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以“万物纪”解题“人类世”危机:“永续之籽”迎向与万物共舞的未来

Jul 08, 2024   姚佳南

0bd1027b1973c15d3e21a13868516e70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为万物编年,与万物共生,当下气候与生态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也迎来了转变的契机。2024年由《艺术新闻》与CHANEL联合发起的“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在“万物纪”的主题之下,于6月15日在本年度合作机构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拉开序幕。2023年,“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联合开展了“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来自全国高校的入选者与活跃在国际生态思想与艺术实践、可持续性设计和生态学领域的策展人、建筑师、思想家和科学家共同度过了为其三天的密集共学时光。本年度的“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中“万物纪”系列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看见万物”(Seeing Wanwu)主题展览于6月15日-7月14日在杭州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举办,14组创作者在“向山学园”中提出的创作提案经过完善,落地萌芽,从微观生物、植物到动物,从稻田、森林到海洋等生态圈,试图以个体之眼感知、深入探访其所在的具体生态现场,并尝试跨学科协作,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地带探求生命的价值、触摸万物生命。在开幕当天,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艺术家郑波分别带来了以“水系学校#4:源头、本土知识与整体生命技术”和“生态感性与生态审美”为题的两场“种籽对话”艺术家工作坊,由创作者共享生态艺术创作经验与实践中的思考。

5be980f7ddeb9b497f06e2a723a7d60b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万物纪”系列项目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2024年

在6月16日的“‘永续之籽’天目论坛”中,“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发起人、《艺术新闻》主编叶滢,邀请艺术家郑波、曹明浩和陈建军与研究者楼森华、生态学家赵云鹏就“万物”、“生态”、“自然”等基本概念展开不同维度的讨论。在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之处,一种新的共识正在浮现——各学科正在面临相同的任务,即以一种去人类中心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当前的工作,并在跨学科的交流与共同寻找新方法与新思想。

如何看待万物?艺术家郑波以其创作于2023年的作品《萨摩尔》(Samur)为例进行作答。2022年夏,郑波在阿联酋的不同生态区域游历时,被阿拉伯半岛的萨摩尔树(学名伞刺金合欢,Vachellia tortilis)深深吸引,在作品《萨摩尔》中,两名来自叙利亚和菲律宾的舞者与姆莱哈(Mleiha)沙漠中的一株伞刺金合欢共舞,向树木的生命力与韧性致敬——“在这个一年只下两天雨的地方,这棵树至少可以活一百年。”“如何看待万物”这一问题的深层之问是“如何看待人与万物的关系”,而舞蹈所代表的律动、交集与情感,正是对该问题的形象回答,正如郑波所说,“我们与万物的关系不是远观和静止,而是‘与万物共舞’。”

“与万物共舞”指向了“主客一体”的自然观,这与庄子所持的“物我为一”的思想相覆合,庄子认为人并非独立于万物而存在,并主张包含了人的“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原初伦理。“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这种生息与共的动态,是“人如何看待万物”之法的古代智慧,融汇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之中,也被当代艺术思想与实践所吸收借鉴。在郑波所发起的“万物实践社”的英文介绍中,“Myriad Happenings”是对“万物”(Wanwu)一词的英文翻译,在当代艺术史中,“happening”(偶发艺术)强调事件所引发的观众反应与参与,“万物-Myriad Happenings”这个集合名词背后是无数(非)生命体子集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交流与互动。

c8bb5d5168dc89657209c7af4f395ed0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万物纪”系列项目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生态学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云鹏在论坛中说,“生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应当放在一个系统里去看待。一个细胞也是一个生命系统,人类个体也是一个生命系统。”他认同郑波的观点,认为“生命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而展开”。由此,赵云鹏也对2024“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主题“万物纪”进行了解析,提出“纪”即是对无数瞬间的记录所构成的动态过程,“科学试图用一种主观的认知来反映客观的存在,我们所构建的知识体系本质上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任何生命都是在具体的空间中发生的,在一个或大或小的空间中展开。”赵云鹏也在论坛中阐述了生态学当前的发展“特别考虑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及环境与人类之间的耦合和互作关系,对人类社会本身的反馈和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们正在感知的生态现场

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说道,“我们正在感知的生态现场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的,而不是知识性的。我们个人的身体性能够重新定位我们自己在生态现场的位置。”介于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人的身体作为中介,引导个体对周遭的世界作出反应。生态酷儿、物质生态女性主义者则进一步认为环境与自然也是具有感知与能动性的肉身,史黛西·阿莱默(Stacy Alaimo)在其著作《肉身自然》(Bodily Nature)中提出了“跨身体性”(trans-corporeality)概念,认为“将人类的身体性想象为跨身体性,其中,人类始终与超越人类的世界相互交织,强调人类的本质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

“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策展人魏颖认为,‘看见’是创作的第一步,面对‘生态’这一更为复杂并且与当下的各种危机紧密相连的问题时,学员们的视域被打开——借由生态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乃至原住民的视角,以及来自这些领域的知识、技术和体验,年轻的创作者们试图传达超越单一学科、单一文化、单一地域的复杂性。由此,展览带领我们去‘看见’年轻的创作者们所看见的万物生灵。”

b989cf079ca9514cf22a04d22b9432dd陈啟恒,《兰花如何思考:成为兰》影像静帧,单屏影像,彩色,23分,2024年

19世纪40年代,达尔文将其位于英国郊区的居所“唐屋”(Down House)作为其研究野生兰花的“实验室”,在对多个品种的兰花进行授粉实验时,达尔文将自己“扮演”成授粉者的角色,模仿昆虫的动作为兰花授粉。英国学者吉莲·比尔(Gillian Beer)认为,达尔文的模仿行为是“亲密关系与表演”的形式,“通过模仿花朵和昆虫,达尔文去中心化(decenter)并重置(displace)了人类。”参加“看见万物”展览的“永续之籽”学员陈啟恒的作品《兰花如何思考:成为兰》[How Orchids Think: Become(ing) Orchids]从达尔文“揭秘兰花的剧场”的轶事开始,展开对兰花的发现、引种历史、文化象征,以及对兰花的拟态属性的研究。兰花的拟态生物属性令创作者不禁去想象一种理想的、流动和混杂的身体状态。在作品中,陈啟恒学习“兰花指”,身着状似兰花的服装、模仿兰花的“姿态”,试图“成为兰”,并在影像结尾提出“兰花宣言”——“我们中的许多人从来没有成为过兰花,所以兰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理想,它可以从过去提炼出来,用来想象未来。我们鼓励所有兰花走出来。”

f809f3690642495fe4a3d8ae90b51a1b李雨轩,《鲸落》影像静帧,单屏影像,彩色,1分27秒,2024年

受制于感官的阈限,人类无法完全感受到非人类物种本身所感知到的世界,而投身于扮演与想象则是通向万物共存的一条可能之路,通过视点的转换以达到“共情”。在“永续之籽”学员李雨轩的《鲸落》(Whale Fall)中,创作者将自我置身于鲸的视角,模拟了鲸的感官体验。透过鲸之眼,再次“见证”了福岛核电站爆炸、核污水排放、海洋污染、海洋生物变异、海洋植物枯萎及鲸死亡的过程。创作者邀请观众想象一个人与非人共存的命运共同体,切实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的采掘与破坏。

2e41ff538474db994a4916c073b30bd1盛成成,《扎拉法》影像静帧,单屏影像,彩色,16分32秒,2024年

盛成成在其作品《扎拉法》(ZARAFA)中提出了“应当让物种本身说话”的宣言。从杭州到赫尔辛基,创作者偶然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中看到了“扎拉法”的骨骸。扎拉法是一只雌性努比亚长颈鹿,在巴黎植物园生活了18年,它也是埃及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送给法国国王查理十世的礼物。“是当我走进大厅,看到它的骨骸陈列了在许许多多其他动物骨骸中间,他们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但就像犀牛克拉拉一样,它有‘自己的’书籍,有‘自己的’人类朋友,我想它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一经历促使创作者开始反思,并最终以视频论文的形式,以长颈鹿“扎拉法”为引线,展示了“动物园”这一在3000年前便已出现的人造机构所暗藏的权力关系,讨论未来动物园这一人造机构对于物种延续的启示。

来自万物灵性的启迪
35bf9449c9e95927a242abce60b3f842郑波,“生态感性与生态审美”艺术家工作坊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郑波在其6月15日的工作坊“生态感性与生态审美”中,数次提及现代性的美术馆空间与生态艺术实践之间的矛盾,并引导创作者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非教育性”的方式来传递观念。从现代性冷漠重返生命性智慧,使得人类重返万物的灵性。对自然元素的崇敬、神话的构建,与自然和人类相互渗透的过程相交织,在此过程中,万物的灵性在于它们参与自然的能动性智慧。

ac0baeba4738d8237189af9e0a2e7af8翁喆颖,《苔屋》,苔藓,木枝、棉布,影像,260×260×200CM,2024年,郑波“生态感性与生态审美”艺术家工作坊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苔藓是率先征服陆地的拓荒者。在印第安文化中,苔藓具有超越生物学的意义。《苔藓森林》一书的作者,森林生态学家罗宾·沃尔·基默尔(Robin Wall Kimmerer)是印第安原住民后裔,也是波塔瓦托米(Potawatomi)部落的成员,她在对苔藓的调查中发现,印第安原住民将苔藓用于御寒材料、装饰物、清洁用品、药物,甚至用于制作女性卫生巾。“19 世纪的人类学之所以很少提及苔藓,是因为那时的人类学是根植于这样一种现实:大多数观察者是当地居民群体中的上流绅士。”对苔藓的“重新发现”意味着对原始智慧的重访。在“看见万物”展览现场,翁喆颖的《苔屋》(The House of Moss)以一顶帐篷为主体,参考了印第安古老帐篷的形制,在帐篷表面,部分覆盖着真实的苔藓,而在未覆盖苔藓之处,则是三段影像,分别关于苔藓向陆地开拓、印第安人与苔藓的关联,以及苔藓在生态演化中的作用。帐篷之中,印第安小女孩伴随着燃烧的篝火,讲述着日常生活中与苔藓相关的故事。

312e8af7e85e05aa1aab5f0a3de15895张家振、崔佳璇,《夜航船-奇迹》影像静帧,单屏影像,彩色,3分2秒,2024年

张家振和崔佳璇的影像《夜航船-奇迹》(Going Ashore)通过儿童的视角传递了“树”“鸟”“水”等自然界生物与物质的灵性。影像以儿童的笔迹与语气,点出“树是太阳的中介者,树将太阳能保存为魔法,吸入魔法,从此我们与树成为一体。”“水有养育与毁灭的能力,其不可捉摸的性情,让人产生崇拜与恐惧。”影像以捕鱼者“老王”之口道出“万物有灵”的道理,而最终似乎如同寓言成真,捕鱼者死去,而河流的“禁渔期”到来,而这一结局似乎又是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必然结局。

48677728d0ed558f932e5f3268b88b83董宇昊、赵凡,《再生之壤:续存》,石膏、木头、亚麻、天然染料,声音装置 尺寸可变,2024年,“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IMG_3071 大左:新造文化中心前生病的最后一颗石栗树;右:被水泥浇灌、抹去的石栗树遗迹
4cb2695d8034e7bab800c1a6fb19db90“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开幕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董宇昊和赵凡就读于广州新造镇附近的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亲眼见证了新造文化中心派出所门前的三棵石栗树从被蛀虫侵蚀、只剩下半截树干,到相继死去,最终被市政部门砍伐的全过程。他们的作品《再生之壤:续存》(The Reborn Soil: Continuation)对这三棵石栗树举行了一场“葬礼”。两位创作者的创作始于对周围居民对这三棵树的印象的采访,“这三棵树每年都会被修剪两到三次,而且修剪的程度非常夸张,直接将大树剪成了光秃秃的树桩,导致它们的抵抗力和承重能力下降,容易遭受虫蛀。而修剪的原因是它们挡住了招牌和新的监控摄像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这三棵树的现状漠不关心,也有人对这三棵树有着深厚的感情。”为这三棵石栗树所举行的葬礼仪式的一部分是对树的“再肉身化”,他们对石栗树的表面纹理、青苔、树干被水泥覆盖的部分进行拓印,重新拼接成树的“身体”,在一旁的水泥“墓碑”上则刻印着形状如同中空的树干,而悬挂着的道教符箓则是对“树”的灵魂的再召唤。

IMG_3074 大左:徐鑫桦,《天台山2019》,枯松枝灰、基础釉,影像,摄影 尺寸可变,2022-2024年,“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右:《天台山2019-2024》,喷绘,亚克力装裱,2019-2024年
ddcc4806cdb3c33e7765de61591bf254“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开幕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徐鑫桦的《天台山2019》(TTS-19)则来自他长期对其家乡浙江天台的松树的记录与思考。位于浙江天台的“国清寺”是天台宗的发源地,对东南亚及日韩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作者利用寺庙的制香工艺,将松树枝重新塑形。“香”的形态将松树的生态与当地历史、宗教思想相互连接。悬挂在“香”旁边的,是创作者对松树在不同时期的摄影,在宋代画家郭熙的《早春图》的尺寸框架内重叠在一起,保存了历时的、处在不断变化中的风景,“我希望这张摄影作品本身也能像植物一样生长,而那些死亡的影像也许会在未来消失。”从枯松枝、香、灰烬到影像,物质之间的转化如同循环,昭示着过去、当下与将来的自然之灵。

万物“互作”基于实践的研究与跨学科协作

“生态学研究什么?最早是研究有机体与它外部环境的一种互作(interaction)关系。它涉及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或者生命体与它的无机环境之间的一种互作关系。”赵云鹏在“永续之籽”天目论坛中再次提及了“互作”的概念,在2023年的“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中,他带领学员探访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山林,以茶树为例,阐释了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中,各个物种、元素之间的互作关系。“人往往都会有一个角度,以及路径依赖,因为每个人都会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场景里,跨学科的对话能够将我们从固化的视角中重新解放出来。”赵云鹏说道。万物的“互作”也可类比于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相互协作的过程。在“看见万物”主题展览中,许多作品都涉及了田野调查、口述历史、档案收集以及实验室研究,通过向人类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甚至医学等多领域研究方法取经,艺术实践走向了更深度的科学思辨与人文关怀。

6527af571ecb1513344aa1e0a6287891

5307dc7843d092b27ead5d967a4d8bc6曹明浩与陈建军,“水系学校#4:源头、本土知识与整体生命技术”艺术家工作坊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曹明浩与陈建军在6月15日的“水系学校#4:源头、本土知识与整体生命技术”艺术家工作坊中,分享了他们从2015年开启的“水系计划”的实践与创作工作,“结合艺术实践、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一系列工作坊所构建出的元素,我们与很多人进行分享、对话,相互补充,并持续地进行地方叙述,探索超越边界的流动性合作的新路径。”他们近十年的艺术实践与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工作方式的人群进行合作,包括建筑师、科学家、经济研究专家等,同时也与当地的居民进行合作。他们提到,“我们如何更思辨地去搭建新的视角、新的关系,与水、湖、流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我们希望我们的观看是动态的,它直接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工作方法。”
57d789e5e7b2b57ffe83c2607c9470cb谷蔚然,《微室之聚亦可不朽如海》,永生化人B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超净工作台、吹制玻璃、灯工玻璃、 细胞培养基、实验仪器、螺壳聚合体、海洋古生物化石、珊瑚,摄影,尺寸可变,2024年,“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595fba479b1820bf4139ff44b54e0937谷蔚然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万级细胞培养室中与科研工作者合作进行细胞永生化(cell immortalization)实验
9bf6a50fd683ed3a17018e4e139abc46“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开幕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谷蔚然的《微室之聚亦可不朽如海》(As Immortal As the Sea)是其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医学博士合作的成果。展览现场如同一个实验室,正中央是培养细胞专用的超净工作台,其中放置了提取自人体血液的“永生化人B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实验室”的地上则是珊瑚、海洋古生物化石的一个个聚落,形如内脏器官吹制玻璃雕塑摆放在镜子之上,镜子所折射的,是显示器中血液般的红色海洋。作品探讨了自然与实验室的连接关系,将海洋与人体的循环系统、珊瑚对于海洋的防御功能与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相互对应。创作者阐释道,“这件作品呈现的是一个正在消逝的环境。虽然在科学上,我们认为‘永生细胞’是一种永生的‘生命’,但在持续的环境破坏下,它最终也会衰老死亡。而这也隐喻着目前的生态环境中,各方面的污染都会对生命体构成威胁。”

b594ee4d8f8aa9ae6a5b97115088a4db陈锐城,《浮游之地——下沉的海洋牧场》影像静帧,单屏影像,彩色,18分36秒,2024年
IMG_3077左:牡蛎养殖场中的浮瓶群;右:陈锐城在汕头南澳岛跟随村民一同前往牡蛎养殖场采集声音

陈锐城的《浮游之地——下沉的海洋牧场》(Land of the Floating – Sinking Sea Ranche)同样聚焦于海洋。创作者对中国部分沿海地区的牡蛎养殖场进行了调研,试图以牡蛎的视角捕捉当下海洋生态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牡蛎——常以“生蚝”之名见于人类的餐桌,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牡蛎的聚集体“牡蛎礁”则是海洋环境中的重要栖息地与调节海洋生态的参与者。影像在一个牡蛎养殖基地展开交叉叙事,创作者潜入水中,聆听海底的声响,在滩涂的浮瓶上艰难前行,浮瓶是现代牡蛎养殖采取的技术之一,通常以塑料、塑胶制成,漂浮在海面上,下方悬挂牡蛎养殖笼。闲置的浮瓶堆积如海,只有越过这片“海洋”,才能到达真正的海洋。而在作品的末尾,创作者在海岸挖掘出的内嵌着“人耳”雕塑的牡蛎,仿佛在向人类传递着未被聆听的海底之声。

bb0573b91788834c9e7b8c83004e30a3稻小组(陈钰林、刘欣宇、吕洁雅),《水稻志·水稻智》,水稻标本、半透光纱布卷轴、书籍、网页展示,影像 尺寸可变,2024年,“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IMG_3080稻小组在福建屏南四坪村进行田野考察

从海洋来到陆地,农作物、树林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稻小组(陈钰林、刘欣宇、吕洁雅)对浙江良渚乡里共生生态农场、良渚遗址公园、瓶窑镇彭公数字农场,以及福建屏南四坪村四个田野地点展开了田野调研。从良渚的稻田出发,作品《水稻志·水稻智》(Paddy Chronicle / Paddy Wisdom)构建了包含“稻时”“稻农”“稻志”和“稻智”四个篇章的内容体系,重新探讨人、农业和技术发展共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825de403cffa69a2225b5a5f88315365简国荣,《桉树的记忆》,档案、图片、书籍,影像 尺寸可变,2024年,“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IMG_3083 大左:简国荣在广西崇左考察桉树木材加工产业,图为胶合板制作中的“排版”工序;右:简国荣赴南宁广西林科院了解桉树科研进度,图为进行比对实验的组培树苗
d93890f9714e7546222627fbda36766a
0efad7a11b3a270b05a75029e5540cd4“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开幕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简国荣的《桉树的记忆》(Memories of Eucalyptus)则对桉树进行了实地的深入调研,以摄影、影像、采访文献、出版物等形式综合呈现,试图探寻各行各业的人对桉树的看法,探讨桉树“缺德树”“断子绝孙树”“抽水机”这些骂名背后的深层含义。“桉树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完全是认为介入的结果。在西方的叙事中,桉树与殖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东亚文化中,则会回到对评审、权力等问题的讨论。”

b5c671d411aef646ce46a5bdc0a3098f
778358a63c2e8886cb15e7e25aa253f7种籽图书馆,“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在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一楼空间内特别开辟了“种籽图书馆”,这座图书馆来自“永续之籽”教育计划2023至2024年间,导师与学员围绕生态艺术创作与理论、可持续设计、生态学和山水自然观等多方面的讨论和交流。这些书籍包括与导师的创作与研究相关的出版物、对学员的思考产生影响的著作,以及给2023年“向山学园”共学课堂带来启发的文献与研究,涵盖了生态学、博物学、人类学、生态艺术理论、可持续性建筑与设计多个领域。跨学科的智识交流为生态艺术继续前进与生长提供了养分,切实的行动计划、科学的行为构建,能够为生态艺术提供除“口号式”的倡议之外所需的务实理念,与可持续的人文温度。

想象万物共生的未来
d7008d5adc318d293a37c446ab0ca085张天怡,《跨物种共生计划》,植物,电路板、3D打印材料、亚克力,影像 尺寸可变,2024年,“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开幕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a3a122b3236d1a795bd97ad7dd1252de吴浩岳、柏乐、王楷竣,《曼达帕季风》,木板、3D打印材料、竹编材料,影像,170×170×240CM,2024年,“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开幕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看见万物”主题展览中,张天怡的《跨物种共生计划》(Interspecies Symbiosis Plan)、吴浩岳、柏乐、王楷竣的《曼达帕季风》(Monsoon Along with Mandapa),以及诸葛瑞静的《植入计划》(IMPLANT)都试图探索万物共生的可能性。人与万物平等的理念虽然逐渐深入人心且推动着变革与行动,但人类社会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的介入后果,使人们必须考虑“人类”这一“入侵者”如何与地球“原住民”和谐共处的议题。张天怡的《跨物种共生计划》构建了一个动物与植物共生的生态剧场,探讨利用生物技术来实现“去农药”的可能性。吴浩岳、柏乐、王楷竣的《曼达帕季风》基于对印度比哈尔邦地区的调研,搭建了一个能够让居民在季风及洪水时期举行仪式的空间,同时提供便利的交通系统,作品中的视频思考了如何将“塔”的元素与当地的竹子相互结合,并从不同的高度视角来展现整体的建筑方案。

89b923fc81b0ddcb70fe2d8abd281e31 大诸葛瑞静,《植入计划》,可移动植物生境(植物、再生材料、纸杯) 尺寸可变,2024年郑波“生态感性与生态审美”艺术家工作坊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诸葛瑞静的《植入计划》将展览延伸到了户外空间,在其摆放在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下沉庭院的模块化家具里,绿化带中的新苗、待开发工地的“杂草”、展期结束遗留的植物等“危机植物”暂居在此。城市化进程向绿地逼近,人类活动对植物的消费与弃置,被人类审美和实用主义所贬抑和轻视的杂草和野草……这件互动性的作品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和拯救存在“生存危机”的植物群体,使用消费后的咖啡杯、一次性食品纸碗等非标容器领养并转运植物,为植物提供新的生存空间。

6e3f06476588cad7608c14f3be02d10a“万物影院”,“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2024年

“如何看待万物?”——这一提问在当下拥有了更深切与肯定的回答。在承认人类视角的有限性的基础上,尝试破除人类中心的幻想;在科学的引导下,正确认识万物并保持动态的观察。生态艺术实践不仅要对“物”有所感,也需智识上的协作,年轻创作者们的实践刚刚开始,仍需不断地补充基础知识并展开长时间的深度合作。而微小的行动则从身边开始。在“永续之籽”天目论坛中,回答“如何从最近的地方重新理解万物?”这一问题时,曹明浩和陈建军以他们的作品《动物悲歌》(Elegy of animals)为例,讲述了如何从民间汲取智慧,并对可见与不可见的万物进行感知;郑波的《写生》(Drawing Life)则是他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一年中,在居住的大屿山对身边植物的观察与记录,通过日常积累“写下生命”,来形成对万物的认知。从“万物纪”的发生地杭州出发,赵云鹏提到天目山这一离杭州最近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提问“大家已经多久没有去到一片郊野、或者一片森林?”他提出,以此作为指标,可以来度量我们离自然的距离,并以此切入来理解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而从小在富春江畔成长的楼森华则以《富春山居图》的残卷《剩山图》为例,谈及儿时对富春江的记忆与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开始后富春江及其附近的变化,而这在心理时空与物理时空上构成了他对周围生态的理解。

297661aa525ac4b078c34b3efb1e73a8“永续之籽”天目论坛现场,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万物纪”系列项目,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2024年
从左至右依次为:“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发起人、《艺术新闻》主编叶滢,艺术家郑波,山水自然研究者、艺术家楼森华,艺术家曹明浩,艺术家陈建军,生态学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教授赵云鹏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发起的初衷来自疫情触发的生态危机所带来的转向与思考。《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在“永续之籽”天目论坛中提到,2019年底至今发生的变化,使其开始思考生活的环境所遭受的变化,也促使她与所在的《艺术新闻》在2021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开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论坛、2022年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到2023年发起“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经过三年的持续积累,我们的认知比以前更为丰富,危机促使我们去迫切了解问题的真相,并试图解答问题。”叶滢也提到,本年度以“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以“万物纪”为题,这是对应在“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危机中,期望以“万物纪”的视角提供寻找出口的可能性。拓宽视野,转换视角,汇聚不同科学的对话与提案,重新理解生态系统以及“人”与万物的联系,以万物为尺度是生态艺术实践、乃至人类未来的尺度。

af44b7a090ea5729155ba039d9225b52 大6月15日,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万物纪”系列项目参与者、导师与项目工作人员在杭州天目里美术馆
本文图片图片来自“永续之籽”2024年教育计划
“万物纪”系列项目
摄影/姜六六、ice

b227628183a34c75e65dd2217050688b 大

AI神话与算法统治之外:艺术如何重新想象与人工智能共处的未来?

“我希望你们知道,这不是一场演唱会......随着世界各地的政府、行业和组织都希望利用其变革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中心舞台。”——在数月前召开的英伟达GTC大会[业内俗称为“AI”(人工智能)春晚]中,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这样说。与之同时发布的是性能增强数十倍、能耗降低了25%的全新升级芯片Blackwell GPU以及一系列可拓展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机器人......英伟达发布的软硬件更新也使得SORA这样一时无两的文字生成影片技术的大规模商用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将能真正的“理解”语言并准确地模拟现实事物在物理世界中存在、运行的方式。
斯坦福大学人本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HAI)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指出,普通人越来越对AI将会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影响感到紧张、焦虑而非激动;这一比例相较前年全球的中值平均数据上升了13%;在美国则上升了37%。当人工智能被视为医疗、工程、创意、金融等越来越多的现实产业的“终极”解决方案之时,大企业的“资源集中垄断型”AI平台的进步速度及效能远远超过更促进平等、独立及开源的开发模式。由硅谷工业、亿万富翁及科技巨头的生产共同塑造的“AI神话”叙事与现实危机的纠缠,也随着AI的“普及”逐渐介入了大众生活。由效优主义的行业标准推进的AI模型势必不能适配所有人,却在回音壁式的反馈循环中渐渐塑造甚至规训个体的需求,使其趋于同质化。在AI时代中,由于技术的壁垒,普通人可能更难察觉自己所面临的被动风险及在数字文化背景下的系统困境:西方式的、精英语境下的投资者和工程师的“世界观”、科技发展的“机会成本”、如何设计产品、由谁采纳技术、技术如何被监管、学界与产业的视角以及传媒和政策的动机为何?以上种种又如何相互交织继而难以察觉地构建了人工智能的“科技神话”被普通人所理解、所认知的方式?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