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特纳奖花落伦敦建筑组合Assemble:旧城区改造是否算是“艺术”?

Dec 09,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2015年第31届特纳奖获得者,来自伦敦的建筑组合Assemble在利物浦的Granby区进行的街道及房屋改造计划

格拉斯哥。当地时间12月7日晚,第31届特纳奖(Turner Prize)的获奖结果在苏格兰格拉斯哥Tramway艺术空间揭晓,来自伦敦的建筑组合Assemble成为了今年的特纳奖赢家。有着英国艺术界“奥斯卡”之称的特纳奖曾经鼓励和促进了许多特立独行且颇具争议的艺术创作,今年,它注定仍将继续引来争议:这是特纳奖首次被授予艺术团体而非单个艺术家,也是奖项首次颁发给如此年轻的艺术家(Assemble全员的年龄在26至29岁);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其第一次被授予建筑设计领域的从业者——Assemble甚至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团体”。

assemblegroup

由18位年轻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组成的伦敦建筑组合Assemble

Assemble由18位年轻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组成,令Assemble获得此项殊荣的是他们今年在利物浦的Granby区进行的街道及房屋改造计划。这个于100多年前在利物浦南城为工人们建立的社区在上世纪80年代因种族主义骚乱而沦为破败的“三不管”地带。近年来,Assemble在当地居民和其他赞助者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对该地区进行再造,从街道修缮、翻新到房屋的重建,甚至包括重新制作、安装门把手,架设楼梯等。经过数月的工作,Assemble与当地居民已经重建了10所房屋,不仅如此,全新的街道规划和工作坊、市集等活动也重新带动了这一地带的活力,改变了这里的生活方式,使居民们重新掌控了自己的社区,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目前,这一计划仍在进行中。

特纳奖评委会给予Assemble的颁奖词是:“他们沿袭了艺术、设计和建筑领域中长久以来的艺术性和创新传统,并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模式让我们看到社群运作的多种可能性。Assemble和Granby街道的长期合作展示了在后工业化时代中,艺术实践在引导和应对当下迫切的社会议题中所能发挥的重要性。”

尽管被授予如此高的评价,Assemble的获奖仍引来了诸多讨论和争议。将老街区进行翻新到底算不算是艺术?英国《卫报》对此评论道:“不得不说,Assemble的项目跟特纳奖曾经的获奖作品,例如达明恩·赫斯特泡在甲醛溶液里的动物标本和马丁·克里德的《忽明忽暗的灯光》相比,实在是差别太大了。”而艺术评论家Muriel Gray在昨天的颁奖结束后更表示:“我觉得这改变了特纳奖的本质,因为我不认为(Assemble)他们做的算是现代艺术。”

而Assemble的成员们则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对于获奖,他们同样也感到惊讶:虽然从未将自己视为艺术家,但“到底什么是艺术家,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标签并不如作品本身重要”。除了获得大奖的Assemble外,其余三位获得今年特纳奖提名的艺术家都可以算是“纯艺术工作者”,他们分别是以空间装置获得提名的Bonnie Camplin、以融合了9首乐曲和6段人声艺术的音乐表演而提名的Janice Kerbel和以研究消费主义文化的装置作品而提名的Nicole Wermers。三位提名者每人将获得5000英镑的奖金,而获得大奖的Assemble将会获得25000英镑。目前,他们的作品将会在格拉斯哥Tramway艺术空间展览至2016年1月27日。这是特纳奖展览首次在此举办。

特纳奖的触角在不同领域延展,艺术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张。近年来,艺术与时尚、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在国内外的美术馆和画廊的展演内容中愈发频繁地出现,艺术变得更加“亲民”,也变得更加难以被界定。就本届特纳奖来说,切实地改变了当地人生活的Assemble击败了其他的候选艺术家,究竟是“有用”的艺术对令人“看不懂”的艺术的一次胜利,还是特纳奖“先锋不再”的妥协信号?对此,我们仍有许多可以探讨的空间。

 

编辑 | 朱文琪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不要眨眼》:“垮掉一代”的见证人罗伯特·弗兰克的一生

著名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最新传记纪录片《不要眨眼:罗伯特·弗兰克》今年10月在纽约电影节期间上映。弗兰克最为人知的不仅有他的系列摄影作品《美国人》和反映了“垮掉一代”精神的影片《拔出雏菊》等作品,更有他乖戾的脾气。而由他的搭档和长期合作的剪辑师劳拉·伊斯雷尔(Laura Israel)执导的《不要眨眼》却拉近了他与观众们的距离。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