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将于9月23日至10月7日拉开帷幕。今年的设计周以设计服务、设计会展、设计贸易为核心在全城铺开300多个活动,《艺术新闻》从“老城再生”、“建筑”、“设计”、“艺术融合”、“民艺”、“乐活”6个角度从中精选出其中的34个项目,带你一窥设计周全貌。
从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的一系列展览,到国家博物馆近十年入藏文物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刁德谦回顾展和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美国原住民艺术家个展,再到各个艺术空间、画廊的国内外艺术展览,曾是皇城并长期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不仅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物收藏,更在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发展图景中有其难以取代的地位。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艺术影像展、艺术都市这三个艺博会为上海9月艺术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看完展会中的艺术品,还可以在西岸艺术中心一旁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颗粒与像素”展,体验过余德耀美术馆的“雨屋”,众多美术馆和艺术空间展览和讲座等活动,是否让你有应接不暇之感?来看看TANC的展览推荐单,做好时间规划吧。
9月10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举办VIP预展,展会于9月11日至1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在这一届展会上,不仅能在50多家画廊的展位上看到众多摄影师及艺术家的作品,也能在上海艺术影像展战略媒体伙伴现代传播集团举办的一系列展览和活动中对摄影及摄影收藏有更全面的了解。
逢“9·11”事件14周年纪念日,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and Museum)正在展出“超越归零地:‘9.11’后的美国之貌”(Beyond Ground Zero:9/11 and the American Landscape)以乔纳森·C·海曼(Jonathan C. Hyman)的纪实摄影回顾了“9.11”之后,美国人14年来以不同方式对该事件的纪念。
9月艺术界关键词,绝对不能少了“上海”。3个艺术博览会、众多美术馆和艺术空间展览以及讲座等活动让上海热爱艺术的观众片刻都停不下来。
最近新开幕的展览中不乏诸多值得关注的影像展,而在电影院和艺术机构展映的电影也颇为可观。本周,《艺术新闻》精选了正在进行的影像展览和艺术电影展映
尽管香港M+大楼要预计2018年才能落成,但这丝毫不妨碍M+博物馆组织形态各样的艺术展和互动项目。最近,香港就出现了两个具有浓厚香港特色的互动网络项目《NEONSIGNS.HK 探索霓虹》和《拾·年》。同时,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在线项目“82nd & Fifth”也于今年8月推出了iOS系统下的APP,拥有12种语言版本。纽约新美术馆的在线展览项目“第一眼:新美术馆在线”(First Look: New Art Online)8月也推出了新展。在多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媒介的支持下,大众对艺术的观看、理解和参与正进行着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