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性、禁忌与越界者:艾滋病如何改变了美国当代艺术

Dec 01, 2016   天然

现代医学的防控与治疗措施已让艾滋病远离了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而这种致命病毒在30年前肆虐美国时所引发的毁灭性灾难,却给历史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1981年,艾滋病开始在美国蔓延,而根据《新闻周刊》(Newsweek)报道,直至艾滋病出现4年后官方才开始公开讨论疫情,那时艾滋已在美国致死1.2万人。由于不了解病毒来源与传播方式,几乎整个80年代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人际交往活跃的纽约,疫情的爆发更是让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都身处其中。

1 1987年3月撰稿人迈克·施纳耶森(Michael Shnayerson)为《名利场》杂志撰写的文章《One By One》配图,将一部分因艾滋病去世的创作人的照片整理在一起。图片来源:Vanity Fair

当时的活跃于纽约的艺术家基思·哈林(Keith Haring)、大卫·沃纳洛威茨(David Wojnarowicz)、罗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相继因艾滋病去世。这对正值大繁荣时期的艺术圈来说,无疑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毁灭性打击。在疾病中爆发的对孤独、恐惧、生存与死亡的悲剧性创造力,引发美国的当代艺术不可磨灭的巨变。

2 80年代“朋克教母”派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勒索普,而梅普勒索普未能在艾滋危机中幸免于难,图片来源:Pinterest
3
基思·哈林参与抗艾运动,1990年2月32岁的哈林死于艾滋病,图片来源:The Villager

伊萨尔·帕特金(Izhar Patkin)在1981年的画作《除下现代贞操的遮羞布》(Unveiling of a Modern Chastity)被认为是最早的艾滋病艺术作品,帕特金在目睹一些病患面部出现的卡波西氏肉瘤后创作了这件作品。这件抽象作品将疱疹变成了发红且凸起的斑点,在涂抹着令人厌恶的黄色画布上显得触目惊心。涂鸦艺术家基思·哈林(Keith Haring)在1988年发现自己已身患艾滋,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创立了基思·哈林基金会,授权为艾滋病组织提供资金,通过展览、出版物等发动更多的观众去完成哈林的项目。哈林留下了一系列关于疾病的创作,《忽视=恐惧》(Ignorance=Fear)《抗击艾滋》(Stop Aids)《安全性爱》(Safe Sex)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号召公众面对这场疫情。

 4伊萨尔·帕特金《除下现代贞操的遮羞布》,1981年,图片来源:ARTnews
 5基思·哈林《忽视=恐惧》,1989年,图片来源:ARTnews

艾滋病最初爆发于男性同性恋者社群,一些西方极右翼甚至将其视为“同性恋癌症”与“魔鬼”,媒体与政府亦对此讳莫如深。面对死亡的威胁,同性恋者们起而应对这场空前的挑战。艺术圈中也有很多同性恋者不同程度地公开身份,在作品中反应这一命题。虽然当时的主流艺术圈并不接纳公开出柜的艺术家,但创作从地下艺术运动开始兴起。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的创作主题隐晦却情感深刻,他在《无题(完美的情人)》(Untitled (Perfect Lovers))中设置两个使用电池的挂钟,它们从相同时间一起走动,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一致,直至完全停止走动。作品暗喻不可避免走向分离的一对情侣,两人的生命都面临着艾滋病的阴影。

6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无题(完美的情人)》,1987-1990年。在上海外滩美术馆9月开幕的“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个展中,亦展出了这件作品。图片来源:The Culture trip
7艾伦·雷宁(Alon Reininger), 肯·米克斯(Ken Meeks), 1985年。照片中的米克斯是“男同性恋者健康危机”组织创始成员之一,而他罹患艾滋病时,医学界尚无治疗方案。图片来源:©ALON REININGER
8AA·布朗森(AA Bronson )摄影《费利克斯》,1996年,图片来源:Art Practical

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安格斯(Patrick Angus)和摄影师艾伦·弗雷姆(Allan Frame)为首的15名艺术家成立了“视觉艾滋”(Visual AIDS)组织,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和关爱。 “视觉艾滋”的艺术家们在1991年发起“红丝带运动”,他们制作了3000个红丝带,在百老汇戏剧奖颁奖仪式上将其散发给明星与观众,呼吁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一举动引起巨大轰动,百老汇剧院里几乎所有拿到红丝带的人都将其佩戴,红丝带从此在全世界流传开来,被世界艾滋病大会认可成为艾滋病防治的象征。

 9帕特里克·安格斯,《我心呯呯跳》(My heart goes Bang Bang Bang),图片来源:Visual AIDS
10艾伦作为红丝带的发起者 “Ribbon Bee”在1991年,图片来源:BBC

 抗艾运动逐渐成为由艺术家主导的世界公共运动,并产生全球参与的效应。每年12月1日举行的“没有艺术的一天”(Day Without Art)、“沉默=死亡”(Silence=Death)等已成为全球博物馆、画廊与艺术中心都为之响应的全球性艺术运动。

11由视觉艾滋组织发起的活动Day Without Art至今已有全球8000多个美术馆与机构参与其中,图片来源:Visual AIDS
12
“沉默=死亡”运动视觉符号,图片来源:Visual AIDS

“艾滋病对公共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当代艺术,而是全球的文化现象。”美国作家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在接受《ARTnews》采访时说,他和托马斯·W·索科洛夫斯基(Thomas W. Sokolowski) 1991年在纽约大学研究中心格雷美术馆 (Grey Art Gallery)策划展览“媒体到隐喻:关于艾滋病的艺术”(From Media to Metaphor: Art About AIDS)首次汇集了“艾滋病危机”中艺术家运用不同媒介的创作,包括大卫·沃纳洛威茨,哈林等35位艺术家的作品,为艾滋艺术的关注与研究的开创了先河。

13杜恩·迈克斯(Duane Michals )《花之梦》(The Dream of Flowers),1990年,图片来源:NYT
 14大卫·沃纳洛威茨(David Wojnarowicz)《无题(坠落的牛)》(Untitled( falling buffalo )),1989年,图片来源:Art of the Day

艾滋艺术逐渐从隐晦的“地下艺术”被公众所认知,更多的博物馆、美术机构开始重新思考其独特价值与引发的文化现象,并以此纪念那段致命而恐怖时代里逝世的艺术家。全球各地每年都会举办与艾滋病相关的艺术家或主题性展览,探讨性别、艾滋与艺术的文化议题。2016年7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举行“南·戈丁:性依赖的民谣”(Nan Goldin: 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展出摄影师南·戈丁的同志与变性人社区的摄影之旅,她的大部分拍摄对象都死于上世纪90年代,死因大都是药物过量或艾滋病,作为“艾滋危机”时代的见证者,她将亲密的体恤与关怀倾注在镜头之中,通过摄影展现了当时病疫者的精神纪实。

15南·戈丁:性依赖的民谣”(Nan Goldin: 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展出作品《Cookies》,图片来源:Visual Aids

2016年9月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个展于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费利克斯患艾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均在展览中呈现,今年是他逝世20周年。他以灯泡、挂钟、纸堆和包有彩色糖纸的硬糖等日常用品组成极简雕塑作品,塑造出死亡与艾滋病魔阴影之下静谧而诗意的伤感氛围。而10月在纽约市博物馆开幕展览“同志哥谭市:纽约地下艺术文化”(Gay Gotham: Art and UndergroundCulture in New York)亦回顾纽约地下文化艺术社群生态以及其引领20世纪美国文化的超越禁忌的激进主义思想,艾滋艺术在这段时期中也是其中无法回避的部分。

16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无题”(罗斯在洛杉矶的肖像)》,1991年。图片来源:©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基金会。纽约安德烈娅·罗森画廊惠允。

巡回展“艺术艾滋病美国”(Art AIDS America)自2015年开始在纽约布朗克斯艺术博物馆(Bronx Museum of the Arts)和佐治亚州扎克尔曼艺术博物馆( Zuckerman Museum of Art)展出之后,今年将在“世界艾滋病日”当天在芝加哥阿尔法伍德美术馆(Alphawood Gallery)开幕新展,展览中包括南·戈丁、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在内的约120多位艺术家的绘画、摄影、装置、录像作品全面展示美国的艾滋病艺术创作以及当时的时代面貌。

17 约翰·达格代尔(John Dugdale),《灵魂之眼》(The Spirit Eye),1998年,图片来源:Pinterest
18 安德烈·塞拉诺(Andres Serrano), 《血液与精子3》(Blood and Semen III), 1990年,图片来源:Artnews

“艺术艾滋病美国”的策展人乔纳森·卡茨(Jonathan Katz)希望能把艾滋病作为“美国艺术巨变的发动机”的一面表现出来,将这些艺术家纳入美国艺术史中。“我们总试图将艾滋病从美国历史里分离出去,将它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驱除掉。但艾滋病是不受我们控制的,它至今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艺术创作。” 在接受《VICE》艺术频道采访时卡茨说,“目前艾滋病已经不是一种快速致命的疾病而更像是慢性病,传染给他人的几率也在减小。随着人们对艾滋病过激反应的变小,我们终于能够正视它在文化中的影响。”(撰文/天然)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

上海外滩美术馆 | 展至12月25日

艺术艾滋病美国

芝加哥阿尔法伍德美术馆|12月1日至2017年4月2日

小库哈斯致库哈斯:一封与“建筑”无关的影像信件

2016年威尼斯电影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儿子托马斯·库哈斯(Tomas Koolhaas)为其拍摄的纪录片《雷姆》(REM)悄悄登陆了特殊展映单元。纪录片避免过于“建筑化”的表达方式,更像是一封从库哈斯儿子和朋友口中述说的真实的影像信件··· ···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