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今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勒·柯布西耶逝世50周年,世界各地均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现代建筑的旗手”的敬意:既有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The Centre Pompidou)举办的展览“Le Corbusier: The Measures of Man”(4月29日-8月3日),“2015中法文化之春”亦将柯布西耶带入中国,在深圳华•美术馆推出了“勒·柯布西耶——巨人的建筑”回顾展(6月14-7月31日)。作为现代建筑的奠基人,柯布西耶的理论和作品不仅为建筑理论研究不断供给着养分,也持续影响着当下的建筑师的创作。《艺术新闻》邀请了国内重要的7位建筑师马岩松、柳亦春、王辉、李虎、徐甜甜、董功、朱锫畅谈了他们对柯布西耶的感悟与思考,透过几位在建筑领域深耕的实践者的眼睛,“再发现”柯氏留给我们的启示。
马岩松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合伙人
代表作:梦露大厦、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哈尔滨文化岛、中央公园广场等
建筑界一直认为柯布作为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现代主义的建筑原则,即新建筑的“五要素”。这“五要素”在萨伏伊别墅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然而我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建筑,而且我对所有遵循柯布现代主义“五要素”的建筑都不太感冒。我认为所有原则性的东西都不能代表人建造行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诉求。
我认为一切的建造都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人对居住、对自己的生活有憧憬,这让建筑有动人、感性的部分。而这部分恰恰在柯布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还有他晚期的建筑作品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最喜欢他的作品就是朗香教堂,能看到他这个作品跟他的绘画、雕塑作品,以及跟立体主义艺术思想的关联。
萨伏伊别墅是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要素”的集中体现
柯布完全是一个感性的艺术家。由于时代和社会给建筑师的责任,让他在早期的建筑原则中给出了很多理性、普世的宣言性的东西。但是对这些东西我觉得很遗憾,它们造就了后来那些缺乏个性、千篇一律的城市。而他本人最杰出的作品恰恰是反叛这些原则的。
他的朗香教堂,对于人的心灵,对于空间,对于光和造型都有很卓越的追求。我认为如果柯布到了晚期,没有实现这样的作品,而只是让它们停留在他的绘画上,那会是其此生的遗憾。
我认为跟现代主义很多的大师一样,柯布是对时代有责任感的建筑师。而且他的思想往往是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之上。我认为这种观点及方法对今天的建筑师来说同样重要。今天的建筑师需要对时代、社会的需求、对人性,保持着敏感度和批判性,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于时代产生意义,对未来有积极的指导性作用。
王辉
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
代表作品:唐山城市展览馆、唐山博物馆、上海嘉定“现厂”创意园等
关于柯布西耶的知识,每个学建筑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我上大一时,有门“建筑初步”课,讲他的新建筑的“五要素”,考试时是作为考题的。所以有关他的知识,建筑系学生们都背得滚瓜烂熟。
但真正理解柯布还是在后来实地体验了他的许多作品,以及阅读了Jencks、Tzonis、Frampton等人从不同视角写的关于他的专著之后。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他的工作状态和策略,感慨他之所以能产生伟大作品的个人品性。例如,回到新建筑的“五要素”,他不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而是利用几年内为数不多的几个住宅设计机遇,高度概括、总结了设计经验,并利用讲座的机会进行布道。从这点上看,柯布对机遇的把握还是非常稳、准、狠的。
朗香教堂显然是柯布所有作品中的另类。当柯布似乎可以被作为一个公式被其他人应用时,他自己率先放弃了这个公式,让别人沒法“山寨”。这个作品除了表达柯布超凡的创造力外,还显示了他对建筑史上典型案例的敏感。在他早期的旅行记录以及著述中,都表达出对帕特农神庙的膜拜。而世上真能把帕特农神庙的精神气质重新演绎的,也只有柯布。这体现在帕特农神庙所谓“3/4立面”的说法,即当观者站在神庙前,他看到的是侧向的立面,而不是正立面,由此,侧向的柱廊引导着观者环庙游行一周,而最终回到正立面,进入大厅去瞻仰神像,这也是古代祭祀的游线。从山下拾路而上看朗香教堂,也恰恰是这样的体验:它正面微斜,露出侧向的高塔。
从山下拾路而上看朗香教堂,也恰恰是这样的体验:她正面微斜,露出侧向高塔。如果好奇不从那扇有壁画的大门走进去,先绕场一周,会先惊讶于东侧的室外祭坛,而再绕回看到的第一道门后,高潮后还有高潮。可惜这个流程一般人不懂,甚至管理者都不明白,让人先从北面那个小门进去,而大门不开。
后世建筑师都只领悟了柯氏思想的一部分,但几乎没有人能达到他整体的成就。因为柯氏非常善于表达,所以被后世认为提出了许多观点,尤其是激进的观点。但其实柯布的观点只有一个,即他的作品和他作品的整体性。我们看到他任何一件作品,都不会怀疑这件不是他的,或哪件才是他的代表作。这点是值得所有学习者认真对照思考的。
董功
直向建筑创始合伙人
代表作品:南戴河三联海边图书馆、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镇小学、昆山有机农场系列之采摘亭
我在大学二、三年级开始接触建筑历史,开始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经典,由此接触到柯布西耶。但那时更多是看热闹,被吸引的原因也主要是空间和造型等外在的因素。
随着自己对建筑认知的积累,加之对柯布更多的了解,对柯布的兴趣则体现在更具体的层面。比如柯布在一种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体制下,怎么理解生活方式,又是怎么把这种理解物化到建筑空间架构上面。他的模度理念从人的身体尺度延伸到都市设计尺度的跨越,也包括他在处理空间时对自然光的引导、空间内和外的关系、框景的关系、路径的设置、人的身体在建筑中的游移和空间设置之间含蓄的对应关系等。
拉图雷特修道院
我对柯布西耶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拉图雷特修道院,我本人也去过那里。它的整体空间的架构集合了非常多柯布对建筑的理想。比如建筑和基地的架空关系,在剖面上功能的垂直分层集合,在平面上回字形的内院,和内院中十字形的通廊形成的迷宫一样的空间关系。在通过秩序搭建的理性主线之上,在空间里面又有对体验者情感强烈的呼唤,尤其是光线进入的方式,使空间随着明暗的变化富于节奏。
我觉得柯布身上有一种批判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以批判的视角去看待既定的制度,在设计中反叛现有的格局,不断尝试探索着新方向。这无疑也值得当今中国建筑师深省与借鉴。
朱锫
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代表作:蔡国强四合院改造、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刚上大学的时候,在重要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我本能地喜欢柯布西耶,虽然当时自己对现代主义建筑一无所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着迷于他在形式创造上的先锋性和多变性,而今天,我则更多地感悟到他作品中的批评性和艺术性。
朗香教堂外景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柯布作品是朗香教堂。首先,它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那是现代主义建筑最为辉煌的年代,人们毫不怀疑地享受着现代主义建筑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包括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的”五原则”。也恰恰是这个制定规则的人,彻底颠覆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法则。当朗香教堂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它就提出了这样的思考:建筑不仅仅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经验。其次,朗香教堂就是一个宣言:建筑不是技术,是艺术。当我走近和步入朗香教堂时,它的崭新的空间经验就似原始时代,人们生活在自然洞穴中,朴素、自然、真实、神秘,令人惊喜。
毋庸置疑,柯布西耶是对我们今天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他朴素的、近似远古的建筑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在他之后的几代建筑师。他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批评性和艺术性,让今天的人能有所感悟。
徐甜甜
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多维度)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设计师
代表作:宋庄美术馆、鄂尔多斯美术馆、宋庄艺术家公社等
最早知道柯布西耶是大学时候,那时候对他的认识是现代建筑的四位大师之一。现在看来,柯布对建筑的功能性更具深度的理解和他所构建的相对更系统化的建筑理论及城市理论,让他超越了同时代其他三位建筑师,并在今天仍然影响着当下的建筑思想。
柯布西耶建筑生涯后期的作品:哈佛大学卡朋特视觉艺术中心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柯布作品是哈佛大学的卡朋特视觉艺术中心(Carpenter Center),因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经常要穿过这个建筑的中间通道。这算是柯布建筑生涯后期的作品了。这个充满现代感的建筑在哈佛这样一个老派校园里不容忽视,它既体现了柯布早年的建筑理论,比如主体抬高地面,开放为公共空间;又有后期作品中类似雕塑的表现手法。分解的形体和交错的通道也时刻提醒着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贯通关系以及延伸的空间及尺度。与柯布早年激进的建筑宣言和表达相比,他晚年这个作品体现出了应对场地的周全和严谨,而非冒失对立。
我认为理性的秩序与感性的升华贯穿在柯布的设计人生之中:萨伏伊别墅和朗香教堂,可以说是跨越了柯布一生的两个作品。萨伏伊别墅对于建筑的功能性及现代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作为针对那个变革时代的激进宣言也依然振奋人心,但是激进并非长久有效的态度,它过于理性的系统化归纳也制造了另一种粗暴的、充满野心的专制,尤其在城市尺度上。柯布后期的创作渐渐内省,从萨伏伊别墅开始就带有微妙的、将个人体验进一步放大的色彩。朗香教堂是柯布建筑的巅峰之作,虽然他的“听觉器件”(acoustic component)不免带有视觉象征,但是空间像听觉一般灵敏、捕捉妙不可言的感性体验,让教堂的特定实用功能升华为精神指向功能,使建筑超越了空间本身。
李虎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代表作:Studio-X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歌华营地体验中心、北京四中房山校区等
我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在清华研究生学长吕彪的启发下开始接触柯布,至今,对柯布的学习仍是持续不断的,似乎其中有无穷的事物有待发现。我认为柯布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相当多的创作都值得深度研究和学习。他的影响几乎表现在建筑实践的方方面面,虽然看似近百年来世界的变化很巨大,但柯布对很多基本的建筑与城市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今天建筑学思考的基础。由此,柯布从《新精神》到《光辉的城市》等一系列著作以及实践项目中对人性、自然、艺术、城市、工业化等诸多问题的探索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工作中不断反思、研究和探索的出发点。
柳亦春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
代表作品:龙美术馆(西岸)等
初次接触柯布西耶是在大学一年级的建筑概论课上,柯布作为著名的现代主义四位大师之一被介绍给我们。那时脑子里记住的是他的模样,带着一副黑框圆眼镜,以及他的朗香教堂。现在对柯布的印象则更多是其作品的细节:萨伏伊别墅的坡道、拉图雷特修道院楼梯转角的灯具,“母亲之家”湖边的桌凳……
柯布西耶设计的“母亲之家”
在柯布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位于马丁岬的柯布晚年自宅和日内瓦湖边的“母亲之家”。我越来越觉得,当建筑专注于简单、有力、无形的东西时,通常也是建筑最专注于人本身和自然的时候。
柯布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他的新建筑“五原则”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正因为柯布的工作在他的时代是革命性的,今天对柯布的认识就必须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去理解,而对于今天的建筑师来说,还有更多、更醇厚、更具连续性的文化可能性等待我们去开创。
采访/汪汝徽 整理/朱文琪
本文部分图片由建筑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