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十一小长假到了,这13个中国传统艺术展陪你感秋怀古

Sep 30,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计划在假期前往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想必也不会受阻于偶有的几场秋雨,无论是“石渠宝笈”,还是文物修复保护技艺特展和即将开幕的“清淡含蓄”汝窑瓷器特展,都是身在北京的观众难以拒绝的假期观展之选。尽管十五赏月佳期已过,但在沈阳故宫还有一场名为“镂月裁云”的常设展,为各位呈现清宫的繁复华美雕刻艺术。而在南京博物院,“明月深心”展吹起了晚明清初的浪漫主义书风,为这个秋天带来源自几百年前明末遗民的一丝伤感……

北京

石渠宝笈

9月8日-10月11日(第一期)

10月13日-11月8日(第二期)

典藏篇-武英殿

编撰篇-延禧宫

虽然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庆祝90周年院庆而推出的“石渠宝笈”特展每日都有大量观众排队进场,不少观众从早上天刚亮就开始在故宫门外等候,直至下午才能入场参观。即使挤不到暌违十年后再展全卷的《清明上河图》跟前,这排队等候的时间也总不会白费。展览中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王氏家族仅存的传世真迹——王珣的《伯远帖》,以及故宫失而复得的《五牛图》等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屏幕快照-2015-09-07-上午10.59.48
▲ “石渠宝笈”特展中展出的《五牛图》(局部)

虽然在故宫博物院展场估计仍是难以免却拥挤的场面,但在小长假之后10月13日开始的第二期展览还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展品。宋代李唐的《长夏江寺图卷》、元代商琦的《春山图卷》及明代陈道復的《洛阳春色图卷》等等让观众能在青绿山水和写意花鸟中怀感已经过去的春夏,而元代钱选的《秋江待渡图卷》中平远式的重彩江南景色,带来季节转变,“长江浸徹一天秋”的气象。而明宣宗朱瞻基的《松云荷雀图卷》后幅上的莲蓬残叶,也透着淡淡的秋意。

屏幕快照-2015-09-28-下午7.19.41

屏幕快照-2015-09-28-下午7.20.00

 

 

▲ 宋代李唐的《长夏江寺图卷》及其局部
5c95a8734039409a93ed55c77f4c73f4
▲ 元代商琦《春山图卷》(局部)
屏幕快照-2015-09-28-下午7.29.48
▲ 明代陈道復的《洛阳春色图卷》(局部)

屏幕快照-2015-09-28-下午7.27.38

▲ 元代钱选的《秋江待渡图卷》(局部)
屏幕快照-2015-09-28-下午7.32.35
▲ 明代朱瞻基的《松云荷雀图卷》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

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

9月25日-11月15日

此展共设十一单元,分别为古书画装裱修复、古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木器修复、实验室、纺织品修复、漆器修复、青铜器(金属文物)修复、陶瓷修复、囊匣制作、钟表修复和百宝镶嵌修复。各单元中,从技艺说明、传承谱系、文物修复过程和修复案例等几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展示,修复案例多配以实物呈现。展览设有影像区域(采用两个3D屏幕和循环播放器),这些影像记录了文物修复的具体过程和操作细节,更直观地传达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状态和过程。故宫博物院在展示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专门推出手机APP,形象地展示不同文物的修复过程。展厅内提供了免费wifi,现场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也可以通过展厅内提供的ipad进行操作,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参观体验。

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顶竖柜修复
▲ 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顶竖柜修复

铜镀金珐琅荷花缸钟修复

▲ 铜镀金珐琅荷花缸钟修复

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

故宫博物院延禧宫西配殿

9月30日-2016年8月31日

汝窑被后人推为“五大名窑”之首,最重要的原因是汝窑瓷器的淡天青色釉,清淡含蓄、不温不火,满足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审美上对颜色的扑捉。由于烧造时间短且烧成难度大,致使汝窑产品流传至今的数量不多,从公开发表的情况看,传世完整器大约70多件,主要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等。因此,汝窑瓷器以其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传世稀少而备受世人注目。

此次展览将以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汝窑及后仿汝窑(釉)瓷器为主,辅以向其他博物馆和考古部门商借的部分传世北宋汝窑瓷器和窑址出土标本,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传世和出土汝窑瓷器的风貌。

 

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

▲ 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

汝窑天青釉圆洗

▲ 汝窑天青釉圆洗

上海

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

上海博物馆 | 7月17日-10月7日

这场随国庆假期结束而闭幕的展览展出了上海博物馆近三百件砚台,涵盖各朝代的古砚,更包含了该馆特色馆藏——明清文人题铭砚、著录砚与近世巨匠陈端友制砚等,为观众展现砚史的发展脉络。

唐砚

▲ 唐代箕形虢石砚

沈阳

镂月裁云:院藏清代宫廷雕刻精品展

沈阳故宫博物院 | 常设展

十五月圆夜已过,不如到清代初期皇家宫苑沈阳故宫看一场“镂月裁云”的雕刻展吧。这里展出的99件宫廷雕刻艺术品以竹、木、牙、角、玉、石等为材质,均为沈阳故宫院藏文物。同时,在这场展览展厅的中央,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以衍射原理在线无题真实的三位图像。

辽博

辽博2

 

 

▲ “镂月裁云”展览中的清宫雕刻作品

南京

京口风流——清代京江绘画特展

南京博物院 | 展至11月14日

展览“京口风流”是南京博物院乃至江苏省博物馆界首次举办的以清代京江绘画为专题的展览,以80件/套书画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历史时期出现的最后一个绘画流派“京江画派”的风貌。镇江地区的“京江画派”活跃于18世纪下半旬至19世纪上半旬,接续了南宋“二米”的绘画高峰,将镇江地区的绘画重新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aa
▲ 蒋璋,鹭鸶图页(局部)

明月深心——南京博物院晚明清初浪漫主义书法特展

南京博物院 | 展至11月14日

晚明书坛曾出现过一批具有改革精神的书法家,他们所形成的创作风潮被后世称为“晚明浪漫主义书风”。这一书风以徐渭、邢侗、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女书家邢慈静等人为代表。明朝覆灭后,属于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王铎、傅山等人以不同身份进入清代,并在文化领域发挥着作用。

徐渭三江夜归诗

▲ 徐渭《三江夜归诗》

金农昔邪之庐记墨说

▲ 金农《昔邪之庐记墨说》

屏幕快照-2015-09-28-下午10.17.24

▲ 龚贤《行书五言书》

重庆

千年不息德化窑:“中国白”陶瓷及其艺术传承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展至10月9日

以“白”见长的德化窑是民窑的代表之一,在宋元时期,德化窑白瓷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这次展览展出了80件古今不同时期的德化窑白瓷,包括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明清德化窑珍品及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去年展览“魅力中国白——德化窑陶瓷精品展”中展出的白瓷器物。

德化窑
▲ 白釉何朝水款披坐观音

广州

千年风雅——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展

广东省博物馆 | 展至2016年1月3日

展览“千年风雅”分为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部分,以69件/套广东省博物馆馆藏作品展现自宋元部分有限的画迹至广东岭南画派这千年历史中的笔墨演变轨迹。

居廉

▲ 居廉《富贵寿考图轴》

香港

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

香港历史博物馆 | 展至10月5日

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办的这场展览以汉朝帝国的崛起为中心,以来自国内四十多个文博单位的162件/套文物,深入介绍了汉人的社会生活和当时中外交流的盛况,向公众展示汉代政治、艺术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展览也着重介绍了香港及整个岭南地区在两汉时期的发展。

05009728
▲ “汉武盛世”展览中的玻璃杯,可能是古罗马传入的文物

汉武2

▲ “汉武盛世”展览中的“四神纹”瓦当

台北

天保九如:九十年来新增文物选粹特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 | 10月6日-2016年1月6日

故宫博物院九十院庆并非只是北京故宫的盛事。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在今年推出一系列重要展览与活动,而“天保九如”就是其中一场重要的特展。展览名称也别出心裁,借用了《诗·小雅·鹿鸣之什·天保》中运用九个“如”字串连起山川日月、松柏冈陵等等象征天地灵佑、德寿绵长的意象。展览分为“器物”、“书画”、“图书文献”三个单元,重点呈现历年陆续入藏台北故宫的珍品,其中包括流散海外的清宫文物,反映了不同阶段收藏征集的旨趣。

1550927121693195692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人宫乐图》

神笔丹青——郎世宁来华300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 10月6日-2016年1月4日

在康熙五十四年抵达中国的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对清代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以中国传统笔墨结合西方观看方式,创造出中西合璧的宫廷绘画新体,其创作题材涵盖皇室成员肖像、花鸟走兽、庆典活动等等。故宫九十院庆,也正是郎世宁来华三百年,台北故宫的这场展览不仅将展出其院藏精品,更向北京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热那亚马丁尼兹养老院借展11件画作一同展出,呈现郎世宁绘画发展的脉络及其在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画仙萼长春册-牡丹
▲ 郎世宁《画仙萼长春册-牡丹》(局部)

皇帝的镜子——清宫镜鉴文化与典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展至2017年2月26日

所谓“鉴古知今”即借镜的反射寓意历史之于当下的重要性。自宋朝起,铜镜便开始进入古器图谱。而在清宫,古镜收藏颇丰,清宫贵族也喜爱以古镜照容。明末清初,欧洲水银玻璃镜进入中国,康熙时期更又了生产玻璃镜的玻璃厂,至清中晚期,铜镜的主流地位才逐渐被取代。这场以清宫镜鉴为主的展览分为“鉴古游艺:皇帝的铜镜收藏”、“装匣陈设:铜镜的匣作装裱”及“揽镜之趣:镜照与生活”三个单元,展现了镜鉴在清代宫廷贵族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唐镜子
▲ 隋代至初唐期间的“玉匣”镜

英国镜子

▲ 英国18世纪钟表化妆匣

 

编撰 | TANC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