐(Osvaldo Menegazzi)则传承了意大利北部自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延续的塔罗渊源,继续在原有的塔罗牌图像上进行创新。虽然他自己不学塔罗,但梅内加齐为塔罗的历史和其象征意义而着迷。受传统图像以及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他在1970年代以贝壳的神圣几何学(sacred geometry)作为灵感,设计了这副简化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牌组。
女人与狮子于塔罗的数世纪战斗
尼古拉斯·康维尔(Nicolas Conver),马赛塔罗牌(Tarot de Marseille),意大利,1760年
随着塔罗牌在21世纪的流行,当代艺术家们则常常选择回归到传统中,重新设计牌式以反映对于种族、性别等议题的观念变化。基于另一大主流牌系马赛塔罗牌(Tarot de Marseille)的结构,艺术家迈克尔·伊顿(Michael Eaton)和音乐家金·汗(King Khan)合作创作了黑色力量塔罗牌(The Black Power Tarot),用当代图象重新诠释了神秘力量。
尼古拉斯·康维尔(Nicolas Conver),马赛塔罗牌(Tarot de Marseille),意大利,1760年
马赛塔罗采用了木刻版画的形式,据传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从意大利流传至法国,并于17世纪在巴黎面世。导演及神秘主义者亚历桑德罗·乔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曾送给长期学习塔罗的金·汗一副马赛牌组,马赛的意象和乔杜洛夫斯基的指导启发了黑人力量塔罗的概念。伊顿和金·汗选择了世界摇滚女歌王蒂娜·特纳(Tina Turner)经典的非裔美国人形象,以此取代传统中以白人形象为主的原型(archetype),去诠释“力量”(Strength)牌的象征。“我这次的任务是通过替换原型,给美国历史添上超现实主义神话的一笔。” 金·汗曾如此表达他的寄望。
上图:马赛塔罗牌(Tarot de Marseille)力量牌的四个版本
下图:迈克尔·伊顿(Michael Eaton)及AA金·汗(AA King Khan),黑人力量塔罗(The Black Power Tarot),美国,2015年
在最原始的马赛牌组中,女人扒开狮子的下颚,以平静而优雅的方式控制着它的野性以体现力量。而在此,象征着凶猛的狮子却被一位聪明和勇敢的女主人所驯服。女人在另外的牌中则似乎轻轻地抚摸着狮子的前额和下巴,用温柔和爱平息凶悍的野兽。狮子象征着激情、原始欲望以及动物本能,而这张卡片象征面对逆境时的勇敢——克服困难和抵御侵略的并不是高压统治,是内心的力量,而同情与耐心也是获得力量的关键。(撰文:Margaret Carrigan/编译:Zola S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