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我们时刻被资本包围:专访威双参展艺术家艾萨克·朱利安

May 10,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的《资本论》朗诵项目现场

由英国艺术家、导演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指导的现场项目贯穿双年展的始末,这个以“清唱剧”形式对卡尔·马克思三卷本《资本论》进行朗诵的项目是本届双年展的核心项目之一。朱利安2013年的影像装置作品《资本》(Kapital)也出现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主单元上。而他与劳斯莱斯合作的影像新作《Stones Against Diamonds》也在威尼斯上映。

艾萨克·朱利安2013年的双屏幕影像装置作品《资本》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

朱利安的影像新作《Stones Against Diamonds》中的场景

艾萨克·朱利安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拍摄于中国的多频影像装置《万重浪》(Ten Thousand Waves),作品邀请了知名演员张曼玉、赵涛和艺术家杨福东、诗人王屏合作,以富于诗意的移动影像糅合了中国的历史、妈祖神话与当下的现实,并以此反映人类所处的全球生存境况。他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艾萨克·朱利安:万重浪”(2013年11月25日-2014年2月17日)观展总人次近50万,成为2014年最受欢迎十大当代艺术展之一。

艾萨克·朱利安介绍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万重浪》(视频来源:MoMA)

他近期的另一部作品《游戏时间》(Playtime)取名自法国导演雅克·塔蒂(Jacques Tati)的同名电影,与《资本》的题材类似,采用更具结构性和叙事性的手法,探讨资本与个人的关系及其中的讽刺性。本片还邀请了众多电影明星参与拍摄,如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o)、梅赛德斯·卡布莱(Mercedes Cabral)等。


影片《年轻的心,叛逆的心》截图

艾萨克·朱利安的创作包括叙事类电影及影像装置,大量融合了来自电影工业的资源及工作方法。他凭借多部叙事类影片获得电影界的关注,影片多关注黑人及同性恋人群。1989年他以处女作《寻找兰斯顿》获电影界关注;1991年,艾萨克以其剧情电影处女作《年轻的心,叛逆的心》(Young Soul Rebels),回顾1960年代发生在纽约的黑人文化复兴运动,同年即凭借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最佳影片奖;2008年他与知名演员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合作的有关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生平的纪录片《德里克》(Derek)获得当年柏林电影节泰迪熊特别奖、第34届西雅图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奖以及米兰国际同性恋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奖。朱利安曾于2001年入围透纳奖,其作品在全球多个著名美术馆展出。

专访艾萨克·朱利安


艾萨克·朱利安,生于1960年,现工作、生活于伦敦

Q:《资本》以及相关的诵读项目是如何与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全世界的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A:资本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所以我创作了两件关于资本的作品。《资本》这件作品作为《游戏时间》的孪生姐妹很符合恩威佐本次的策展理念,它的英文名称使用了大写的K,这是借用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标题(Das Kapital),恩威佐将“资本”变成本届双年展核心的板块之一,展览期间会将《资本论》从头读到尾,并不断重复。我和建筑师大卫·阿贾耶(David Adjaye)讨论了这些表演的场馆设计。表演在威尼斯的军械库区(Arsenale)举办,其他活动也会在这一展区同时进行,如电影放映、音乐表演、讨论会等。我认为恩威佐试图从资本出发,把语言和阐释置于双年展的中心。每一场表演都会由两位表演者同时朗读。

Q:《万重浪》的创作源自2004年发生在英国西北部莫克姆海湾的拾贝惨剧,23名来自中国福建的拾贝人被海浪卷走,这个事件为何以及如何触动了你?

A:这场惨案触动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多位来自中国福建的劳工在这场事故中被大海夺去生命——海对于我和我的祖先也有重要的意义,无数黑奴在旅途中葬身大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在诗集《奥梅罗斯》中收录了一首诗,名为《海洋即历史》(The Sea is History)。海洋是神秘的,也可以是无情的。在黑人文化中,人们看待海洋似乎总带有一种迷信的成分。这场惨案背后蕴含的关于海洋的历史和神话在我心里产生了极大共鸣。

另一个触动我的原因是,人们背井离乡不远万里只为打拼出一个更好的生活,却不幸遇难。令我深思的是,人们为什么会愿意长途跋涉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促使我前往中国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花了3年时间基本上涉足了中国东南部的所有地方。

《游戏时间》影片剪辑(视频来源:Victoria Miro)

Q:《万重浪》呈现了一种忧伤的诗性,而《游戏时间》则完全不同,快节奏,并带着一点戏谑的讽刺意味。你如何确定一件影像作品的整体基调?

A:这取决于每件作品的影片内容。《万重浪》关乎神话,因此诗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时间》这部作品其实源于《万重浪》,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为什么人们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人们需要金钱。但对于一部关于资本的影片来说,诗性就显得不够强硬了,换句话说,变得不那么实用。

这部电影是讽刺的,但也许金钱本身就是讽刺的,人们为了获得金钱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但金钱还有不为多数人所察觉的另一面——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高频交易,迅猛发展的数字化科技加速了资本的积累。所以速度与权力也是《游戏时间》的重要议题。资本关乎数据与事实,这件作品试图用语言来阐述资本与艺术,所以画面的条理性更强,也有更多的叙事成分。我对演员们的剧本部分都进行了细致加工,有很多对话。

拍摄这部电影迫使我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因为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资本的社会。资本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在片中,梅赛德斯·卡布莱扮演的菲佣每天被困于一个充斥着艺术品的公寓——这部电影也想揭示,我们并非资本的局外人,而是时时都被资本包围。所以可以认为《游戏时间》源于《万重浪》而又讨论了不同的主题,这两者都是在一个宏大的主旨下叙述个人的故事。撰文/吴亦飞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