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在北京举办其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展览。而无论是北京的梁铨个展,还是香港的杨诘苍个展,都或多或少地注意到这些他们的海外经历。而一场名为“反转视角”的展览却把焦点放在了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外国艺术家身上,试图重新审视何为“中国性”的问题……这些6月下旬开幕的展览,以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中国国内乃至全球各地的艺术状况。
小暑刚过,三伏天即将到来。气温渐升,这个周末不如在以下11个展览中以诗书画消夏。无论是齐白石的手札、启功的书法、关良的戏曲人物,还是吴门画派的风雅和岭南大师的秀逸,细细鉴赏揣摩一番,也可让人忘却炎炎烈日。
马上迎来端午小长假,这个端午你有什么计划呢?不妨逛进博物馆消夏吧,这12个从北到南的展览,在炎炎夏日在带我们回归传统的同时也必将带来一丝清凉。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将在5月9日正式开幕。自2003年中国馆第一次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已经过去十多年。主题馆和各国家馆展览的布展工作进入尾声。在对这场艺术盛事充满期待的同时,TANC与你一起回顾过去6届双年展。
从北上广到非中心城市,一条由民间力量和私营机构勾勒起来的艺术脉络已越来越清晰,并逐渐影响和形塑着中国艺术生态版图。
5月15日开幕的尤纳·弗莱德曼的个展“移动建筑”使我们开始着眼于建筑与空间的关系,探索空间变化与流动的可能性。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及文化机构中正在展出和即将开展的建筑设计展览也将继续呈现当代建筑巨匠们对美学、生存空间、城市未来等问题的解读。
夏至未至,新一波大展热浪已经袭来。从北京到上海,从南京到西安,从美术馆到画廊,从成熟艺术家如艾未未、丁乙等,到年轻艺术家如何翔宇、胡向前等,从装置到影像,这16个即将在未来一周内开幕的展览,将伴我们度夏。
刚开幕不久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当代艺术除了出现在中国馆“民间的未来”展览上,在主题展、平行展上都能看到大批中国艺术家的身影。除了威尼斯双年展,从欧洲到美洲,中国当代艺术依然活跃。
五一小长假可以安排什么活动?除了踏青春游之外,TANC为大家整理近期全国各地的书画展览。在假期避开人潮,感受中国书画的清雅气韵。
4月30日,第10届“艺术北京”在北京农展馆举行VIP预展。十年人事几番新,“艺术北京”的十年之变,不仅见证了其作为内地最大型艺博会的整体发展轨迹,同时也能体现到亚洲艺博会正在发生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