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lux journal》(美国)
致我们的敌人
▲ 2016年12月刊《e-flux journal》封面,图片来源:e-flux journal
12月刊《e-flux journal》关注全球右翼政治势力与民族主义的崛起,以及新的资本中心趋势下隐藏的担忧。新刊开卷文《致我们的敌人》(To Our Enemies)以30段文本描述了一场新时代的“内战”——盛行的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下危险涌动,而人们似乎正在进入一个制造战争机器的时代。另外,本期话题还包括对大冢国际美术馆(Ōtsuka Museum of Art)使用陶板复制名画的“永久馆藏”项目的批判;对以特朗普大楼(Trump Tower)建筑为代表的物欲美学的探讨;数字化物品和现象学传统与我们对数据理解方式之间的关系。
《
自由言论拼图
▲ 《Brooklyn Rail》(美国)2016年12月/2017年1月双月刊封面,图片来源:brooklynrail
本期《The Brooklyn Rail》封面选用了艾未未2014年的装置作品《自由言论拼图》(Free Speech Puzzle)——由尺寸形状类似的陶瓷块拼凑出一张中国地图。2016年11月至12月,四场“艾未未:2016”的系列展览同期举行,而在展览开幕前本刊的联合创始人找到话题艺术家,就其生活与近期的艺术创作进行了探讨。新刊的专题报道还包括与影像艺术家特洛伊·布朗特奇(Troy Brauntuch)的对谈,他在1970年代创作初期致力于对于现成图像的重组,之后转向自己进行影像创作并大量关注私人物品的意义,布朗特奇也谈及亲手制作在他创作实践中的重要性。此外,本期的“编辑来信”栏目对艺术批评在当下的定义进行了提问,这一提问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有着直接联系。
《artforum》(美国)
2016年度之最
▲ 《Artforum》(美国)2016年12月刊封面,图片来源:artforum
最新一期《artforum》以 “Best of 2016” 为主题全面回顾了刊物2016年关注过的艺术家及作品。封面则由弗朗西斯·皮卡比亚(Francis Picabia)的木版油画《Idylle》、装置艺术家马克·卡米尔(Marc Camille Chaimowicz)与老挝艺术家 Bruno Pélassy 联展 “Tears Shared” 的展览现场、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的彩色摄影作品《无题》(Untitled)等29件来自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组成。专题文章《The Year in Shock》剖析了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原教旨主义在2016年间的不断崛起对于艺术生态的冲击。此外,还有对于电影、音乐、新书等领域的 “Best of 2016” 回顾。
《Apollo》(英国)
2016阿波罗奖
▲ 《Apollo》(英国)2016年12月刊封面,图片来源:Apollo
12月刊的《Apollo》带来了“2016阿波罗奖”(The Apollo Awards 2016)颁奖结果,奖项包括艺术家、重要人物、数字化革新、艺术品购藏、图书、新开放的博物馆及展览等类别,从艺术与博物馆范围的各领域中评选出年度之最。同时,新刊特写关注了1970年搬去佛罗里达对于劳森伯格创作的特殊意义、拉斯科岩洞的数字化复制过程及凡·高在阿尔勒期间留下的历史谜团。此外,刊物还讨论了1840年之后摄影术如何从巴西皇室开始逐渐扩大影响;艺术市场专栏则由苏珊·摩尔(Susan Moore)带来伦敦12月拍卖预览及对于首届纽约 TEFAF 艺博会的评论。
《Beaux Arts》(法国)
艺术家书的爆发
所有人都买得起的艺术
▲ 《Beaux Arts》(法国)2016年12月刊封面,图片来源:beauxarts
法国艺术杂志《Beaux Arts》12月新刊封面取自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2009年的作品《Psalm Print: Dixit insipiens》。赫斯特将蝴蝶视为“触发点”,并从1989年开始使用蝴蝶翅膀进行创作,以“赞美诗”(Psalm)作为该系列主题。“赞美诗”系列作品以规则的环状、方形或钻石状进行排列,艺术家也由此探讨美、宗教、死亡、生命的脆弱等话题。《Beaux Arts》新刊以赫斯特这张画作为底,带来“所有人都买得起的艺术”(de l’art pour tous et à tout prix!)的艺术家书特辑。本期艺术活动则讨论了毕加索与贾科梅蒂的在创作中的亲密关系,同时带来对蓬皮杜中心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展览的预览。
《美术手帖》(日本)
百名新生代艺术家速递
▲ 《美术手帖》(日本)2016年12月刊封面,图片来源:びじゅつてちょう
《美术手帖》12月刊聚焦日本年轻艺术家及他们全新的表现方式,专题报道100名当下最受期待的艺术家。刊物从近年来日本艺术学院入学率持续走低并引发了广泛争议这一现象展开讨论,观察社会中大量无名年轻艺术家,在面对未知的可能性时,仍然保持着活跃的创作。新刊旨在从这一群体出发,讨论日本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同时,12月刊介绍了当下的日本美术教育和艺术家社区现状,并在评论及论坛部分,探讨年轻艺术家如何将社会环境融入创作。
《ArtAsiaPacific》(澳大利亚)
环太平洋地区现代艺术先锋人士概览
▲ 《ArtAsiaPacific》(澳大利亚)2016年11/12月刊封面,图片来源:ArtAsiaPacific
11月/12月号的《ArtAsiaPacific》关注3位有着文化背景的现代艺术家。其中包括黎巴嫩美国作家、散文家、电影制作人、诗人和抽象风景画家伊黛尔·阿德楠(Etel Adnan)、四十年来对澳大利亚殖民主义遗产进行尖锐批评的智利澳大利亚画家胡安·达维拉(Juan Davila),和用雕塑装置挑战社会秩序观念、解放日常生活单调记录的京都雕塑家 Teppei Kaneuji。本刊特写了以创作社会主义独裁的讽刺油画而知名的保加利亚艺术家 Nedko Solakov,“我在哪里工作”专栏则访问了植物学和园艺热心人士、香港艺术家杨沛铿(Trevor Yeung)。在“一对一”(One for One)栏目中,阿姆斯特丹的孟加拉艺术家 Praneet Soi 分享了他对法国电影制片人让 – 皮埃尔·戈林(Jean-Pierre Gorin)的钦佩。
《ArtReview Asia》(英国)
鸟头
▲ 《ArtReview Asia》(英国)2016年冬季刊物封面,图片来源:ArtReview Asia
《ArtReview Asia》冬季刊物封面为上海艺术团体“鸟头”的一张黑白合影,《一张更大的照片》(A Bigger Photo)。成立于2004年的鸟头由宋涛和季炜煜组成,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二人常以互相拍照为乐,而他们的镜头捕捉的则是任何存在之物,由此产生海量的照片,被重新组装成“一张更大的照片”。《ArtReview Asia》新刊专栏文章《一张更大的照片》(A Bigger Photo)从鸟头2016年的新作《情放志荡》(Passions Bloom Ambitions from Vagina)出发,展现了“鸟头的世界”和其所代表的“中国新摄影”实践。
《Yishu》(加拿大)
深度解读中国当代艺术
▲ 《Yishu》(加拿大)2016年11/12月双月刊封面,图片来源:Yishu
《Yishu》国际版11/12月双月刊以2016 Yishu 中国当代艺评和策展奖颁布结果开篇,并收录艺术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评论。其中包括关于“展览作为展览本身”、展览空间的探讨,以及著名书法家陆明君着眼于中国制造与全球化、关注艺术与社会变化之间的联系。此外,还有画家丁宝栋关于2001-2012年间中国现代艺术体系的思考。最后,还讨论了亚洲具有代表性的三座城市中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交织的关系,包括艺术与香港文化身份认同的关系、上海的私人画廊与公共展览艺术空间的发展,以及如何看待台北的社会性艺术行动。
《Flash Art》(意大利)
Clubbing
▲ 《Flash Art》(意大利)2016年11/12月双月刊封面,图片来源:flashart
本期《Flash Art》围绕 “Clubbing” 为主题,以 Martti Kalliala 的《夜店残骸》(Club Ruins)开篇,阐述了夜店空间的建筑结构与历史变迁。特写专栏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20多个城市的作者讲述当地的夜店文化,其中包括北京的霓虹酒吧、巴黎的 “克拉拉 3000”(Clara 3000)、伦敦的“热带垃圾” (Tropical Waste)等。这些特写多角度、多维度地展现了现代夜店文化,包括其与当地音乐、舞蹈、民俗艺术的融合,夜店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相互作用、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