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5月时尚界的焦点都放在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The Costume Institute)今年以川久保玲为主题,推出了“川久保玲/Commedes Garçons:居于其间的艺术”展览。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主任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Andrew Bolton)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身着一套修身剪裁的 Thom Browne 西服,操着优雅含蓄的英式口音,不时迸发出一些精彩语句。
▲安德鲁·博尔顿,图片来源:The New Yorker
博尔顿出生于英国西北部兰开夏郡(Lancashire)的一个小城市,他的父亲从事与新闻出版相关的工作,他的母亲是家庭主妇。在他的记忆中,童年是漫长、安静、充满宗教色彩的,与他现在繁忙、光彩熠熠的时尚工作截然不同。
博尔顿在位于诺域治的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攻读人类学和东方艺术史,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就职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的远东艺术部门。在一次策展中国服饰的机会中,他被调到了时装部门,就此开启了自己的时装之旅。正是早年这段与亚洲的相关经历,博尔顿的策展中总是不乏亚洲元素。
每当我回到英国,都觉得自己像个移民。我更倾向于美国积极处事的心态。
——安德鲁·博尔顿
2002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的曾负责人哈罗德·柯达(Harold Koda)关注到博尔顿的独特才华,将他挖角到大都会。2015年,柯达卸任,博尔顿因亮眼的表现被选为继任者。柯达曾向《WWD》杂志这样表示:“在我做的所有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安德鲁·博尔顿带到博物馆,一起组织了这些被前人忽略的展览。”2015年博尔顿也获得了奖金为十万美金的 Vilcek 时尚奖,这是对他在大都会13年来出色表现的认可。
▲ 安德鲁·博尔顿和哈罗德·柯达,图片来源:The Kinsky
“大都会服装学院策展人是时尚界最大权在握的职位”,柯达曾在《时代》(Times)杂志的采访中这样表示,“你可以欣赏以及评论当代的时尚,并且不用担心设计师、品牌以及杂志编辑来找麻烦”。如今这大权在握的职位被博尔顿接任,而谈到他在时尚圈的地位,没有人会不提他的男朋友——男装设计师汤姆·布朗(Thom Browne)。汤姆·布朗随着韩流,逐渐步入亚洲观众的视野,在近几年,更是受到国内各大男明星的追捧。在博尔顿和汤姆·布朗在一起的5年里,两人都逐步登上了个人事业的高峰,是时尚圈内互相成就的典范。
▲ 安德鲁·博尔顿、汤姆·布朗,和他们的宠物狗 Hector,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讲故事的策展人
– ▬ –
从2011年博尔顿逐步接管服装学院策展工作开始,一年一度的服装展成为了大都会、甚至纽约的一个夏季节日。2011年“亚历山大·麦昆:野性的美”(Alexander McQueen: Savage Beauty)是服装学院历史上首次获得的巨大成功,在三个月内吸引了66万观众,成为大都会历史上参观量排名前十的展览。
▲ 2011年“亚历山大·麦昆:野性的美”(Alexander McQueen: Savage Beauty)部分作品,图片来源:Met
“通过人类学的角度,我总是在问,服装背后那个更大的故事是什么”。
——安德鲁·博尔顿
2012年“夏帕瑞丽和普拉达:不可能的对话”(Schiaparelli & Prada: Impossible Conversations)通过电影的形式,将两位不同时代的女服装设计师放入同一画面中,呈现她们跨越时空的对谈。2015年的“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达到了近82万人次的参观量。2016年的“手作 × 机器:科技时代的时尚”(Manus x Machina: Fashion in an Age of Technology)是对高级定制的一次再定义,也通过科技的视角,向大众展示了时尚未来的一种可能性。
▲ 2012年“夏帕瑞丽和普拉达:不可能的对话”(Schiaparelli& Prada: Impossible Conversations)部分作品,图片来源:Met
博尔顿的策展有两大特点。第一点是他通过选题和布展的视觉效果来增强大众对于服装展的兴趣,由此提高参观量。不论是以中国为题的“镜花水月”,还是探讨新科技的“手作 x 机器”,博尔顿的展览是对当下社会热点话题的一种延续与再探索。
他的展览的呈现方式经常被形容为充满戏剧性与舞台效果,比如在“镜花水月”展中,服装被放置于竹林之间,在“川久保玲“展中,天花板上布满了白炽灯管。博尔顿在《Vogue》杂志的采访中,曾这样表示对于视觉效果的重视:“我希望观众可以快速地在展厅内走一圈,不用读任何文字解说,就能明白展览的主旨。”
▲ 2017年“川久保玲:居于其间的艺术”(Rei Kawakubo/Comme des Garçons: Art of the In-Between),图片来源:Met
第二点是他策展的革新性与巨大野心。博尔顿总是希望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时装进行再定义、再解读,比如在“朋克”展中将街头文化与高定相调和,在“科技时代的时尚”展中对“手作”和“机器”这对看似对立其实共生的概念进行再探索。由此可见,“川久保玲”展中体现的“打破一切再创造”的精神,其实与博尔顿的策展方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 2013年“朋克:从混乱到高档时装“ (PUNK: Chaosto Couture)现场,图片来源:Met
这革新性的背后是博尔顿的巨大野心。在《Vogue》杂志采访中,他曾表示:“时装是艺术,但不是纯艺术。我对于那些拥有观点、努力发声的时装尤其感兴趣”。也正是因为他的人类学背景,他希望服装展中可以传递出与哲学、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相关的讯息。
将高定大众化,将博物馆时尚化
– ▬ –
高级时装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是走秀中被小部分人近距离观看的,或是在高档商场中被上流社会所购买的。来自中产阶级的博尔顿对于打破固有印象中的阶级划分尤其感兴趣,因此在他的展览中,“高级定制”被再定义:昂贵、私密的服装变得平易近人,与观众产生了一种新的亲密关系。如在“川久保玲”展中,人偶被特意调到与普通成年人类似的高度,正是在这样的新关系下,每位观众都获得了观看与思考时装的权利。
▲ 2016年“手作 x 机器:科技时代的时尚(Manus x Machina: Fashion in an Age of Technology)现场,图片来源:Met
博尔顿的展不仅实现了高定大众化的一种可能性,也对博物馆的功能和形象做出了变革。在他的策展中,我们看到,博物馆也可以是标新立异的,可以是跨越艺术-商品这个老生常谈的对立概念的。大都会时装展厅内总是熙熙攘攘,充斥着参观者热切的讨论声,这也应证了博尔顿策展模式对大众的带动能力,与大都会其它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展厅内的安静和空荡形成对比。由此可见,博尔顿的展览不仅拥有影响时尚圈的未来的野心,也为“策展”事业的未来提供了新的可能。
时尚与学术的悖论
– ▬ –
尽管博尔顿在圈内地位颇高,事业也取得不小成就,但他的展览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获得的评价褒贬不一。 如前文中所提,他的展览以夸张的舞台性、戏剧性为特色,由此提高了参观量,而参观量的背后是经济收益。因此人们可能会问,他的策展是否太过于取悦观众的期待?或者为了提高参观量而牺牲了一定的学术严谨度?
▲ 2015年“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现场,图片来源:Fashionista
例如争议声颇高的“镜花水月”展,也有评论认为是披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外衣,实则是呈现西方话语权下,东方文化被误读的历史。当学术界的其它领域已将“东方主义”(Orientalism)彻底地批判且翻篇之后,博尔顿却还像是以“幻境”为说辞,为“东方主义”披上了华丽的外衣。这样的策展主旨,被一些学者评价为过于守旧。
时尚媒体常以“革新者”的标签来描述博尔顿,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其它学术领域不同,时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消费主义的框架下,与市场紧密关联,这种关联度也很难让时装展纯然围绕学术展开。(撰文/李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