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另类空间的必然短命:香港独立艺术空间报告2019

Nov 13, 2019   TANC

在香港谈空间就是是一个字:贵。偏偏,正如我们在4月时发表的过的文章《香港独立空间群落,从工厂大楼到旧区街巷的造血机制》所写,“这座城市的独立空间的历史在数量和丰富性却都超越了大中华区的其他城市。”今年十一月将重开的香港艺术馆、预期于明年3月开幕的M+、赛马会的大馆当代、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地产商投资的K11 MUSEA和CHAT等大型艺术机构都财雄势大,“贵”不是问题。但面对着这不合理的贵,香港的另类艺术空间正以什么模样生存着?要另类就是否必然边缘和短命?而香港这丑小鸭摇身一变成艺术世界的新宠后,独立空间是同一片海中的小鱼,至少能分享同一口东江水,还是只是于岸的一旁点缀的绿草?

至今的独立空边缘独立

在回归前后,第一批独立艺术空间出现在香港。那个年代理解“独立”其实很单纯,因为当时就只有以香港艺术馆及其“香港艺术双年奖”在推当本港当代艺术的发展。而当时对当代艺术的讨论基本仍是关于“中国媒介”和“西方媒介”的对立分野。因此当时被官方推广的艺术家一般都是以媒介分。在如此闷调里,再加上当时对回归的不同想像,不同艺术家便自发成立独立于双年奖体制的机构,以打破媒介之分的态度回应当时的社会。“九七勾起一众艺术家对文化身份的思考。中英联合声明签定时,会想为何没有香港人参与?大家都说到时就可以正正式式做个中国人。那九七后我在香港的生活是怎样的呢?”Para Site创办人之一的曾德平在一篇访问里说过。

20年过后,从当年迄立至今的独立空间就剩下1a 空间、Para Site和 录映太奇。

1a| 1a Space

成立年份:1997

地点:油街(北角,1998 – 1999年)、牛棚艺术村(土瓜湾,2000 – 今天)

创办人:包括蔡仞姿等人的艺术家集体

营运模式:赞助及捐献、部分行政费用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赞助

映太奇|  Videotage

成立年份:1986

地点:油街(北角,1998 – 1999年)、牛棚艺术村(土瓜湾,2000 – 今天)

创办人:包括鲍蔼伦等人的艺术家小组

营运模式:赞助及捐献、香港艺术发展局赞助 及 按项目与其他构构合作

Para Site

成立年份:1996

地点:坚尼地城(1996-1997)、上环普仁街(1997 – 2014)、香港鲗鱼涌英皇道677号 荣华工业大厦22楼(2015 – 今天)

创办人:李志芳、梁志和、文晶莹、黄志恒、梁美萍、曾德平、张思敏

营运模式:机构赞助、基金 与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慷慨捐献

前辈们于“文化沙漠”的刻板标签年代辛苦打出一片天后,政府在2004以“创地标,显文化,添悠闲”为口号提出西九文化区的蓝图,而巴塞尔艺术展在2013年收购“Art Hong Kong”后,每年春天为香港带来国际艺坛里的大小人和物。数字上,今天的香港艺术圈又肥又润,也让前辈们的独立空间正名成各具品牌形象的非牟利艺术机构。1a已发展成香港主要的当代视觉艺术机构之一,主打国际交流、文化节、社区互动艺术、艺术教育、艺术评论等项目;映太奇则专注录像艺术,并会与内地、英国等地的录像艺术家合作,例如今年3月便与崇光百货合作公共录像项目“人造风景”,在铜锣湾崇光外的LED巨幕上播映施政、陆明龙等具强烈视觉效果的作品;“亚洲首屈一指的当代艺术中心”的 Para Site每年至少推出一个巡回展览,例如是今年的《百物曲》就先从香港的大本营走到上海外摊美术馆,还有率先在库阿洛法的Langafonua Centre展出的《Koloa:女性、艺术与编织》将于今年冬季在香港展出,Para Site又会参与不同艺博会,争取更多曝光。

在后西九博会代 独立即短命?

在2002年秋季出版的《PS视觉艺术文化杂志》,杨阳引述蔡仞姿在2001年发表的一篇关于艺术空间的文章,指出牛棚艺术村因“半新不旧的落后感”和参观人数稀少而带来的边缘性,杨阳继而写道:“主流和另类,中心和边缘,都是已划清的界线。看得见的界线,往往隐藏着看不见的故事。只看见既定界线,只会扩大甚至捏造了界线两端的誓不两立(…)”杨阳在当年就已看穿所谓“另类”的危险:为另类而另类、为主流而主流便都钻了牛角尖,与艺术本身所带能够带来的思考或想象相违背的。以杨阳当年的文字来理解今天香港另类空间发展的话,从前的另类机构在今日变得更具规模,并不等于非黑即白地成为主流。我更偏向把机构的发展理解成合理的Scale-up。

Scale-up这词来自企业发展的语境。老牌独立空间为了有效生存自有不同的考虑和发展策略,Scale-up是必要的。假如我们喜欢把“独立”理解成小规模营运、艺术家主导、甚至要附上艰苦经营等条件的话,那自然预视到他们必然短命。例如曾在柴湾的Neptune(由Inti Gurrero与Lily Kwok创立,2016-2018)、黄竹坑的Spring Workshop(由Mimi Brown创立,2011-2017)深水埗的百呎公园(由何兆南等人创立,2012 -2016 )和Things that Can Happen(由Chantal Wong和李杰发起,2015 – 2017)、Holy Motor(由Luke Casey发起,2016- 2017)以及铜锣湾的A Walk With A3(由杨阳创立,2015)等等。

但在艺术资本被大机构大画廊垄断的时代,我们就只能接受“短命即独立”的命运吗?这一刻的香港,又有什么空间正自认短命?又有什么空间在寻找别的出路?

富德楼| Foo Tak Building

成立年份:2003

地点: 湾仔 轩尼斯道365-367号

管理人:冯美华

以短命之说论独立空间的话,整片港岛区的基本上就只剩湾仔的富徳楼。从前有位有财有心的人想推动香港的文艺,却不知如何开始,便把自己的物业委托予冯美华管理。大楼以孵化器的逻辑运作,把单以低于市价位向新晋的艺术家、设计师、作家等人,一般租约长度是1至3年。现今,富德楼内的艺文单位包括推广哲学的好青年荼毒室、唱片厂牌Absurd TRAX、Hong Kong Community Radio、青年设计师飞天猪、专注实验艺术教育的天台塾(Rooftop Institute) 的工作室等。

其中,五位年青艺术家(李新杰、梁望琛、黄傲坤、陈婷、刘镇星) 于今年7月进驻富德,成立艺术家空间Negative Space。创办人之一梁望琛在电话访谈中表示:“这空间是开放的,时而是艺术家工作室,时而是展览空间,而且我们的承员关注的都不一样,有影像的、音乐的,期望带来夸界的视点。”

C&G Artpartment

成立年份:2007

地点:旺角西洋菜南街222号(2007 – 今天)

创办人:张嘉莉及郑怡敏(Clara & Gum)

营运模式:赞助及捐献、部分行政费用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赞助

C&G_2 C&G在旺角的空间照片由C&G Artpartment提供 C&G_4“床下底”放映活动。照片由C&G Artpartment提供 

C&G Artpartment 可谓是香港独立艺术空间的表表者。他们的成立和发展均与香港的艺文发展紧扣着。2007年,有关西九文化区的讨论如火如荼,张嘉莉及郑怡敏便想到底“西九龙”是什么概念?于是二人租用了旺角的一个单位。一开始,空间有两层,可用作展览、研讨等。“起初我们会吸引都一些邻舍前来参观,但他们基本都不会在回来的。最后就只剩下艺术圈的人过来。” 创办人张嘉莉在电话中说,“我们关心的如何真正把艺术带到更广的层面。” 2012年,有艺术家在中环滙丰大厦效法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这经验让他们想C&G 到底可如何发展。于是,他们放弃其中一层空间,把空间视为纪录历史的空间,例如举行 《床下底》活动,邀请艺术家们放映未曾公开过的影像,从碎片纪录香港艺术史。而今天,二人把更多时间放在参与式的活动,例如每年农历七月的《烧数簿》,以街头烧衣作为创作媒界。

C&G_1每年农历七月的数簿头烧衣作创作方式。照片由C&G Artpartment提供 

据点。句点  | Floating Projects 

成立年份:2015

地点:黄竹坑(2015 – 2018年)、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 L3-06D (石硖尾,2018 – 今天)

创办人:艺术家兼艺术教授黎肖娴于2015年重组,加入十几位年青艺术创作者

营运模式:赞助及捐献、部分行政费用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赞助

据点。句点强调协作、互动媒体和跨学科的探讨。他们尤其支持以研究为本的创作方法,强调发现、整合理论。艺术活动是创新的参与和生活,与别人和社群连结,打破年龄资历和背景的界限,分享经验、资源、知识,同时透过小聚,研讨会、工作坊、展览及写作等活动去提升创作的视野。成立以来以积极推行不少活动,当中均以支持年青艺术家为主,例如是铃木英伦子的声音艺术工作坊、卓颖岚、劳丽丽等艺术家早年的个展等等。

Bedroom

成立年份:2018

地点:大角咀必发道75号,5楼(2018 – 今天)

创办人:Angela Jang & Michael Yu

营运模式:完全自资

Bedroom_1BEDROOM 与纽约8ball Community合办的8edroom Zine Club,照片由BEDROOM提供。

Bedroom_2时装设计师Giu Giu在BEDROOM预备SS19的作品,照片由BEDROOM提供。 

才于2018年成立的Bedroom尝未得到很多媒体的关注,但过往一年,Bedroom 已很自然地聚集了本港的年轻力量,包括年轻策展人Hera Chan的展览《Bedroom追星致命案》、Lousy的个展、Zine Fest等。“Bedroom 的概念是为香港的创意群体提供合作形的空间,用来展览创作、交流想法和分享不同资源。”创办人Michael 说,“我们这里不分职务和角色,亦不限定空间使用的可能性,就是要保持空间的流动性。”

bedroom_3 艺术家Chris Shen在BEDROOM举行个展“Cold Hands,Warm Heart”,照片由BEDROOM提供。

目前Bedroom完全自资,都靠创办人本身的全职收入来运作,可说是难上加难,只能在下班后空余时间处理空间的项目。“我们的出发点是想玩嘢(搞点有趣的事的意思),目前为止,我都很享受每个项目的过程,这也算是一种成就吧。”Michael说道。

PRÉCÉDÉE

成立年份:2017

地点:(2017 – 今天)

创办人:Man Tin

营运模式:私人资金

PRÉCÉDÉE是一块落地橱窗,楼上就是另一文青热点、曾为Sam Smith 设计社交媒体头像的Mum’s not Home。PRÉCÉDÉE 浅窄得挤不到身进去,于是每位路过的人都自然成为一位观展者。“香港替代空间的发展缓慢而有趣,虽然受租金和土地问题所限,但也因此引发不少创意。近年来多了一些艺术空间,并各自有其专注的领域和运作方式。”创办人Man Tin在之前的一篇访问说过,成立后的一年多里,这里开展了三十多个项目。包括展览叶伟龙的《永续找换店》、黎振宁以驻场阅读形式创作的《忽略文学》就是以术家等等。

In-situ

成立年份:2017

地点: 土瓜湾(2017 – 今天)

创办人:John Lui

营运模式:赞助及捐献

In-situ是在香港专门提供艺术家驻留计划的空间,通过工作坊、讲座等促进中港艺术家与国外艺术家的交流。例如在刚过去的季度,In-situ 容纳了五位来自英国、香港、新西兰等地的年轻艺术家,并在其空间进行了不同的活动。

反展形式  参与式艺术与开拓

今天的独立空间不再单单是为了展览,新一代的艺术家、策展人正以跨媒界创作、驻留项目、工作坊等连结空间和群众。与此同时,面对着后资本世代面对的艺术民主化现象,香港的另类空间在近年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向:更多实践者实践体制外的创作,他们不按传统博物馆的外展教学方法,也不按正规社工训练的模式接触社群,亲身实验。这亦意味着他们可以从展览系统以外寻找资源,例如是关注社福的基金,甚至实验自负盈亏的可能性。

青春公| Chingchun Warehouse

成立年份:2014

地点: 土瓜湾凤仪街6号地下(土瓜湾,2014 – 今天)

创办人:以卢乐谦(Him Lo) 为首的团队

营运模式:赞助及捐献

Changchun_1 青春工室内空间。摄影:梁皓然  Chingchun_2痛哭酒期间的电影放映会。摄影:梁皓然 

卢乐谦因认识了木艺师龙师父,为了让龙师父的手艺与更多人连结,他们共同创办了青春工。顾名思义,这空间强调民间工艺的重要,因此他们会举办木艺工作坊,让更多人接触木工。随着龙师父退休,卢乐谦选择坚持提供开放平台,“其实这空间也没有什么必须要做到的事,正如你所见,有了一个这样的空间口,街坊(边上的邻居)和朋友便自然会过来聊聊天、煮东西,然后不同想法和事情便会出现。”卢乐谦说。现时,青春工每星期会举办“痛哭酒馆”,又曾与前辈杨秀卓合作,进行一系列工作坊。

土炮游乐场| Play Depot

成立年份:2016

地点:牛棚艺术村(土瓜湾,2016 – 今天)

创办人:以梁美萍为首的团队

营运模式:民政事务局、赞助及捐献、香港艺术发展局、按项目与其他单位合作。场地由蛙王赞助。

Play Depot_2艺术家陈宝锋在牛棚学习民间工艺照片由土炮游乐场提供 

广东话里,“土炮”有DIY的意思,就像周星弛的电影一样,不是专业地完美无瑕,却充满着在地的智慧和幽默。“我们把蛙王的工作室改造成开放式游乐场,并设计好玩而有创意的工作坊和活动。”土炮游乐场的行政总监谭学能(Alex Tam) 说。空间在过去两年不单吸引了社区内的小朋友和家长,亦通过艺术家驻场项目、工作坊等让艺术家们了解社区生活真实的一面。“在渐趋两极的社会,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去调和当中的差异。我们希望在这空间能创造一个跨文化、跨世代、跨社群的对话。”

Play Depot_3由艺术家Rainy创作的游玩小房。照片由土炮游乐场提供

在这两年间,他们与程展纬合作过,以民间自制扫把的智慧以工作坊教授予参加者、又曾与轴物行者一起把旧车轮和二手滑板车制成滑板车。“我们目前的困难是这一刻难以预视的社政环境,面对政府一意孤行和警察的暴力,我们很难假装若无其事地玩耍。”Alex在访问的尾声说。

新界

清山塾| Casphalt

成立年份:2016

地点:屯门清凉法院(2016 – 今天)

创办人:Wendy Wo

营运模式:自负盈亏

Casphalt_2屯门公路的咒(与解咒)(艺术家:王乐轩)照片由清山塾提供 

Casphalt_1Willaim @inkolize当值期间专注与两位创意工作者研习整个丝网版画制作流程。照片由清山塾提供 

清山塾定位为新界西社区实验场,关注个人学习和社区创意。其结构加入商业的元素,希望在关心议题的同时达到自负盈亏,所以这空间会有自己或其他组织策划的社区性项目及艺术展览,亦会寄售文化商品,举办工作坊、市集等。初次听说这空间,会以为她只是一个借艺术之名营运的餐厅,于是我问创办人她与Kubrick有何分别,Wendy 这位曾被杨嘉辉在ArtForum撰文评赞的策展人便在电话笑着回答:“我们没有像Kubrick兼顾出版。清山塾还是一个以目的为先的空间,我们的运作不是以利润计算,而是以专题,希望在每季的不同活动深入讨论单一议题。”

Casphalt_3黄昏时,清山塾的庭院环境。摄影:梁皓然 

以今年为例,专题有“重修旧好”、“今天不能习惯”和“山水有风云”,Wendy会公开招募“驻场Maker”举办工作坊或寄卖设计品,同时策展回应,例如刚过去的”行星耳雨”,展出新晋艺术家姚希麟的作品 。

静舍

成立年份:2016

地点:坪洲(2016 – 07/2019)

创办人:张志伟

营运模式:完全自资

“艺术工作者也需要休息。”静舍创办人张志伟在电话中说,“我把这空间看成是一种投资,是记忆和人际网络上的投资。” 小岛静舍是位于坪洲的一个民住单位,单位以日式简约风为主,中间只放一个浴缸,让进驻的人好好休息。“这空间不是Airbnb,我只放浴缸的原因是要强调这空间的单一功能,即休息。”在这空间运作的两年里,不少艺术家在这里休息并在其网页上以作品回应,包括小丁和彭靖、Choconicop、潘雄等。虽然这空间刚于七月关闭,但张志伟正物色别的地方延续下去。(撰文/梁皓然)

Empty Gallery :我认真对待我所拥有的自由

没有销售员的画廊还算是画廊吗?扎根香港快五年的Empty Gallery一直没有聘用任何全职的销售専员,却在柏林雇用了一位录制黑胶的技术人员,専门把Empty Gallery旗下的实验声音艺术家和乐队的作品发行成一张张的黑胶唱片。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