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栗康平执导的传记电影《藤田嗣治与乳白色裸女》(FOUJITA)继2015年在日本掀起狂潮后,今年4月1日在台湾上映。透过这部在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揽下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的影片,TANC带你一起走进这位活跃于1920年代“巴黎画派”中的日本油画家藤田嗣治行事乖张、波澜起伏的一生。
作为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的一份特殊礼物,历时5年调研、4个月拍摄的大型专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2016年1月7日至9日在CCTV9首播。该纪录片揭开了文物修复师这一古老职业的神秘面纱,让大众走近故宫遗珍背后的故事,感受文物修复师傅们执着的“匠人精神”。
电影《云中行走》的上映再次将人们带回20世纪著名的“艺术犯罪”现场——1974年8月7日,法国杂技艺人菲利普·珀蒂(Philippe Petit)在离地400米的高空、纽约世贸中心双塔间进行了长达45分钟的“云中行走”。
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纽约年轻艺术家前往荒芜的沙漠展开创作,意图远离喧嚣虚化的艺术市场。今年9月,纪录片《麻烦制造者:大地艺术的故事》在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首映,12月4日,这部纪录片又在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中展播。如今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大地艺术,对当代艺术界有着怎样的启发和意义?
一个全副武装的剑士出现在高楼林立的超级都市之中,在匆忙行走的人群中显得孤独而突兀,仿佛身负重任却没有用武之地。他跟随一只三足乌鸦的指引,在梦境中不断穿梭在海洋与森林之中,内心世界和现实反复交织,以至于无法分离……艺术家杨泳梁在他的第一部艺术电影作品《魇》中,用精致的黑白画面,从个人的角度描写了城市给人的“梦魇”,延续着他对现代化问题的探讨。这也是他首次以一条主观线索作为对于以往作品的延伸。
蔡明亮的首个内地个展“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7月18日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开展。自从两年前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宣布“退出影坛”后,蔡明亮就专心致志于各项艺术活动。 这位创作过艺术装置《是梦》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为卢浮宫拍过艺术片《脸》、与服装设计师跨界合作推出艺术装置《锅炉里的剧场》的电影导演,将如何在带领观众在美术馆中“郊游”呢?
于去年获得第五届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唯一“最佳中国提案奖”的纪录片《中国梵高》记录了以复制西方经典油画为业的深圳大芬村画工赵小勇等人由“复制”走向艺术“原创”的故事。这些从乡村来到城市打拼的画工们在复制西方名画的同时,也在绘制着对西方社会的想像。
6月26日,中国首个呈现素人艺术和漫画艺术的艺术节“Almost Art Project”在北京大栅栏杨梅竹斜街开幕。此次艺术节共有42位素人艺术家和16位漫画家参与,汇集了超过300件艺术作品。作为艺术节的重要部分,6月28日还将在尤伦斯中心大客厅举办有关中国素人艺术的研讨会,“素人艺术热”或将回潮中国。与此同时,在6月26日刚刚落幕的第26届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上,一部以素人艺术家为题材的纪录片征服了国际评委,摘得“Sunny Side Special Mention”奖项,该片曾在今年3月的第六届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上获得了唯一的“最佳中国提案”奖。这部名为《我的生命线》的纪录片讲述了来自闽北乡村、在中央美术学院食堂工作的“素人艺术家”汪化的故事。
纪录片《佩姬·古根海姆:艺术成瘾》4月在纽约首映之后,6月20日又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单元放映。佩姬,这个古根海姆家族的“不孝女”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求曾使她频频出现在娱乐新闻中,而她的现当代艺术收藏更让她成为艺术界经久不衰的话题。
4月23日,纪录片《梦想抵抗现实》于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总部举行全球首映。这部影片留下木心先生许多珍贵的影像,观众得以深入了解这位长久蛰伏于世界的尽头,却实在地拥有整个星球的“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