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信仰之美:全球正在展出的“当代佛”与“过去佛”

Feb 20,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羊年春节已至,和中国大陆一样,台湾也正喜迎新春。2月15日下午,亮相于台北的一尊巨型“冰佛”却为宝岛民众带去与众不同的祝福。由《冰佛》领衔的“西藏文化薰礼——佛化万相美术大展”在台北长流美术馆开幕,神秘而遥远的西藏艺术首次集体访台。

当代佛:从冰佛、拼贴佛、香灰佛到藤条佛

《冰佛》原作由西藏艺术家嘎德于2006年创作。他以拉萨河水冻铸成佛,又置于河中消融,巧妙阐释了佛法妙谛,改写了西藏当代艺术的局面。此次展览中,为了让观者拥有一次兼具诗意、佛性的艺术体验,主办方从海拔五千五百米的喜马拉雅冰川取水,经空路、海路运抵台北,混合台湾本土源头活水,重铸“冰佛”。

640

《冰佛》以拉萨河水冻铸成佛,又置于河中消融,巧妙阐释了佛法妙谛,2006年

640-1

2月15日下午,《冰佛》在台北长流美术馆“西藏文化薰礼——佛化万相美术大展”上亮相,持续十余个小时的融化自此开始。消融所得的“祝福水”用小瓶装载,免费发放给观展民众

这场由《冰佛》领衔的展览以“佛”为意象,集结了西藏最顶尖的30余位艺术家和近80幅作品,包含壁画、石刻、泥塑、雕版、唐卡、水墨、布面重彩、摄影和装置等各门类,是台湾史上最完整、最全面的西藏艺术展。参展艺术家包含唐卡界泰斗、勉唐派唐卡唯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丹巴绕旦;被誉为“雪域米开朗基罗”的勉萨派唐卡唯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罗布斯达;西藏美协主席韩书力;以及首位入选威尼斯双年展、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藏族艺术家贡嘎嘉措等。

640-2

《Buddha In Our Time》,贡嘎嘉措,2010年

贡嘎嘉措拼贴风格的佛像作品,并非关乎宗教信仰,而是一种西藏文化符号和艺术家对自身文化认同的表达

《Buddha In Our Time》源于艺术家贡嘎嘉措于2008年参与迪拜国际艺术博览会受到的启发——富裕的迪拜购买车不用交税,世界上所有的名牌车都可以在这里见到。“这给了我灵感。正好那年,全球暖化、环境保护成为非常大的议题。我想把这两个议题连在一起:一边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的名牌车,另一边是由车子造成的气候和环保问题。背后又融入‘佛’的元素,希望引发受众对社会更多的关怀和深思。”贡嘎嘉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640-3

“悉尼佛陀”当代佛像展正在澳大利亚悉尼的Carriage Works艺术空间展出

远在南半球的悉尼,一场名为“悉尼佛陀”的当代佛像展正在Carriage Works艺术空间展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洹创作了两尊相对而立的大型佛像雕塑。张洹先创作出第一尊由铝制成的佛像作为模型,再创作第二尊从上海、江苏省和湛江市的佛寺收集而来的二十吨香灰制成的佛像。在展览的过程中,这尊由香灰制成的佛像因暴露于空气中而逐渐被瓦解,体现生与死、自然轮回以及重生的主题。

640-4

张洹在创作“悉尼佛陀”现场

相较于古代造像传达宗教使命与关怀的宗教意义,当代艺术家更关心艺术本身。无论是嘎德的“冰佛”亦或张洹的“香灰佛”在造像形式上变化不大,但却在材料上不断挑战边界,表达佛理的同时,也拓展佛像作为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艺术家嘎德这尊被栗宪庭誉为“西藏当代艺术里程碑”的《冰佛》,在嘎德看来,其创作是将西藏艺术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表达出来的一次大胆尝试;而于观众而言,其意义在于“一千个人心中必然有一千尊冰佛”的多元解读。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佛陀 2》(Buddha 2),更是当代佛像的经典之作。这尊由柬埔寨当代艺术家索普习普·皮奇(Sopheap Pich)用藤条、丝线和染料制作而成的佛像,更多体现的是艺术家对于竹子作为材料坚硬而又柔软的特性的探讨。

640-5
柬埔寨当代艺术家索普习普·皮奇(Sopheap Pich)用藤条、丝线和染料制作的当代作品《佛陀 2》,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穿越千年,从当代佛像回到古代佛像,还得溯源至佛教的历史长河之中,因佛教区域文化的不同,如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下佛像的面相造型也有明显区别。而佛像的意义,于佛教信徒而言,便是以有限之图像承载宗教无限之理念,观者与佛像之间并非纯粹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而是一次信仰事件。然而在当今的语境下,佛像除了宗教价值,更多的是作为独立的审美本体。这个春节,我们随这几场海内外正在展出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佛像主题展,欣赏佛像的美学价值,领略佛像静穆之美。

喜马拉雅佛教艺术

喜马拉雅地区艺术涵盖喜马拉雅山脉及周边国家与地区,如北印度、尼泊尔一带,其佛像造型兼具区域独特符号,同时也与周边其他文化如印度教有诸多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之处,复杂多变的造型也是其突出特点。

-纽约-

喜马拉雅的神圣传统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6月14日结束

www.metmuseum.org

640

塔拉(Tara),14世纪,尼泊尔

640-1

观音立像,16世纪,尼泊尔

640-2

坐佛,17至18世纪,蒙古

东南亚佛教造像

主要包括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区。佛像身躯瘦长,脸型秀丽,肉鬓高耸披着薄薄的圆领袈裟,通常是没有衣纹或者是布满了衣纹。

-纽约-

缅甸的宗教艺术

亚洲协会博物馆|5月10日结束

www.asiasociety.org

“缅甸的宗教艺术”展览宣传片。视频来源:亚洲协会博物馆

640-3

坐在结法轮印上的佛陀,11世纪,藏于蒲甘考古博物馆(Bagan Archaeological Museum)

-北京-

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

首都博物馆|3月25日结束

www.capitalmuseum.org.cn

640-4

佛立像,前吴哥时期,达山寺风格,6世纪。此造像曲腰送胯、薄衣近无,与印度公元5世纪造像类似。底座是两瓣莲花瓣(边缘浮雕成花瓣状)。佛像身穿僧袍,遮住肩膀。手部损坏,不能判断出作何手印

640-5

坐在神鸟上的伐楼拿,吴哥时期,比粒寺风格,10世纪后半叶。在早期吠陀时期,伐楼拿是天空、雨水及天海之神,亦是掌管法规与阴间的神

640-6

坐于那迦龙身的佛陀,吴哥时期,巴普昂寺风格,11世纪

日本佛教造像

日本佛教艺术的创作在8至13世纪间的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和镰仓时代显得极为丰富,也为佛像发展了诸多丰富的艺术形象,有时甚至结合了印度教和神道教的风格。这个时期的佛教造像非常多样,富有创造性,造型大胆。

-东京-

日本北部佛像典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4月5日结束

www.tnm.jp 

640

十二神将立像,镰仓时代,13世纪,山形县本山慈恩寺蔵

640-1

药师如来坐像及两胁侍立像,平安时代,9世纪,福岛县胜常寺藏

640-2

药师如来坐像,平安时代,9世纪,宫城县双林寺藏

撰文/张俊彦、王丽萍

狩猎亚洲:香港艺博会成为发现亚洲新兴艺术家的主战场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3月13日向贵宾开放,这个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了西方收藏家,甚至策展人探索发现那些尚不为人知的艺术家的好地方。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