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从波提切利到高更都画过:让我们在圣诞节谈谈艺术里的“耶稣降生”

Dec 25, 2016   TANC

 《受胎告知》 
扬·凡·艾克

1435年

1“受胎告知”(The Annunciation)通常被看作圣诞故事的开篇——天使加百列带来了消息:圣母玛利亚将受圣神降孕而诞下圣子耶稣,上帝之子在路上。历史上许多艺术家都曾就这一场景进行创作。扬·凡·艾克(Jan van Eyck)的这幅作品中,画面整体被均匀柔和的光线所笼罩,象征上帝热爱其所创造的万物,光即是上帝的化身。这种象征手法更进一步地表现在其他地方,如教堂上方唯一的窗户描绘着天父;下方完全透明的三扇明亮窗户,让人联想到三位一体。

 《三王来拜》
列奥纳多·达·芬奇

1481-1482年

2耶稣降生后,东方三贤士看到天空有巨星高照,特地来耶路撒冷行礼朝拜。达·芬奇的这幅《三王来拜》(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虽然是一幅未完成的草稿,但人物表情却丰富而生动,草稿的颜色混合了红与绿,并采用了合成树脂、醋酸纤维素等绘画颜料,属于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画面前景的圣母、圣婴和来朝拜的三贤士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背景部分按精确的透视法而画,显示他已不再从叙事角度简单地罗列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对废墟和战争的描绘同时也象征着尚未被救赎的人类。

 《神秘的耶稣降生》
桑德罗·波提切利

1500年

3波提切利的《神秘的耶稣降生》(Mystic Nativity)所展现的并非传统的耶稣降生场面,而是结合了新约和启示录中耶稣降生的段落描述。画面中充满暗示,如作品最上方有一行字意为“我,桑德罗,在1500年末意大利动乱时期绘制此画,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圣约翰所著的启示录第十一章中的第二样灾祸所述。”影射出法国路易十二入侵意大利后国家的悲惨状况。结合画面中众多天使在欢愉舞蹈的情景,作品也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耶稣的降生将带给罪恶的世界以救赎,也是人类唯一的希望。

 《伯利恒的户口调查》 
老彼得·勃鲁盖尔

1566年

4老勃鲁盖尔的这幅《伯利恒的户口调查》(Census at Behtehem)展现了玛利亚与约瑟夫到达伯利恒的场景。路加福音里说,约瑟夫带玛利亚回到伯利恒,因为所有男士必需各归各城,报名上册。老勃鲁盖尔实则也借这一圣经题材抨击了彼时在西班牙统治下的荷兰,士兵用征税等方法在国家各地任意镇压人民的暴行。在画面上,画家将玛利亚和约瑟夫描绘成两个穷苦的普通人,和人一样,在严寒中步履艰难地跋涉,区分二人的标志是那只位于画面下方的驴子。

  《耶稣降生》  
费德里克·巴洛奇

1609年

5巴洛奇(Federico Barocci)是16世纪至17世纪初的意大利风格主义(Mannerism)画家,也被认作是巴洛克风格的先驱。在无数件描绘耶稣诞生(the Nativity)的作品中,巴洛奇的这幅画作是最温柔、最具有慈祥母性感觉的作品之一。画面中的圣母玛利亚谦恭地跪在耶稣面前,但同时她也是一位面对自己的新生孩子满怀慈爱的母亲。母亲与孩子凝望着对方,整体构图强调着他们之间的联系,而孩子周身散发的光芒也映亮了玛丽亚的脸庞。

 《牧羊人的朝拜》 
埃尔·格列柯

1610年

617世纪的画家格列柯(El Greco)生于爱琴海畔的克里特岛,后居于西班牙的托莱多,作品大多围绕宗教题材,画风深受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所影响。圣经故事中“牧羊人的朝拜”(T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描述了耶稣降生时的狂喜场面。在这幅画中,天使盘旋,牧羊人单膝跪地,强烈对比的光影流露出敬畏的情感。据称,这幅画被计划悬挂在格列柯的墓碑上——天使们见证了耶稣的诞生,而上帝见证着格列柯的离世。

  《冬景》 
卡斯帕·大卫·弗雷德里希

1811年

7弗雷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冬景》(Winter Landscape)充满象征意味。前景处,一个跛脚的人坐在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前,他的拐杖被随意抛在雪地里,而他似乎在为寻求解救而祈祷。背景的薄雾里,一座哥特式教堂的尖顶若隐若现。画面中的石头和冬青树通常被认作是信仰或坚定信念的象征,同时也显示出圣诞树的轮廓,在一片雪景中尤为明显。

  《阿让特伊的雪景》 
克劳德·莫奈

1875年

8此作作为莫奈“阿让特伊的雪景”(Snow at Argenteuil)系列中的一幅,现存于伦敦的英国国家美术馆。这一系列共包括18幅油画,描绘了1874年至1875年间莫奈在阿让特伊度过的冬天。在这件作品中,看上去像情侣的两个人站在画面中央的小路尽头,手挽着手,轮廓和雪景融为一体。冬日午后的朦胧氛围在这件作品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上帝之子》 
保罗·高更

1896年

9高更的《上帝之子》(God’s Child)创作于塔希提岛,现存于慕尼黑美术馆。画中看似描述着圣经故事中“耶稣降生”的场景,但在形式与内容上皆打破传统的束缚:圣母玛利亚头顶金色光环,刚生育完耶酥身心疲惫地躺在床上,如果不是头顶的光环,他们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另有一种解读认为这件作品充满私人性:创作这幅画时,高更的情人帕胡拉是他的模特,正怀着高更的孩子,并将在圣诞节分娩;高更曾自诩为“上帝”,因此他的孩子便是“圣子”,这也是“上帝之子”这一名称的由来。

  《可口可乐圣诞老人》 

哈登·森德布洛姆

1931年

10历史上的圣诞老人并没有固定形象,曾被描述为又高又瘦的精灵,时常身穿兽皮或黄绿相间的衣服。直到1931年,可口可乐公司请来瑞典画家哈登·森德布洛姆(Haddon Sundblom)为公司的圣诞宣传进行设计,森德布洛姆根据1865年《哈珀斯》杂志上一幅著名的黑白圣诞老人画像进行了创作。图片中是1931年的森德布洛姆作品被张贴在一辆卡车上,最初的原作并未保存下来,但圣诞老人的形象自此流传。可口可乐公司与森德布洛姆的合作关系持续了33年,这期间每逢圣诞节,森德布洛姆就会以圣诞老人为题材来创作一幅新作。

*本文图片和信息均来自 The Guardian 及 WikiCommons,具体信息以官方网站为准。

从“虚拟现实”到“无滤镜”,在图片洪流中涌现的6大影像趋势

盖蒂图片(Getty Images)近期发布2017《创意聚焦报告》(Creative In Focus)中通过大数据描绘出未来视觉艺术的呈现的6大趋势,这不仅代表艺术家、媒体广告人与思想精英们的品味,也将成为引领未来一年的视觉大潮流。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