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胡向前:无论有没有镜头,都要“天天表演”

Jun 15,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胡向前及其助手在“天天表演 身体健康”展览开幕当日进行现场表演(视频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150331762

742977495“天天表演 身体健康”展览开幕当日表演现场

即使对于大多数即使并没有艺术史基础的观者而言,胡向前的作品也是有趣而易懂的。这位1983年出生于广东雷州的艺术家,总是通过给自我设定各种角色与语境,而最终借助于录像记录与剪辑,达成基于自身行为的表演活动。

门槛_截屏1
草图I_截屏1
《再造米开朗基罗》项目截屏

就在踏入胡向前工作室的一刻,胡向前告诉《艺术新闻》,他的《再造米开朗基罗》这个项目还在继续,而他在长征空间的个展“天天表演 身体健康”开幕当天要表演的内容,就是他们师徒二人(胡向前与其助理)作为行为艺术家如何面对艺术记者。像这样需要面对镜头的时刻,在胡向前过去甚至未来的工作室创作生活中,反复出现。这样随时开始又似乎不存在终止的创作方式,经过剪辑软件的制作过后,最终在“天天表演 身体健康”这次展览之中,以临时的作品形式展示出来。

这种对于表演及其展示的不同步关系,引起了艺术家本人的思考,在作品自述中,他这样描述道:“我已经不能分开有观众的现场或是没有观众的工作室表演,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分不开在有实体空间的表演或是在剪辑软件里的空间,所以在作品的最后,我试图把这两者的空间混淆在一起,取消了现场的感觉,现在在我看来,只有静止的时间和空间才是现场。因为有时间和空间的现场就会有开始和结束,就会有消失。”而这种主动取消现场的反思,似乎为行为表演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观察视角与思考路径。

镜头前的女人_截屏2
镜头前的女人_截屏4
胡向前作品《镜头前的女人》(视频截图)
棍谱-绘画_截屏3
棍谱-绘画_截屏1
胡向前作品《棍谱-绘画》(视频截图)

实际上,此次展览上呈现的4件新近影像作品都围绕着“天天表演身体健康”这一诙谐的主题,《镜头前的女人》是艺术家在北京当地的公园里,用镜头捕捉到的颇具表演欲的跳舞的中年女性,她享受着镜头下的表演,从她的肢体语言之中,我们能感受到因表演而给她带来的快乐;《秘密任务》则是艺术家尝试在古代异样的时空中,通过弱化电影语言的表达过后,表演自身所能产生的可能性;《棍谱-绘画》也是艺术家在闲暇之余,对照武术图谱摆弄下的产物。正如艺术家在谈及在有了徒弟之后,自身所产生的变化之时所说的一样,“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胡向前以其多样的表演与行为,一方面试图找寻着自我存在的证据,另一方面又扩充着自身及观者个体生命之中的有趣经验。

专访胡向前

Q:你们穿的是什么制服?

A:这是4s店员工的衣服。

Q:从何时开始对行为表演艺术有所关注?

A:很早,从大学开始。觉得这个比较适合我,做行为不要钱,而且我本身也喜欢表演,我觉得这样很酷。

Q:为什么你的作品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幽默感?

A:其实这种幽默都是别人认为的,我自己其实没觉得,但可能这会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喜欢做一些好玩的。

Q:从你以往的作品来看,你的行为对象或者说创作的关注点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你自己对于这样的变化有什么看法?

A:对于艺术其实是这样子的,我并不挑剔。比如说,我以前做《太阳》,其他人都觉得这件作品可以能有很多延伸,采用不同材料,比如说做成装置什么的,或者说从社会学的角度,很深入地做更多研究。对于我来说,我真的没那个兴趣,我是个很没耐心的人,我觉得那样就够了。对于单个问题,当然可以做无限多个作品,但是我认为事情的表面其实挺重要的,我更愿意把很多问题都摸过一遍就去做下一个,我不想把自己做成“死的”艺术家。人的一生时间也就那么多,我更喜欢以这种方式度过。

Q:所以你的很多作品都有某种边界测试的性质?

A:你可以说我是测试,也可以说我是在以创作的方式在触摸某些临界点,但我觉得现在也没必要太在乎界限。去年我来到黑桥,终于第一次有了工作室,出于机缘巧合又有了助手,这些变化让我非常兴奋,我在思考每天都要在这个空间里要做些什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构思“再造米开朗基罗”这个项目。其中有好多点都让我觉得很好玩,一个是“学徒制度”这一诞生于18世纪的关系,在今天可能艺术家经常会雇佣的是助手,那这种古老的制度在今天如何能实现?第二是我能够提供什么给到我的学徒?他能从中学到什么?我又不是画画的也不是做雕塑的,行为艺术家能够教些什么?我希望他能够学习到的是如何去思考,以及给他呈现出艺术系统里他所要面对的各种不同的东西,比如展览、记者、美术馆及画廊等等,最后也期待他成为独立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他身上的很多变化。但有的时候想想,这么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把他暴露于大家的视野,对他来说可能也不公平。

草图II_截屏2
草图II_截屏1-
胡向前作品《再造米开朗基罗》项目(视频截图)

Q:你的表演与日常生活的区分就在于是否面对镜头?

A:镜头就是观众,而且就算没有镜头我其实也在表演,比如与助手在一起的时候,我表演的是自己比较自在舒服的状态,我有的时候在工作室就为我的助手扮演老师,经常是自说自话式的,但也会像上课一样,有知识点。其实日常生活这个词很糟糕,包容量太广,用来解释我的作品的话,这并不是一个很确切的概念。在与艺术相关的空间里,看展览、聊天以及吃饭其实都是日常生活,我这次的作品很多就是从这些生活场景中来的。很多人以日常生活作为创作素材,实际上是想在没有艺术的地方寻找艺术,但我觉得没必要这样。

_MG_7330

_MG_7352 (1)

 

 

 

_MG_7566
_MG_7549胡向前作品《秘密任务》(视频截图)

Q:《秘密任务》是你首次尝试运用影像叙事语言的作品,有何感受?

A:其实大多数行为艺术家对待其最终呈现的影像会追求完整性或者说真实性。但《秘密任务》的拍摄前提是,我知道我不是演员,我也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古装片,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拍。虽然这件作品借用的是电影语言,动作也来自电影,并且整个拍摄有分镜头脚本,但没有情节发展,很多电影图像与叙事的背后也是空的。剧中人说的语言,不是雷州话,是编出来的,因为我自己从来不喜欢看字幕,我也不想让片子太有电影的感觉。但其实这件作品就是一次表演,而不是其他的。所以我觉得这样可行,一有机会我就做了,至于它能带来些什么,我自己也不清楚,可能我这种方式还是比较简单粗暴的。

Q:展厅里为了放映作品而专门安装的白色底框有何意味?

A:其实这有几层意思,一是白框和剪辑版的功能其实很像墙纸,让展览从空间上有连贯性;二是我总觉得这些作品还没做完,因为以项目形态来看,这些作品还在继续,现在展示的作品只是某些片段,而这个选取的过程就很像一次剪辑,就像把某些生活片段硬生生地切割出来;三是其实面对于现实、表演及最终作品呈现出的时空,我还是感到很困惑,因此我用这种方式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四是我想把它作为一个表演发生的舞台,开幕当天现场行为也发生在展厅空间之中真实的舞台之上。采访、撰文/韩馨逸

 

展览信息

胡向前——天天表演 身体健康

长征空间 | 6月6日-8月9日

 

Art Doc | 给木心的告别礼:纪录片《梦想抵抗现实》纽约首映

4月23日,纪录片《梦想抵抗现实》于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总部举行全球首映。这部影片留下木心先生许多珍贵的影像,观众得以深入了解这位长久蛰伏于世界的尽头,却实在地拥有整个星球的“王子”。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