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曹明浩&陈建军:“水系”的流变与蔓延

Jul 21, 2023   TANC
640曹明浩&陈建军,《水系避难所》,汶川,2019年

工作生活于成都的艺术家曹明浩与陈建军专注于“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曾于2010年参与发起合作性艺术项目“昆山在造”,于2012年参与策划介入性研究项目“梁山路径”,于2014年策划互动计划“顶楼计划”,并自2015年起开启长期艺术实践与研究项目“水系计划”项目,先后参与第13届上海双年展、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等。

在实践“水系计划”的过程中,曹明浩和陈建军从水系下游都江堰开始,沿水系网络和横断山脉部分区域持续行走与工作。他们联合当地行动者、科学家,以及不同背景的实践者,面向复杂的生态现实共同进行跨物种、跨学科的合作与实践。

在他们从岷江下游到源头草原的工作路径中,逐渐浮现出人类中心视角之外的创作与思考。由此,可见的危机与冲突,以及不可见的生境系统,同时相互缠绕于其中,并以此重思现代治理语境下被遮蔽的地方生态与自然智慧。当下,面对气候和生态危机在不同区域所显现出的结构性问题,他们具体而微、持续流动的地方实践,回应了不限于特定地理范畴的广泛现实,亦通过搭建跨越边界的对话与交流,超越了区域的局部性,蔓延为与全球行动者对话和联结的可能。

近期,他们的作品正在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ICA)“徒步中国:未曾讲述的故事”中展出,并举行了“黑帐篷会议#4:源头”;作为第二届“蔡冠深基金会当代艺术奖”获奖者之一,他们的作品在白云馆展览“蛇纹绿岩”中同时呈现;其作品《水系避难所》也正在参与西岸美术馆影响放映活动“像素计划”。同时,他们受邀在《艺术新闻》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开启的交流共学项目“向山学园”中担任终审评委。

《艺术新闻》特邀作者芮兰馨与曹明浩、陈建军展开对话,以下为其口述记录。

640-1曹明浩与陈建军
640-2《格尔登噶曲喀的情器绘画》,2012-2017年,布面唐卡绘画,作者:扎琼巴让,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我们目前的工作是在水系的源头区域。现代性之外的“沙化、黑土滩生态学”,是正在进行的创作研究与实践。面对地理意义上的源头这一工作场景,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关于源头的概念,如何超越对水系源头在地理学中的定位?相同海拔的区域是不是源头?我们将岷江水系的源头与若尔盖草原当代牧民的生态实践连接了起来。其工作是基于当地环保人士扎琼巴让创作的“格尔登噶曲喀的情器绘画”中28幅唐卡的草原生态故事,和我们的实地考察经验展开。28幅唐卡的故事以一种仪式性的、原住文化的,和动人的方式,揭示出生活在草原脆弱生态系统中的牧民、草、牦牛、鼠兔、黑颈鹤、黑土滩、沙、水之间相互依附和转化过程,它为如何主动进行沙化、黑土滩的治理,以及重建与此地生境的精神联系找到了道路。
640-3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在卡塞尔桔园宫前的草坪上的《水系避难所#3》

举例来说,我们在源头的阶段性工作,在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上通过《水系避难所#3》和《水系学校》两个部分呈现,包含了装置、影像、出版物和工作坊等内容。在《草、沙土与全球环境机器》(2022)的影像作品中,存在着应对灾难的不同技术形态。影片最后一章关于“鼠兔与经文”的仪式,在牧民的整体性生态认知中,鼠兔的增多不仅是环境变化的现实,还与不可见的生灵系统相关。牧民用仪式作为与鼠兔“沟通”的媒介,以寻求物种之间的平衡。而一些现代技术的方案,则是采取消灭鼠兔的简单逻辑。草原牧民在水系源头区域的沙化、黑土滩生态实践,不同于资本驱力的各类科技公司进入当地的治理行为,牧民运用本地自然智慧、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方法,持续进行了10多年的种草实践与草场保护。

6401《草、沙土与全球环境机器》,2022年。影像(单频、彩色、有声);19分14秒。此作品于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2022年6月18日至9月25日)的框架下创作完成。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当日常的认知系统不同时,实践的方式和技术也会改变。发生在草原的这些艰难而复杂的小范围生态与想象的试验,提醒我们不能把正在面对的气候变化,消退的冰川、湿地(草原)全部交由科技来确保。反而要对被本地与全球不断塑造的影响做出回应。我们需要从关于边缘、集体、反思生活模式、特定地理环境、少数民族生存状态,以及其他伦理和生态问题上进行重思。在牧民的叙述中,草原包含着一切可见与不可见的生灵,就像是一个整体性的生命空间系统。而在现代技术下的生态模式里,这套知识系统处于边缘和被遮蔽的状态。在我们多年的行走中,会遇到许多源于日常的故事,这些微小故事以不同的方式想象世界。举例来说,在藏区翻山过垭口的时候,你能看到很多飘舞的经幡,据当地人讲,这是与米玛隐(非人)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在我们的现实中,没有这类叙述中的小精灵,它们是人类世之外的想象。还有牧区关于黑颈鹤的古老歌谣讲述了牧民与自然实现的交换,这是一种在草原里与万物共存的智慧。而黑颈鹤往返迁徙的栖息地,可以是监测全球生态问题的基础,对我们来说,它构成了一种地理想象的起点,对现有的生态跨境讨论极富启示。这些小故事是基于日常的描述,但它们背后蕴藏着充满想象的时间与空间,以及跨物种意义的整体性生境,给予了我们辩证的启示以及实践的可能性。

黑颈鹤叔叔

笑一笑

满足吧

乐一乐

好好享受

拜三拜

明年(从南方回来的时候)

请给我带一把珊瑚

我会给你一把人参果

——给黑颈鹤唱歌(草原牧区的古老歌谣,藏文翻译:银春、周雨霏)

但我们不希望将这种叙述当作固化的“传统”情景去对待,在今天的语境下,这样的古老智慧会被认为已不具备那么强大的能量,甚至仍被视作一种带有异域想象或瞬间感动的存在。我们是否可以以此作为对生命与环境现实想象的开始,进行一个有自身脉络的实践,并推进讨论。在高原湿地研究的生态学者提醒我们“在对繁育地、越冬地以及迁徙途中停留地点的分析都表明,黑颈鹤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湿地生境均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在剧烈的气候变化导致的草原生境沙漠化、黑土化状态下,我们需要思考跨境物种如何持续,以及想象全球气候紧密关联下的生态联盟和协作可能。

面对草原上同一个现实空间的复杂性,当地人的传统生态知识和科学家的论述相互纠缠、依存。在与科学家的合作中,具体的物质观测与实验打开了不同的时间维度,让我们看到水系在漫长地质演化和生境系统中所处的状况。比较水系与当地人的经验方法和智慧上的多重连结,这构成了不同面向的生态新认知。今年4月,我们开始加入扎琼巴让以及他的家人、朋友在黄河边的长期种树工作,面对黄河的体量,这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将自己投身进草原沙化各种处境里的实践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知道自身与那些种植的高山柳一样,是否能作为一个具有能动性的部分去面对今天的生态现实。

640-4高山柳,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水系避难所#3》的黑帐篷在本土的语境里,是水系源头草原游牧文化中的一个居住形态,面对无法预测的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问题,能够流动的黑帐篷具有应对不确定性的智慧。它与草原共生的栖居方式,完全不同于现代技术下的空间建造方式。由牦牛毛编织而成的黑帐篷在变旧之后,能够改造成生活中的物件继续使用,最后回归到草原土地中彻底消失,成功解决了依照草原整体性的生态系统,以及牧场季节变化产生的居住问题。牧民的黑帐篷由一根根一条条用牦牛绒毛编织成的毡子缝在一起,超越了现代性讨论的私有和财产概念,是一种草原上的“社区”,也将草原上所有的生命互相连在一起。

640-5黑帐篷,2013年,尺寸可变,摄影:扎琼衣扎,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黑帐篷的体系似乎只是一个源头现实的局部,但通过这个微观系统,我们看到了它所提供的是一种联结。如此既存的、整体性的、包含多样技术的黑帐篷,帮助我们搭建了“黑帐篷会议”的概念性工作实践,扎琼巴让最初在若尔盖草原组织牧民进行的最具创新性的草场修复项目沙化、黑土滩治理,就都发生于黑帐篷中。黑帐篷里的交流与智慧,也是关于水的源头、草、沙、黑土滩、鼠兔、牦牛、人类和全球环境等问题相互纠缠的集体思考。而黑帐篷的关怀和联结多种行动者的可能性,也超越了单一维度的现代性反思,和某种二元式对抗的被动模式。当我们邀请建筑师,科学家,地方行动者展开跨领域、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黑帐篷则给予了超越性的认知和想象,同时产生了实际的方法与技术,形成了替代性实践的可能。

640-6“黑帐篷会议 #4:源头”工作坊,上纽ICA,2023年5月21日,摄影:朱思聪,图片来源:上纽ICA

讨论的工作是否能回到日常中去,对我们而言很重要。自2010年成立的草原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直以草场沙化治理和黑土滩治理的生态实践为主要工作,也以此建立草原生态学的知识部分。一根根牦牛毛能够连接起牧民、牛羊、土地、草、绒毛、黑帐篷、毡子、毛毡拖鞋、坐垫、袋子、盖布,最后成为草原肥料,这是游牧的生活方式与智慧。但近些年来,由于塑料制品以及外来商品快速进入牧区草原,这些工业产品逐渐替换了牧民通常会在日常生活里使用的毛毡,草原牧区也形成了大量难降解的垃圾。草原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19年开始尝试通过现代工坊的方式生产传统手工产品,回应牧区面对的生态问题,亦能够增添定居牧民的收入。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联合草原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合作推进了第一批工艺产品的诞生,用回收的毡子制成牦牛绒和工艺品等制作,在这些共同实践中,我们通过毛毡拖鞋重新认识草原和人类、牦牛之间的关系,并反思原本就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在今天所面临的种种冲击。

640-7《沙化、黑土滩生态学》,2022年,出版物;26× 18.5×1.2厘米。此出版物于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2022年6月18日至9月25日)的框架下创作完成。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如何持续进行地方叙述与超越边界的流动性的合作新路径?关于这个问题,是由根植于探索特定地点的长期研究项目“水系避难所”为实践基础和出发点。我们视水系工作的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微观细节,都可以成为探讨与实践更深层次的环境问题,以及能在地球生态之间相互联盟的潜在学校。因此,在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水系学校》使用了卡塞尔的Hafenstraße-76号空间。结合艺术实践、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一系列合作的工作坊构建的多种元素,与所有人相互分享和对话,相互补充方法。

从2015年开始,水系计划大致经历了“重绘”“避难”和“蔓延”三个阶段。在一阶段是指不同时期对于都江堰“水系”的想象和再想象。二阶段讨论了灾难也是跨境的问题,不存在全然归属于某时某地的灾难。避难同样也是个跨境的问题。因为局部的灾难经验和生态重建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我们的生态现实。在目前的三阶段,我们认为,一直基于实地考察、研究、知识交流为基础的水系实践,能够很好的地理解地方和传统知识的相关性,讨论气候变化下的地质和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因此,超越了一个可预测的、概念上的对自然环境的界定,这是始终处于生成状态的。

在抵达源头区域以后,除了可见的山与水,还存在着我们需要学习的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和环境的认识。在现代性社会的发展中,有关自然的普遍认知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资源论存在的。但在现实的水系源头区域,相同海拔高度的生境时空中,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存在于哲理思辨和具体日常中的、不同物种相连的生命观。也由此,这项持续性的工作为基于河流水系,蔓延成为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实践者、小范围的地方,如何进行对话和合作的开始创造了条件。

采访、撰文/芮兰馨
编辑/杨曜

Screen Shot 2023-07-24 at 11.45.57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由《艺术新闻》发起,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该教育计划在2023年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开启交流共学项目“向山学园”,此项目将贯穿2023全年,聚焦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以公开招募的形式向中国各大高校在读的艺术创作者征集作品提案。经由专家评审团的评选,入选者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6位活跃于国际生态思想与艺术实践、可持续性设计以及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导师一起展开为期3天的共学体验,包含一系列交流、讲座、工作坊和实地考察,在此期间的共学所得与随之完善的作品提案将由《艺术新闻》进行主题专辑出版。
这一教育计划希望搭建跨学科、跨代际的国际交流和对话平台,促成艺术与其他领域共同寻找新方法、新思想,面对新环境、新议题的解题可能性,构想兼具创造力、善意与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世未来。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由香奈儿特别支持。

去未知的道路,拥抱田野

到野外行走与介入社群既指涉艺术家和策展人的田野方法、在地实践和对本土、社会议题的关注,也为了跨学科艺术创作提供了具体的切口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