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你好,上海!”:在艺术、文学、建筑的多重话语建构中为上海注入新能量

Dec 14,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IMG_8502▲12月12日“你好,上海!”国际论坛第一部分“城市迷思与城市历史”现场。从左至右:ShanghaiStreetStories.com作者、专栏作家郑素韵,纽约大学上海中心教授、Shanghai Studies Society联合创办人楽羽音,英国蛇形湖美术馆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俊

上海。12月12日至12月13日,由“上海项目 | Shanghai Project”主办、上海大学协办的跨学科文化艺术项目——“你好,上海!”国际论坛在上海浦东图书馆召开。“你好,上海”国际论坛作为“上海项目|Shanghai Project”国际综合艺术节的首个项目,旨在广泛倾听当代艺术、建筑规划、文学思想各界的“上海声音”,为将于2016年9月开幕的艺术节做调研与奠基。“上海项目”艺术节拟每两年在上海举行一次,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双年展”。它更加注重跨界互动的深入到位,项目的延展性以及当代艺术活动与市民、城市权力空间的对话,意图开启“21世纪复合双年展的形态”。此次论坛选择在浦东图书馆召开,并在市民当中积极推广,也是“上海项目”积极进入上海市民空间的一个先声。

IMG_9024

▲12月13日 “你好,上海!”国际论坛第三部分“城市作为形象”现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左三)及MAP OFFICE建筑师团体成员 古儒郎(左二)和林海华(左一),亚洲艺术文献库驻留艺术家柳思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凌敏(右二)和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创始人及旮旯联合创始人俞挺(右三)参加了讨论

为期两天的“你好,上海!”国际论坛由“城市的迷思与城市历史”,“谁是观众”,“城市作为形象”,“文化之都/文化状态”等4部分组成。受邀的逾10位演讲者涵盖艺术、建筑、传媒、文化等各个领域,包括:国际知名策展人、英国蛇形湖美术馆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知名策展人张平杰,ShanghaiStreetStories.com作者、专栏作家郑素韵,亚洲艺术文献库驻留艺术家柳思雅,MAP OFFICE建筑师艺术团体成员林海华,上海新天地设计者、著名建筑师本·伍德,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师周颖,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系教授张旭东,纽约大学上海中心教授、Shanghai Studies Society联合创办人楽羽音,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俊等。演讲者分别就当代城市的艺术活动策划,美术馆功能的演变及其当代意义,城市建筑、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的关系,以及上海叙述中的“不响”(喻指现有上海叙述中的某些缺失)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发言。

寻找“上海”

– ▬ –

尽管“城市”并不只是一种想像之物,但有关城市的叙述与想像却是人们真实的城市生活体验的一部分。“你好,上海!”论坛首先通过展现各类“漫游者”以及影像、文字、造型、公共活动等不同媒介的上海叙述,回顾“上海”。例如,专栏作家、摄影师、知名博客作者郑素韵以一种典型的他者叙述描绘了她眼中“魔都”上海新迹旧像杂合的街道故事。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顾俊教授则以自己作为在地者的切身经历提醒人们:“一个城市的本质不仅是一种想象、一个视域,更是由历史逻辑和生存逻辑决定的,着实的历史过程以及其中普通人的求生经历”。而街道中的“人”、建设这些街道的人是上海“街道故事”的灵魂。

IMG_8440

▲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俊

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系张旭东教授借本届茅盾奖得主金澄宇的沪语小说《繁花》中高频出现“不响”一词,喻指现有上海叙述中的某些缺失。但这些在上海叙述中始终“不响”的部分并非不存在,而是以某种紧张的静谧与现有叙述构成张力。因此,在张旭东教授看来,当代城市的美术馆活动,当代生活中日益繁多的跨界对话平台正是应当发掘这些被遮蔽了的叙述,以及其背后的错位想象,权力关系。比如所谓城市“异类”空间,其实并非一定是“对抗”的、“个人”的,也不一定是创新性的。我们那些对市民参与空间的某些固有想象会局限市民空间的良性成长。对于一个城市历史保护与发展的两难,上海新天地设计者、著名建筑师本·伍德通过具体介绍“新天地”及相关设计项目的缘起、发展,表达出对当代城市生态平衡、传统保护的忧虑,又强调人在当代生活之中应通过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互动来具体地修缮城市,维护精神。

21世纪的美术馆与艺术活动:

“内在”又“延展”的城市

– ▬ –

IMG_8660

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

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在发言中回顾了外滩美术馆自在上海开馆以来“观众”的变化,以及由典型展览体现的当代艺术形式的一些变化。在他看来,“新世纪的当代艺术活动总是超越单纯视觉经验的,它立体、通感,循环反馈式地反映当代生活体验”。

亚洲艺术文献库驻留艺术家柳思雅,MAP OFFICE建筑师艺术团体成员林海华等在演讲中分别介绍了她们在上海、香港进行的当代艺术展及寻访、影像、装置、行为艺术等广义的当代艺术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记录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当代文化递变,城市中不同阶层人们生活的些微变化等等。当代美术馆针对这类创作的引领、发掘、保存、再次阅读,就是一种与城市空间建构的深入对话。

IMG_8884

▲ 国际知名策展人、英国蛇形湖美术馆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关于当代美术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汉斯先生进一步说,“当代城市中的当代艺术应当能够启发人们对城市不断重新提问。比如‘城市’这个词今天能否被替换掉,用新的词汇来形容我们长久居住的地方?”“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天的‘伦敦’,那可能是‘实验室’”。汉斯认为,我们的城市正日益更加景观化,不仅生态环境被过度开发,“展览”活动也有过度化的倾向,但城市仍然不会仅仅是一座“展馆”。城市生活还是有它在地、延生的内在性。“在21世纪,超大型文化艺术平台将不再具有活力,具有创新性、创造力的文化体将以‘群岛’样态而存在”,汉斯说。

IMG_9354

▲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

针对新世纪美术馆的未来发展以及它与城市空间互动关系,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认为“21世纪的美术馆应该更注重倾听,互动,它首先要尽力了解‘观众’的所思所需”,“21世纪的‘双年展’则应该引领真正的市民与城市空间塑造”。于2016年9月在上海全面启动的“上海项目”将力图作为这种类型的复合型双年展全面展开。

届时,“上海项目”将邀请来自当代艺术、电影、建筑、设计、行为表演等领域的研究者、参与者深入对话,一系列展览、表演、讲座、论坛和出版项目将就不同主题展开。在这个跨文化平台上,其是否能实现艺术各界的深入交流、上海市民广泛的参与,使新世纪的城市美术馆及艺术活动积极承担起对话/构建城市生活及文脉的功能,值得期待。

 

撰文 | 张军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看不明、听不懂的“艺术黑话”是怎样被解码的?

11月,纽约艺术家比尔·克莱普斯的纪录片《艺术话语》(Artspeak)在印度All Lights国际电影节展映。这部短短16分钟的纪录片收集了艺术圈里众多让人困惑的语言。并非只有“外行人”才会在艺术展览、活动中遇到看不明白也听不懂的话语。除了艺术家,艺术界独特的用语也已经受到了评论人和社会学学者的关注。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