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TANC | “9·11”十五年祭,艺术何以纪念纽约之痛

Sep 12, 2016   TANC
1▲ “归零地”(Ground Zero)原为军事术语,狭义指原子弹爆炸时投影至地面的中心点,广义指大规模爆炸的中心点。在 9·11 恐怖袭击后,“归零地”被用来专指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楼遗址。图为由建筑师迈克尔·阿拉德(Michael Arad)设计,向两栋双子大楼原址地面下方凹陷的黑色方形瀑布纪念碑,也被人们称为“归零地”,图片来源: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

 

2▲ “追悼之光”(Tribute in Light)每年都会在9月11日于世贸遗址旁点亮,以88束射向上空的光束向逝者致意,图为2006年9月11日的“追悼之光”,摄影:Denise Gould
3▲ 9·11 纪念馆内景,图片来源: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

纽约。将于9月12日开幕的“表述不可想象之事—艺术家回应 9·11 事件”(Rendering the Unthinkable: Artists Respond to 9/11)呈现了13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或与纽约有着直接联系,或直接受到过袭击事件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克里斯托夫·萨乌塞多(Christopher Saucedo),他有一个做消防员的兄弟在世贸中心北塔丧生。萨乌塞多的参展作品是3张油画作品,将世贸中心的建筑描绘成云朵。

“这几件作品让我们重新望向那片蓝色的天空,去想象这几栋建筑物能够永远以轻快的状态存在着,”萨乌塞多说道,“旁边作品中的消防员是我的兄弟格里高利(Gregory),在这张纸上烙上印痕是残酷的行为。我希望每个人记住,这不是发生在迪士尼乐园里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4▲ 克里斯托夫·萨乌塞多《世贸中心是一片云》(World Trade Center as a Cloud)与《被烙印的消防员》(Branded Firefighter),2011年

 

“15年前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周二上午,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近乎原始的情绪,并且透过艺术的镜头重复感受。” 9·11 纪念馆(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馆长爱丽丝·格林沃尔德(Alice Greenwald)表示,“艺术家也和我们一样,无法相信那场惊人的灾难和无辜消逝的生命。他们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做出反应——艺术。”

5▲ 埃里克·费希尔《跌倒的女人》在展览现场

 

埃里克·费希尔(Eric Fischl)展出了雕塑作品《跌倒的女人》(Tumbling Woman,2002),最让他难忘的是人从大楼上跳下的情景。“作为旁观者,那实在太可怕了,让你直接感受到作为遇害者该有多么恐惧,他们只能在两种死亡方式间做出选择。”费希尔对《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说。

 

6▲ 埃里克·费希尔《跌倒的女人》(Tumbling Woman),2002年,图片提供:Mary Boone Gallery

大楼的倒塌导致许多人的尸骨很难找到。“这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哀悼过程,”费希尔说,“那些悲恸的言语似乎说得是痛失一座建筑的心情,仿佛房子是多么重要的东西,我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一定要将人的身体重新放入到记忆和哀悼过程中。”

费希尔说,作品的另一个着眼点是袭击发生后,美国在自我谅解上遇到的困难——这是个至今未能解决的问题。“‘跌倒’捕捉了美国的一种感受,就是从那次事件起一直处在一种偏离的状态。”

7▲ 莫妮卡·布拉沃(Monika Bravo)《2001年9月11日,在此之前你不会死》(September 10, 2001, uno nuncamuere la vispera),2001年

部分参展作品创作于事件发生后不久,另一些则是艺术家在之后对于 9·11 的持续反应。科林·穆雷那·麦克法兰(Colleen Mulrenan MacFarlane)将展出自己的录像作品《女儿,9月13日》(daughter, sep.13),用镜头对准自己清洗父亲衬衫的双手。她的父亲在 9·11 发生时是纽约市消防队的副局长,当时他参与“Grand Zero”救援行动工作,整整3天后才回家,衬衫上带着世贸大厦废墟中的尘土。

 

迈克尔·穆赫(Michael Mulhern)的作品《灰烬之路14到45号》(Ash Road 14-45th)及《灰烬之路2到45号》(Ash Road 2-45th)则直接来源于灾难现场。穆赫从世贸大厦里找来灰烬,并把它们放进这些银灰色的绘画中。

 

8▲ 迈克尔·穆尔赫恩《灰烬之路第14到45号》(Ash Road 14-45th),2002–2003年

 

其他作品还有“蓝人秀”(Blue Man Group)的一部视频,他们在其中朗读了事件发生时从大楼洒落的纸片上的文字,还有斯塔恩兄弟(Dougand Mike Starn)的一件作品,同样使用了洒落在他们位于布鲁克林工作室附近的纸片,并在上面印上了叶子。

9▲ 斯塔恩兄弟(Doug and Mike Starn),“飘落”(Fallen)系列作品,2001–2002年
10
▲ 托德·斯通(Todd Stone),“目击”(Witness)系列之《消散》(Lifting),2001

9·11 纪念博物馆在2014年刚创建时,唯一的艺术品只有斯宾塞·芬奇(SpencerFinch)的一件大型装置,《试图记住九月那天天空的颜色》(Trying To Remember the Color of the Sky on That September Morning)。该装置由代表着罹难者的2983块纸片组成,每一张以不一样的蓝色纪念着一位逝者。(撰文/ Pac Pobric 译/经雷、何佩莲)


11▲ 斯宾塞·芬奇(Spencer Finch)《试图记住九月那天天空的颜色》,上面写着诗人维吉尔的诗句:“任何一天都无法将时间的记忆磨灭。”(No Day Shall Erase You from the Memory of Time.)

首次走出西方的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开幕,为艺术史的世界地图打开更多维度

9月16-20日,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召开。5天的会期、21个分会场、数以百计的学术专题发言及讨论将对“世界”、“艺术”和“史”的概念予以多个维度的阐述,而贯穿始终的是“TERMS”这一主题,即对术语、语言及语境的思考。从地缘来看,本次世界艺术史大会第一次走出西方,“世界”二字的含义更加丰满,关于“中国”的探讨也更具比重。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