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国艺术家克劳德·勒维克曾对媒体形容自己为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而这个“格格不入的人”,却从上世纪80年代就以极富力度而又不乏诗意的作品不断与身边最具体的社会现实做对话。勒维克擅长利用日常物品以极简的手段勾勒出僵化的秩序之下被忽略的、难以名状的压抑。40多年,尽管其表现主题和所使用的媒介复杂多样,勒维克的创作核心一直是用现成物与在地创作(in situ)让事物言说另一种真实。
▲ 克劳德·勒维克《眼睛的蓝》(Le Bleu de l’OEil),2015年,现场装置,摄影:Fabrice Seixas,©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
照片、文字、明暗变化的光线、颤抖字体的霓虹灯、与栏杆或笼子形式相关的金属物品是勒维克最为人所熟知的创作媒材。勒维克的创作更偏向是直觉与感性的创造,而非思维与哲学理论的产物,这与他的性格与经历不无关系。
1953年,勒维克出生于法国中部小城纳韦尔(Nevers),并曾就读于布尔日市(Bourges)的一所美术学院,然而并没有确凿的文字显示他是否毕业。在此之后,他来到了巴黎,在从事橱窗设计工作的同时,他认识了同样未受到系统美术教育的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Christian Boltanski)。后者对勒维克的吸引可以说是非常私人的,勒维克曾多次坦白,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与自童年起便延续着的在学业和社会中的失败感和个体脆弱相关。
▲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阿拉伯纪念碑(Monument Arabe),1985年,装置,170 × 135 厘米,图片来源:artnet
1982年,勒维克在巴黎东南郊克雷特伊市(Créteil)艺术中心展出了《大酒店》(Grand Hôtel),这件作品包括铺着绸缎的长桌上摆放着的众多镶金框的亲友照片、一束由上方打下来正照着长桌中央的红玫瑰的灯光,以及长桌周围反光的镜面碎片。《大酒店》以其完整的场景感以及某种内在情感上的矛盾,被认为是勒维克个人创作风格的起点。
▲ 克劳德·勒维克《大酒店》(Grand Hôtel),1984年,©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图片来源:克劳德·勒维克官方网站
1984年,勒维克创作了《夜》(La Nuit),这是另一件他的早期代表作:铺满沙子的展厅中竖立了大小不一的几顶帐篷,温暖的灯光从中透出,成为幽暗展场的唯一光源。沙地上还竖立着几个不同的男孩肖像,环绕四周的小灯泡将肖像点亮。这件作品以艺术家对自己童年的思绪为轮廓,呈现出某种孤独与隔绝,而在这些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灯泡也在勒维克之后的创作中演变为对霓虹灯的使用。
▲ 克劳德·勒维克《夜》(La Nuit),1984年,©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图片来源:克劳德·勒维克官方网站
在接受《艺术新闻》的专访时,勒维克这样解释他对于灯光的偏爱:“‘ 光 ’是艺术语汇的一部分。它直接对视觉造成冲击,有着物理上的作用。在我之前就有使用光的艺术家:方丹-拉图尔(Fantin-Latour)、 马里奥·梅尔茨(Mario Merz)或者丹·弗莱文(Dan Flavin)。我对光媒的使用同他们是一样的。至于霓虹灯,它是一种标准化的照明方式,今天在我们日常生活、在各种灯光招牌和城市照明系统中仍然会出现。”
▲ 克劳德·勒维克《这是个梦》(It’s A Dream),紫色霓虹灯,16 ×18 厘米,手写字体:Romaric Étienne,2016年,摄影:Julie Joubert,©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
与霓虹灯所象征的城市商业文化之间形成某种对比的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手写字体,这一选择更直接来源于艺术家的个人情感。“我的霓虹灯书写都是委托别人来做的。第一个长时间帮我书写的人是我的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疾病使她渐渐丧失了视力。她的字原本很漂亮,书写得也很专心,慢慢地开始变得颤抖,带着迟疑,直到变得几乎不能辨认,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书写的脆弱改变或增加了我选择的普通语句的意思。这些发光的符号要传递的信息因此变得模糊而不确定。”勒维克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说道。以这种最具有辨识度的方式,勒维克“书写”着《生活真美好》(La Vie Est Belle,1999)《我是一堆屎》(Je Suis Une Merde, 2001)《你们都会死》(Vous Allez Tous Mourir, 2001)等作品。
▲ 克劳德·勒维克《你们都会死》(Vous Allez Tous Mourir),2001年,白色霓虹灯,11 × 323 厘米,©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图片来源:克劳德·勒维克官方网站
与此同时,勒维克越来越被频繁使用的元素还有笼子,或者说某种呈现明显社会规范性的日常物。在1998年,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在我创作的初期,我用一些具有个人自传意义的物品和与我童年相关的家具来做作品,试图重建一些我们都熟悉的童年情景和时刻。现在我试图关注更集体和成人的迷思:监狱,学校,医院。”很难把这些作品看做是不具批判性的,正如在霓虹灯作品中,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某种自白式的、虚无主义的、对社会的质问。
勒维克的创作也曾与朋克文化密切相关。对此,他表示朋克在他的艺术创作里是“反应域”(les zones de réactivités),“也许它还是我的创作语言中那个(颇具)当下即时性的一面。朋克时期曾对我很重要,但不能说我今天的创作跟朋克运动有什么关系。朋克意味着拒绝一切妥协,今天已不再有意义,图像只与大众消费相关。”
▲克劳德·勒维克《在夏天死去》(Mort en Été),现场装置,4750 × 510 × 1210 厘米,摄影:Marc Domage,2012年,©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
如何将“个体”还原到环境去,是勒维克自1996年开始的另一个思考,明显的体现是从日常物装置发展到观者完全浸入其中的环境装置,“在地”创作愈发频繁,具体作品里对环境建筑特质的利用也更加紧密。2009年,勒维克作为代表法国的艺术家之一参展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在作品《那巨大的夜》(Le Grand Soir,2009)中:观者走进一个完全由监狱铁栏般的铁柱围起来的狭窄十字道,刺眼的白光灯在上方整齐排列。其中一条道路两端几乎完全黑暗,尽头是鼓风机吹拂的黑色旗帜。“Le Grand Soir”一词源自法国大革命前,后来者常用其比喻社会变化前夕的破裂与混乱。
▲ 克劳德·勒维克《那巨大的夜》(Le Grand Soir),摄影:Marc Domage,2009年,白色霓虹灯,200 × 177 厘米,©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图片来源:france-2009.artcatalyse.net
身处这件为法国馆空间量身打造的作品中,也许不难联想到巴士底狱被攻陷前的压抑。不过,勒维克并不愿意过多强调他的作品与空间之间的关联:“‘在地’的创作方式可以引入不一样的对空间本身的追问。我会将自己的艺术语言、每个地方的历史和在那个地方遇到的人和事交汇起来。作品与地方之间并不是一个很紧密的问与答关系,那样的作品就显得太具解释性了。”
谈及其作品被广泛提及的“浸入”一词,勒维克则表示:“我觉得观众既能够‘沉浸’在我的装置里,也能‘沉浸’在一幅文艺复兴时期二维的油画中。在被邀请(进行创作)的地方,我构建了一些路径,在物理意义上将观众卷入其中,调动五感。这种物理‘浸入’及其中被使用的元素(形式的以及物质性的),会与个人的、集体的记忆相互作用。”
▲克劳德·勒维克《猴子们的生活》(Vies des Singes),摄影:Julie Joubert,2015年,©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
2003年,勒维克获第三届杜尚奖的提名,提名人为第戎联营企业艺术中心(Le Consortium)总监、艺评家埃里克·特罗西(Eric Troncy)。对特罗西而言,勒维克极好地展示了当代艺术如何可以使我们在媒体导向、政治合谋和商业消费文化下重新发现事物。
今天,勒维克可谓在国际上知名、多产且一直活跃着的当代艺术家。近几年他最为瞩目的作品莫过于在卢浮宫金字塔上做的灯光装置。在这件名为《在世界最大的帐篷之下(第一部分)》(Sous le Plus Grand Chapiteau du Monde,Partie 1,2014)的作品中,勒维克直接于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中安放了红色闪电型霓虹装置,夜晚时分,从很远处都可看见这个完全改变卢浮宫广场氛围的简洁又醒目的鲜红闪电。
▲克劳德·勒维克《在世界最大的帐篷之下(第一部分)》(Sous le Plus Grand Chapiteau du Monde,Partie 1),现场装置,摄影:Antoine Aboudou,2014年,© ADAGP Claude Lévêque,Kamel Mennour
今年,勒维克将于“中法文化之春”期间到中国进行考察。“我希望能在中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可以改变我的语汇。中国于我而言是一次探索,是一个全新的地方。”他说,“我也希望能联结起遇到的人,有机会展示和推进我的工作。”在国内看到勒维克的作品,也许指日可待。 (采访/黄晓 撰文/黄晓、朱文琪)
朝向温情的暴力:对话克劳德·勒维克
对谈嘉宾: 克劳德·勒维克、贺婧
时间:5月6日 14:00-16:00
地点: 艺术8(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原中法大学)
偏离:克劳德·勒维克谈创作
时间:5月10日 18:00
地点:北京法国文化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西路18号光彩国际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