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阿肯吉尔(Cory Arcangel)
科里·阿肯吉尔,纽约布鲁克林艺术家,生于1978年,他的创作跨越许多不同媒体,包括绘画、音乐、视频、电子游戏等
尽管技术控科里·阿肯吉尔的艺术实践涉及素描、行为和视频等多种媒介,但是他对经典游戏的“破解”仍然是他最被认可的成就之一。这位美国艺术家为2004年惠特尼双年展带来了一个被破解(或者说被改动)的任天堂的《超级马里奥兄弟》。游戏中的所有视觉元素——砖块平台、蘑菇、旗杆和游戏中的英雄主角马里奥——统统被移除了,只剩下蓝天和滚动的白云。2011年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上,阿肯吉尔重新编写了有20年历史的保龄球游戏《击败冠军》,玩家只能扔出洗沟球,而击不中任何球瓶。
科里·阿肯吉尔的游戏作品《超级马里奥云》(Super Mario Clouds),游戏中的所有视觉元素:砖块平台、蘑菇、旗杆和游戏中的英雄主角马里奥,统统被移除了,只剩下蓝天和滚动的白云
2011年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上,科里·阿肯吉尔重新编写了有20年历史的保龄球游戏《击败冠军》(图为截屏),玩家只能扔出洗沟球,而击不中任何球瓶
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
伦敦艺术家埃德·阿特金斯出生于1982年,从事数字新媒体艺术创作
去年6月,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的“现场艺术”展上,“14个房间”中所展示的那些引人注目的作品就包括了埃德·阿特金斯的《没人比我干得多》(no- one is more “works” than me,2014)。在蓝色背景前,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有文身图案的脑袋不停地说着一些独白,同时一位蒙面的演员充当了那个飘浮面孔的替代身体。这位英国艺术家用一台破解的Kinect记录下他的面部表情,然后用3D动画软件把收集到的数据运用到建模上。尽管阿特金斯使用的大部分软件本来不是专门用来制作游戏的,但是他说作品整体的美学“显然深受游戏的影响”。他的第一个博物馆个展于2月2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开幕(展期直到5月31日)。
2014年6月,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的“现场艺术”展上,“14个房间”展示了埃德·阿特金斯的《没人比我干得多》(no- one is more “works” than me,2014,截屏)
埃德·阿特金斯的第一个博物馆个展于2月2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开幕,展至5月31日,视频来源: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
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
哈伦·法罗基于1944年出生于德国诺维吉辛市,2014年7月30日逝世
已故德国电影制作人哈伦·法罗基在其装置作品《平行1-4》(2012-2014)中探索了从1980年代早期游戏里的简单二维图形到今天逼真影像的计算机动画的演变。这件作品在去年法罗基去世不久前完成。他更早的一件作品《严肃游戏1-4》(2009-2010)探索了美军使用电子游戏技术训练士兵的情况。
哈伦·法罗基的装置作品《平行1-4》(2012-2014)探索从1980年代早期游戏里的简单二维图形到今天逼真影像的计算机动画的演变
冯梦波
冯梦波1966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尝试绘画与新媒体结合的创作
从1990年代起,电子游戏就已成了冯梦波艺术实践的中心。在“雷神之锤”系列中,他修改了世界末日游戏《雷神之锤》的代码,把自己插入虚拟的环境中。2008年,冯梦波创作了互动游戏装置作品《新长征》。在这件作品中,玩家变成了红军战士,用可爆炸的可口可乐易拉罐攻击包括马里奥兄弟在内的各种敌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09年收藏了这件作品。
冯梦波创作于2008年的互动游戏装置作品《新长征》(截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09年收藏了这件作品
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
出生于1981年的乔恩·拉夫曼,他的作品主要是跨媒介,探讨谷歌街景、在线游戏、网络亚文化、虚拟与真实、二维与三维以及影像与表面之间的互动关系
加拿大艺术家乔恩·拉夫曼利用谷歌地图街景以及他在《第二人生》中的角色探索虚拟的景观。他的作品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真实与虚拟世界之间日益模糊的界限。在影片《挖掘的人》(A Man Digging,2013)中,他把射击游戏《马克思·佩恩3》的场景重新设置,向观众展现由游戏大屠杀场面而生成的蒙太奇般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