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生态艺术创作者,为万物再编年: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万物纪”系列项目即将开启
Jun 11, 2024
叶滢
作为由《艺术新闻》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联合开展的2023年“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计划的延续、拓展与落地,此次“万物纪”系列项目将为跨越学科与物种边界的新创作提供萌芽的土壤与养分,使其从研学环境走向美术馆,从学园汇入公众。2024年6月15日至7月14日,在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将集中呈现14组来自中国各大高校的“向山学园”学员经过交流与评议后的创作提案,在获得“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专项资助后重新完善与完成的作品。
“看见万物”主题展览强调摒弃人类与自然的主客体二元视角,切身感知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从而体察和关照万物的认识论与创作方法。在“向山学园”之后,14组年轻创作者带着勇气与好奇深入田野、探寻新知,他们越过当下艺术话语的藩篱,带着新世代的眼光重新定义艺术的主体。因此,“看见”这一动词,代表着一种平等的视角,一种在场的目光,它是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是新世代的行动宣言。
“看见”是创作的第一步,面对“生态”这一更为复杂并且与当下的各种危机紧密相连的问题时,学员们的视域被打开——借由生态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乃至原住民的视角,以及来自这些领域的知识、技术和体验,年轻的创作者们试图传达超越单一学科、单一文化、单一地域的复杂性。“看见万物”主题展览由2023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评审之一、生态艺术研究者和策展人魏颖策划。
在14组创作者的作品中,这种对于复杂性的感知,始于对物种及其相关系统的研究和观照。在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的负一层,展览第一部分“孕育”通过生物实验室培养皿中的细胞(谷蔚然,《微室之聚亦可不朽如海》)、动植物间的“生态共生剧场”(张天怡,《跨物种共生计划》)、印第安文化中具有超越生物学意义的苔藓(翁喆颖,《苔屋》)、城市日常生活中存在生存危机的“移民植物”(诸葛瑞静,《植入计划》)、印度比哈尔邦居民在季风与洪水期的仪式性空间(王楷竣、吴浩岳、柏乐,《曼达帕季风》)、重新思考与人类共同存在于城市空间之中的植物所具有的生命权(董宇昊与赵凡,《再生之壤:续存》),带我们“看见”自然界的微观之物与多物种共存的实验。
谷蔚然,《微室之聚亦可不朽如海》,作品局部,2024
在展览的第二部分“生发”中,创作者们将我们的视线带入到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物种之中——从杭州良渚的水稻(稻小组 [陈钰林、刘欣宇、吕洁雅],《水稻志·水稻智》)、浙江天台山的松树(徐鑫桦,《天台山2019》),到广西崇左的桉树(简国荣,《桉树的记忆》),深入观察物种与人类文明的互相驯化。
稻小组(陈钰林、刘欣宇、吕洁雅),《水稻志·水稻智》,作品局部,书籍作品内页,2024
简国荣,《桉树的记忆》,作品局部,摄影,2024
在第三部分“灵思”,我们将步入位于天目里驻留中心四层的“万物影院”,在幽暗的空间里,跟随各位创作者的影像——从中国沿海地区深水域中的牡蛎(陈锐城,《浮游之地-下沉的海洋牧场》),到变异海洋世界中的鲸落生态系统(李雨轩,《鲸落》);从童年回忆中充满奇迹的河流与森林(张家振&崔佳璇,《夜航船-奇迹》),通过文化史、戏剧和身体观念指涉的兰花(陈啟恒,《兰花如何思考:成为兰》),再到人类构造的系统中被异化的长颈鹿(盛成成,《扎拉法》)——以更多元的物种视角补充我们对于“行星思维”的理解。
张家振&崔佳璇,《夜航船-奇迹》,影像静帧,2024
陈锐城,《浮游之地-下沉的海洋牧场 》,影像静帧,2024
陈啟恒,《兰花如何思考:成为兰 》,影像静帧,2024
从微观生物到动植物世界,从城市环境到自然田野,从稻田、森林到海洋,那些容易被忽视、被遗忘的万物生灵,借由年轻创作者的眼睛成为展览主角,述说各自的境遇与故事。以物种为中心对其周遭环境与系统进行抽丝剥茧,创作者们亦试图探讨地域环境与生态问题、物种多样性及其存续、物种间的共生关系、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等更为复杂的议题。
新一代创作者切身体察到生态和环境危机给现实生活和我们生存的世界带来的影响,当代艺术的“生态”转向也成为一种必然。“永续之籽”导师之一、当代艺术与生态学交叉领域思想家、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创意生态中心主任T. J.迪莫斯(T. J. Demos)在其2016年著作《去殖民化的自然》(Decolonizing Nature)中指出,“关注环境议题的艺术不仅有潜力重新思考政治,还能将艺术与生态的关系政治化,其深思熟虑的考量证明了自然在每一个方面都与经济、技术、文化和法律密不可分。”“看见万物”中的14组作品正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试图重构复杂、多元、有机的去殖民化自然。以万物为尺度,我们也将得以重新认识人类与自身、与自然、与地球的关系,重新想象可持续的“万物纪”的到来。
6月15日,展览开幕当天,“种籽对话”艺术家工作坊将在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进行,“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导师——艺术家曹明浩与陈建军、艺术家郑波,将就学员的参展作品,展开对生态认知与生态审美、田野工作与学科合作等问题的探讨。曹明浩与陈建军将带来“水系学校”系列工作坊第四期“源头、本土知识与整体生命技术”。“水系学校”系列工作坊旨在鼓励与材料、物种、生态知识、庇护所设计与建筑技术相关的实践与讨论,该工作坊曾于2022年在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15)开展。艺术家郑波将带来以“生态感性与生态审美”为主题的工作坊,探讨艺术的形式、语言、审美和方法等维度如何从现代性冷漠重返生命性智慧。
公众研讨活动“‘永续之籽’ 天目论坛”将于6月16日下午进行。“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发起人、《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将邀请艺术家曹明浩与陈建军,艺术家郑波,山水自然研究者、艺术家楼森华,生态学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教授赵云鹏,来到杭州天目里美术馆,展开面向公众的跨学科对话,共同深入探讨当前迫切的生态多样性保护与环境可持续议题,以及未来可能展开的共同行动。
此外,“永续之籽”2024平行项目“生态拼图工作坊”将于6月底开展。“生态拼图⼯作坊”从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报告中汲取灵感,联合⻓三⻆地区的现状,邀请生态专家分享关于⻓三⻆地区的⽣物多样性知识,通过互动创作体验的方式,系统地探讨⽣物多样性的定义及其⾯临的挑战,让参与者探索保护⽣物多样性的⾏动。
展览期间,由“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万物纪”系列项目主办方和导师进行评选,将有4组学员参与到“种籽”驻留计划中,于7月1日至14日在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进行为期两周、以“万物纪”的视角关照和研究本地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艺术驻留项目。
从2023年以来启动的“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以持续播种与培育的方式,面向在校年轻创作者发起招募,以跨学科重组认知的维度,启发创作者们感受和理解与自然与万物的深度关联。在“万物纪”中,我们将看到新一代生态艺术创作者眼中的万物生灵,以及他们“以万物为尺度”的身体力行,这将给艺术领域乃至当下世界带来的改变。
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
“万物纪”系列项目
“种籽对话”艺术家工作坊
2024年6月15日
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
曹明浩和陈建军
水系学校#4:源头、本土知识与整体生命技术
郑波
生态感性与生态审美
“看见万物”主题展览
2024年6月15日-7月14日
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
(6月16日起,面向公众开放,每逢周一闭馆)
“永续之籽”天目论坛
2024年6月16日 14:30-16:30
天目里美术馆5层报告厅
(面向公众开放)
论坛主持
叶潆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发起人、《艺术新闻》主编
论坛嘉宾
曹明浩与陈建军
艺术家
郑波
艺术家
楼森华
山水自然研究者、艺术家
赵云鹏
生态学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教授
扫码预约线下论坛
“种籽”驻留计划
2024年7月1日-14日
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