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听得见的城市:“一声一城”与数字时代的媒介

Apr 25, 2016   艺术新闻/中文版
640-2
640-3▲ “一声一城“落地分享会现场

2016年3月,《艺术新闻》在“微信”这一通常被视作“读图”的平台上,推出以声音为媒介、聆听为感受方式的线上项目——“一声一城”。北京、香港、上海、杭州、成都、长春、深圳、台北…… 来自8座城市的声音艺术家,以实地录音的方式,构筑起关于城市的流动“声景”。4月17日,《艺术新闻》在上海衡山·和集举办“一声一城”主创分享会,让我们先经由声音回到上海。

为什么在数字平台为城市留声?

“一声一城”项目缘自2015年夏《艺术新闻》编辑部内部的一次头脑风暴。主编叶滢提出,作为一家专门报道艺术新闻的媒体,如何在受众群越来越多的数字媒体上呈现除了新闻报道之外的内容?时任资深编辑的汪汝徽想到微信这一媒介原本是以语言交流为特点,然而视觉却成为了公众微信传播的主导形态。从声音艺术出发呈现一个以聆听为主要感受形式的项目,是“一声一城”最初的出发点之一。

640.webp

F31A7978

▲ “一声一城”项目策划人殷漪(上图),汪汝徽(下图)

然而,呈现什么声音艺术?考虑到声音艺术在国内处于艺术建制的边缘,且公众对其的认知远未形成。如何能够打破这种认知壁垒,使得声音在数字媒介上真正流动起来?汪汝徽想到:“城市”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

“一声一城”的策划人之一殷漪提到:在以视觉为感官主导的现代社会,人们倾向于忽略其他感官体验,如耳朵自动接收的来自周遭环境的声音信息,常常被我们自动屏蔽。“一声一城”正是通过这种弱化视觉,调动听觉的方式,让受众群从一个非惯常的角度感受身处城市的脉络和肌理。当被问及为什么要选择这8座城市时,策划人之一汪汝徽认为,这也是考虑到了地域的均衡性和从事实地录音艺术家的现实情况。据殷漪介绍,从事实地录音的艺术家在上海可能不超过3人,其他城市专业做这一行的可能就只有1人。

那个熟悉的陌生人,个体书写的“城市声景”

在衡山·和集的分享会上,召集人叶滢以上海和杭州的两辑截然不同风格的“一声一城”为例,将话题带入到声音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如何处理与素材和聆听者的关系上。上海特辑中,如《新民晚报》的叫卖声、繁华路段淮海中路路口行人交通灯警示音,无论是上海本地人,还是在这里旅游、工作的非本地居民,都能据此勾勒出一幅个人化的城市声景。

640.webp (1)
▲ “一声一城”项目召集人,《艺术新闻》主编叶滢

而在上海附近的城市杭州,主创通过捕捉当地市井、古迹和自然的声响,如钱塘江、黄楼、夕影亭,更多地呈现出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杭州特辑的主创人王婧和邓悦君介绍道,他们在24个小时内采集了杭州12个地点的声音,而聆听和田野录音也是他们自己接近和记录城市的一种方式。作为非本地杭州人,他们的田野录音路线也是选择了一种近乎“游客”的路线,这实质上也反映了他们个人对这座城市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640.webp (2)

640.webp (3)

▲ “一声一城”杭州特辑主创邓悦君(上图)、王婧(下图)

艺术家邓悦君自己原来从事装置与绘画创作,对地图有一定兴趣,为了这个项目,他采用画地图的方式来做声音艺术并从最熟悉的地方开始,如与个人记忆密切相关的钱塘江,他使用了接触式的麦克风;而夕影亭的声音录制,艺术家则选取了凌晨3点,避开与平时熙熙攘攘的西湖不一样的时间点。于是,看似熟悉的旅游景点被呈现出一种个人化的声景。值得关注的是,杭州特辑中声音艺术家个人的人声介入也是区别于其他特辑的一个特色。在此,王婧解释道,采用的田野录音方式呈现出的是一种声音生态,自然音和人声的结合使声音更具事件性和客观性,而这种视角也给予了聆听者一种全新和个体化的感受城市的切入口。

从个体书写的“城市声景”到“声音艺术”的发展史

”一声一城“项目作为一个“浅入口”,引领大众深入到宽阔专业背景的声音艺术(Sound art)领域中。针对召集人叶滢有关声音艺术目前研究和发展现状的提问,有着人类学背景的王婧列举了声音研究在人类学中的两大主要方向:内容和方法。前者作为创作和文化的素材,如田野录音作为声音人类学研究中的切口,如:部落人群更多运用声音寻找存在感和归属感。而后者作为一种区别于视觉方式思考的哲学范式,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声音和科技、新媒体和理论研究等方向,如在电脑上操纵编程语言来制造声景,或自制电子声音系统反馈。

640.webp
▲ Steven Feld, 美国人类学家,曾常年驻扎巴布新几内亚的Kaluli部落,以声音为其人类学研究的切入口

640.webp (1)

▲ 即兴音乐人颜峻擅长在现场用电子设备制造反馈,其声音变化主要来自话筒、调音台和音箱、空间、环境声响、空气流动之间的平衡关系

王婧在研究声音的著作《声音与感受力-中国声音实践的人类学研究》中提到,在西方,Sound art在英语世界最早诞生于阿瑟· 丹托(Arthur Danto)所说的“艺术世界”--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而至2015年,中国的声音实践既不在现有的当代艺术世界,也尚未生发出自己的艺术世界。声音艺术在中国比较早的作品可以追溯到1996年王凡未发表的专辑《大法度》,2000年底李振华策展的“声音”在隆福寺当代美术馆展出,而后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姚大钧于2000年创立的“前卫音乐电台”,在资源上为大陆的声音艺术爱好者和创作者提供素材和案例。到了2003年,由于“非典”,众多摇滚音乐人被迫取消公开演出,转而开始研究实验音乐,那一年也是声音艺术井喷的一年,以姚大钧发起的“北京声纳-国际电子音乐节”为代表。

声音艺术既非视觉艺术也非音乐,它的定义模糊性导致公众难以区分声音艺术与实验音乐、噪音、即兴音乐。与声音艺术实践相比,中国在声音艺术装置方面的发展较弱,这方面的实践多来源于学院体系之外。

640.webp (2)
▲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首个声音艺术展览“声响:一个当代音符”的展览现场,观众站在Tristan Perich的作品《微分音墙》(Microtonal Wall)前。摄影:Enid Alvarez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艺术展览以及装置进入到“白盒子”空间。如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曾在2013年举办了首个声音艺术展“声响:一个当代音符”(Soundings: A Contemporary Score),汇集了16位以声音为主要创作媒介的当代艺术家,这些声音来源于视觉艺术、建筑、表演、计算机编程和音乐。同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展示了声音艺术家珍妮特·卡迪弗(Janet Cardiff)的声音装置作品《40个声部经文歌》(The Forty Part Motet)。

谈及如何在美术馆体系下展示声音艺术,王婧指出,其实目前的大多数美术馆的空间设计都是按照视觉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对声音艺术的展示造成了难度。王婧指出,声音艺术的展示面临两个核心问题:“是否应该在以视觉思维方式主导的美术馆中展示声音艺术?“以及”还是进入专门的音乐场所,在降低门槛的同时也平添了更多的娱乐性?”

对此殷漪也持同样看法,声音艺术在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中常常处于辅助视觉艺术的地位,此外,由于这个艺术门类比较年轻,目前缺乏理论研究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发展。定义和使用的模糊性也经常让声音艺术与实验音乐界限不明。

每期“一城一声”的结尾,声音艺术家都会列出所有的录制设备。谈到这一做法时,殷漪认为,这也是改变声音艺术家目前不为人知、处于地下状态的一种途径。面对公众,展现声音艺术在技术与观念层面上的发展变化,让声音艺术进入公众视角,改变声音艺术家给外界的“高冷”形象。

以声音为先导的视觉表达

在这样一个强调聆听的项目中,视觉设计既非常重要也是呈现的一大难点。项目策划人之一汪汝徽提到,视觉设计在“一声一城”中的根本作用是一种“(聆听)环境营造”:采用横屏的设置,意在打破微信阅读惯常的感官方式,并形成一种“游历”城市的流动性;黑底的统一基调,则使微信这一空间,更适宜聆听;设计师通过最约化的视觉元素,使听者“代入”却将感受的主体交还给听者。如杭州一期,设计师从杭州的意境出发,给整体视觉加以苔藓的颜色;成都一期,配合“燥”的氛围,采用点缀的红色调。

640▲ “一声一城”杭州特辑的主视觉

成都

▲ “一声一城”成都特辑的主视觉

本次项目的视觉设计师李海超围绕艺术家的手绘图及声音出发,从字体、边框、色彩这三个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入手展开设计。她在工作手记中写道:视觉的存在只是为了辅助声音,因此所有的视觉上的形式和表现手法都在做减法。“一声一城”项目的设计结构,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的结构;从每个具体的城市声音来说,又存在其内在的、本质的个性。北京的稳,香港的魅,上海的繁,杭州的静,成都的燥等这一系列的个性,通过头脑风暴由抽象概念转换为可视的元素。

选择在一个往来者更为多元的城市书店中展开本次“一声一城”落地分享会,在夜幕降临时,听众们从熟悉的上海留声中进入讨论现场;而以另一座北方工业城市长春的工业噪声作为尾声,听众在最后带上耳机,在一个公共空间中以近乎私密、个人的方式感受一座不那么熟悉的城市的坚硬气质和冷冽温度。在微信这个以视觉主导的大众信息消费的媒介上实现了另外一种可能,这不仅是感官方式的打开,更是思维方式上的突破。

640.webp (4)

▲ ”一声一城“落地分享会最后一个环节,参与者被邀请带上耳机,聆听长春艺术家张建夫创作的“一声一城”长春特辑

编辑、整理 | 蒋立言

现场摄影:任海华

Copyright © 2016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

当城市复兴与当代艺术相遇:全球性艺术品牌正在展开的城市链接

从乌镇到多哈,都正以全球性的当代艺术项目展开城市复兴之路,与此同时,蓬皮杜及巴塞尔艺术展等国际重要艺术机构和艺博会也在寻求进入更多的城市。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