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差异与重连:都市社区中的成都艺术生态再讨论

Nov 23, 2023   TANC

自2022年《艺术新闻》发表文章《在流变中坚守:新情景与旧问题并存的成都艺术生态现在时》后,成都特殊的艺术生态持续发展、变化,在新开美术馆涌现、新一届成都双年展及其平行展深入社区之时浮现新的面貌。如今,虽然“新情景与旧问题并存”的处境依旧存在,但在近两年的“流变”中,一种动态的整合与连结模式不断凸显——其中涵盖的不仅仅是各类艺术机构“另一套规则和话语”的建立,更是多方主体以“公共美育”作为行动逻辑对艺术生态“基质”的塑形与延展。在此意义上,成都艺术生态一开始就是在不同艺术空间的层级结构内部——通过多方主体的良性互动,以公共美育的方式——共同在城市社区场域中达成的自由链接与动态平衡模式。

艺术地图艺术地图

这是成都在近年内从多方面进行尝试的事情,它的阶段性成就体现在2023年成都双年展特别纳入“社区艺术专题”作为平行展“星链计划”的一部分之上。“星链计划”在主场馆占据两个空间之外,同时还链接着分布在成都城市之中的24个平行展览空间——包括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空间、社区替代空间等等。此次双年展通过在全成都联动各个平行展览空间,成为一个“星丛”式的全城艺术盛会,并深入地影响到大大小小的社区。这是在近年差异化的社区实践中逐渐生成的一个动态社区艺术结构的集中展示,也是对上届成都双年展遭到的“没有成都元素”之批评的一个直接回应。

《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主海报《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主海报

因此如今的考察在关注到差异化处境的同时,更多地是需要把握到其中动态变化的有机结构和在地要素:在社区与空间组成的肌理与褶皱中——尤其是部分可以用“艺术社区”来形容的场域——不同艺术主体“块茎”般地在多个“统合点”处连接,彼此流动,又彼此综合。我们将在时间和空间上关注到成都近七年在不同社区中发生的公共美育事件,从双年展“社区艺术专题”中的“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出发,回溯七年中成都“社区艺术”在成都各区域的发展过程,结合对多方主体的综合考察,分析出艺术生态不同社区圈层的特点,展现出正在不断形成的有机结构。其中,特殊性的艺术行动主体更加多元,普遍化的公共美育效应也越发明显。在动态平衡中,我们能够看到成都艺术生态内部越来越紧密的粘合与连接。

玉林社区“一介·巷子里”空间玉林社区“一介·巷子里”空间

在成都诸多社区中,玉林的气质十分特殊,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白夜、小酒馆为代表的文化聚落为其文化艺术生态的发展培植了土壤;二是大量社区组织和艺术家的进入,在城市更新与街区改造的背景下,对老旧街道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活化;三是在基层治理改革的政策支持下,保证了艺术活化进程深入持续。从八十年代初至今,玉林在各方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层叠交错的文化结构与重塑共生的生活样态,这种复杂形态滋养出大量小型艺术空间,使得它们可以在系统边缘相对自由的生长。然而,面对艺术系统内部的自证要求以及持续性的经营发展,这些空间的脆弱性便得以凸显,如何保存这些多元个体,使得其能够在美术馆体系之外,继续发挥着连结艺术家、机构与公众的作用?胡燕子及其团队(胡燕子工作室)的工作似乎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即连结与共生,基于公共美育,形成对艺术现场前端与后端的“拓展机制”。

艺术社区的“拓展机制”

2023成都双年展的“社区专题”除了在主展馆成都市美术馆中展览的“已完成”的社区艺术记录,同时还在社区中鲜活地发生。在“立足世界,放眼玉林,重返生活”的视角下,胡燕子及其团队将成都市武侯区的玉林社区作为展区,以多元艺术活动的形式,联动散点式地分布在城市社区中的各个艺术空间。

活动之一的“重返生活·重返公共生活”夏日思想市集便是对一种连结共生“公共美育”成都模式的探索。市集邀请了独立书店、美术馆、艺术媒体、当代艺术、音乐戏剧、社区营造、可持续生活等70+相关领域的机构/组织。两天的市集内也举行了五场论坛,关注“重返公共生活”“社区中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空间改造与地方记忆之间的矛盾”等议题。

重返公共生活夏日思想市集重返公共生活夏日思想市集

除市集外,策展人胡燕子,余玥,张意及其团队联动16+社区公共空间,持续举办了6场城市研究与社区艺术展览、9场在地文化、19位成都文化名人与社区实践者采访、1场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剧场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以不同的方式激活社区,通过对已有多元艺术空间的再连结,从“质”的层面探索着差异化的统一进程,这是对不同体量艺术空间在社区层面互动状态的考察,也是从现状出发,试图进一步推动基于社区的艺术生态内部连结共生的可能。

胡燕子老师胡燕子老师

这一成就奠基于胡燕子之前在成都的一系列工作,早在2019年与“爱有戏”创始人刘飞共同策展的“坊间·社区公共艺术节”中,她就关注到社区艺术在成都的特殊性。作为在成都地区发生的首次社区公共艺术节,其联动了13个社区,以工作坊、专题研究、文献展、学术论坛等等的形式,胡燕子完成了对“艺术现场”的拓展工作。自此,社区艺术的出现不仅深入城市空间,与美术馆系统形成互补结构,又从早期单一的“艺术作品-放置-社区”形式,转向了“艺术家-活化-社区”的动态模式。艺术家与多方主体的“行动”关注到艺术发生的前后端效应,这既是在社区艺术语境中建立协商对话的前期沟通机制,又是通过“公共美育”在公民意识培养、学术研究、脉络整理以及艺术生态新规范构建上的延展。

成都社区艺术的多维转型

陈建军“工作坊会议”.pic陈建军“工作坊会议”

成都的“艺术社区”,除了有上世纪文化艺术圈培植起的土壤之外,也与成都当代艺术的“社会参与式”转型密切相关。当艺术家从工作室走出,转向现场语境,关注具体的、流动的问题时,在地性就此显现。在这种交互的实践活动中,艺术家——作为艺术生态中微小的行动个体——的创作重新激发了社区原有的活力,建立了艺术实践与社区生活新的联系。并且,他们实践得出的工作方法,通过社区组织的机制化运作,又重新反作用于社区,完成持续性塑造的良性循环。在这一视角下,艺术家曹明浩、陈建军的工作及他们与成都5A社会组织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成立的“LAB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以及A4美术馆链接艺术家与社区的工作,形成了社区艺术多维转型的几种探索。

2010年左右,曹明浩与陈建军开始了社会参与实践 ,他们既是在探索艺术史系统之外新的创作方式,同时也推动了一种基于地方搭建跨界工作平台的方法产生。一方面是他们在《水系计划》(2015-)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连结不同身份、机构与学科参与者的工作方式。如在2018年“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展出的《一段河流的再注解之后》系列作品。除了作品是他们与成都水井坊社区前居民龚素清老人一同完成之外,展览期间曹明浩与陈建军还组织了多场“工作坊会议 ”,作为对作品的延展和对其创作方式的过程性展现。这些现场活动与更多主体建立了联系,引发了更广泛的参与和讨论。

陈建军《一段河流再注解之后》.pic陈建军《一段河流再注解之后》

另一方面是陈建军2016年与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合作成立的“LAB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作为社区实验平台,其核心是:“以社会组织深耕的城市社区为研究与实践基础,致力于艺术推进城市实践、社区文化发展、社区与社群之间关系的新方法” 。目前,该平台以邀请学者开展“艺术沙龙”,联络艺术家展开“驻地计划”,以及在社区中设置“常设展览”三种组织形式,既持续性地关注社区发展,又搭建连接多方主体的公共美育平台。

书院街道项目书院街道项目

2021年9月,“重思场景#2:生成合作”的驻地计划项目落地在成都苏坡社区,“爱有戏·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邀请了艺术家普耘与薛雨璇,并首次以合作的方式展开为期半年的驻地创作 。他们从苏坡社区复杂的结构入手,关注到了剧烈新旧变化后,乡村场镇与都市社区形态间的张力。在长期的调查走访后,最终通过改造闲置空间,以艺术实践“生成合作”,建立新的社区关系。作为“爱有戏”以艺术实践探索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改革最成功项目之一,2020年以来,已有10位驻地和新加入艺术家,7位合作学者,10位社会工作者,700余位社区居民参与了该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了社区、社工、美术馆、大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如今,更多的社区项目被发起,南站社区的“乌有乡”青年艺术项目、书院街道的“地名历史的创新计划”、清源社区的“社区秘境·公共文化艺术季”……

麓湖社区麓湖艺展中心麓湖社区麓湖艺展中心

当然,“艺术社区”中最为典范的,则是A4美术馆在地转型下塑造的麓湖社区。与艺术家个体或社区组织介入方式不同,美术馆举办的社区艺术活动,则是在研究和实践层面综合展开的,因而也拥有着更加广泛的社区影响力。作为招牌之一的iSTART儿童艺术节仍在持续进行;以“社区艺术季”和“艺术家驻留项目”的巧妙结合,建立了双向公共美育模式:既以其中的“社区策展人计划”连接艺术家与社区居民,形成美育共同体,又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成专业合作。并且,近几年不断“美育自足”的麓湖社区,也逐渐影响到成都艺术生态的塑造。例如,2022年8月A4美术馆发起的“2008年以来成都文化艺术的流与变”论坛就阶段性地探讨成都艺术生态的各类问题,其中尤其关注“公共美育”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A4的工作促成了“社区-大众”公共美育模式的形成,即:整个美育自足的麓湖社区如艺术个体一般,参与、融入并推动成都城市的艺术生态发展。

由此,成都社区艺术的发展则在不同主体的实践下呈现出多维转型的特点。不同维度的尝试既是对已有分层体系的打破,又是在不断探索以“公共美育”为底层逻辑塑造成都艺术生态的可能进路。

都市社区尺度的艺术生态新局

整体视角下,美术馆与在地社区的多元结合,也在空间层面打开了成都社区艺术的新局面。这既体现在双年展平行展模式下,以成都市美术馆为中心,与城市不同空间多个美术馆、艺术中心的链接,又在美术馆自身定位的特色差异中显现出来。其中,对所处社区场域的考量,以及根据社群类型开展的特色公教活动,在近两年新开馆美术馆的定位与选择上更加明显。公共美育途径下的城市激活与艺术生态拓展结构,也在大体量的艺术机构融入后初见格局。

复星艺术中心外观复星艺术中心外观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地处玉林社区与A4美术馆之间的城南新区,建于复地金融岛,以打造“西南艺术新地标”为目标,影响并辐射着第二个城市中心。面对成都高新社区白领阶层,其展览和公教活动也体现出相当程度的精品性与多元性,以期与高新区社群形成更深层次的链接和互动。在2023年6-9月“边界与转化——何多苓、毛焰双个展”展览期间,复星同时举办了一系列的公教活动:音乐演出、诗歌分享会、系列讲座、花卉/烘培工作坊等等,在与社群的互动中逐渐清晰化自身定位。

木木美术馆外观木木美术馆外观

将视线转向城市中心,可见2023年8月新入驻成都“百年老街”祠堂街艺术社区项目的木木美术馆及木木艺术社区,地处天府广场周围,紧连着人民公园、四川美术馆、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宽窄巷子等主要地标。在如此具有公共性的都市圈中心,带动周边文化消费产业发展的木木美术馆在丰富市中心艺术氛围的同时,又再次加强公园、历史街区与美术馆的连接,是否这又会成为新的公共美育形式?当下,中国新生代美术馆面对着城市更新、非标商业、在地转型、公众美育等等课题,木木美术馆又将如何应对,可以持续关注。

极少艺术中心《不可言说的空白》现场.pic极少艺术中心《不可言说的空白》现场

同年初,近悦儿童美术馆与极少艺术中心陆续开馆,在负责人、策展人田萌的带领下,两家新建成的机构在注重学术性研究的同时,又各有侧重。近悦儿童美术馆作为西南首家儿童美术馆,其在当代艺术视角下,通过展览、儿童论坛、家庭教育支持、研学项目等多个维度,关注到全年龄段的教育问题;极少艺术中心则更加侧重观念艺术,从开馆展览《不可言说的空白》到双年展平行展展览《流体-景观》,在传达观念的同时,也培育着新的公民意识。

苏坡社区驻地项目.pic苏坡社区驻地项目

成都市美术馆则在双年展体制内部纳入社区艺术之外,也有了很多在地规划与在地合作,包括与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美术馆和四川美术学院开展的合作,与成渝地区五十家公立、民营美术馆发起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术馆联盟”等。成都市美术馆在更大维度上,促成了成渝高校学术系统与美术馆系统的联合发展,并且也在成渝双城背景下,推动更加综合的艺术机制运行模式。

近年内的成都艺术生态发生了各种变化大体可以归纳为两个方向,一方面,老的美术馆和艺术机制持续发力并自觉自我更新,而新的美术馆大批加入,一种密网状的关联重组的生态正在形成;另一方面,它们各自的更新和融入当地的策略,又随着都市社区不同,显示出不同的差异化特色。同时,随着成都近年内已经比较成熟的社区艺术的深入发展,这些差异化的艺术社区特色也可能因为社区艺术得以发挥、再研究和再讨论,二者之间呈现出诸多可能的互动苗头。

尽管如此,危机仍在:首先,因为在艺术家、社区组织、学者之间搭建的跨界工作平台本身就需要在不同的差异化处境中策略调整,“艺术家-活化-社区”的模式建立并非易事;其次,大量新美术馆的差异性定位仅由社群本身面貌决定,成熟公教系统也刚在草创阶段,几乎还未形成对特定观众群的长期影响力,也就是缺乏自身艺术社区的营造力量;再次,老机构和老美术馆则面对诸多竞争,有了更多生态内合纵连横求发展的压力,但这种关联进展究竟是依靠单纯的友谊,还是需要规范制度力量的介入,在成都如今争议不断。除此之外,关联多元社区的艺术季活动对艺术生态圈的激活只能是短暂的,虽然作为一个重大“事件”,其引起的涟漪可以不断拓展,但这已经超出了作为艺术活动组织者的艺术家可以规划和设想的,而学术界的介入,以形成具有脉络的反思,甚至严厉的批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恰恰是这样不仅是记录性的,而且结构性的反思工作,在成都仍有缺失。

撰文/罗子皓、余玥

编辑/杨曜

“向山”之途,探寻未来:“永续之籽”正待萌发(内附视频版)

从这个培育“永续之籽”的园子开始,一张全球性的生态艺术实践与思想的网络正在塑造与发展之中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