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12个不出国门就可以看到的海外艺术展

Jan 23,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北京

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

国家博物馆

3月22日结束

www.chnmuseum.cn

罗丹,《吻》,1888-1898

此次罗丹雕塑回顾展将通过“最初的岁月”、“雕塑家的诞生”、“渐臻成熟”、“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四个主题,139件罗丹博物馆藏品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和回顾这位最伟大的雕塑家的艺术人生,以及他从最初并不被认可而最终成为一代大师的心路历程。

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

北京画院美术馆

1月30日—2月28日

www.bjaa.com.cn

弥尔顿给他的女儿口诵《失乐园》 ,米哈伊•蒙卡奇, 布面油画, 93.5×122.5cm ,1878年

米哈伊·蒙卡奇(Munkácsy Mihály,1844—1900)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因其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被誉为匈牙利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此次北京画院美术馆挑选出51幅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馆藏精品,分为五个片段展示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匈牙利的绘画艺术及潮流。一层展厅集中展示了蒙卡奇及匈牙利艺术家的精品代表作,二层展厅综合展现了世纪之交在匈牙利产生的多样的艺术风貌。

毕加索时代:与西方版画大师同行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5月21日结束

毕加索,为布冯《自然史》而作,1942年出版

此次展览中的大部分版画都是为经典文学作品所作的插画,包括毕加索为《圣经》、《变形记》和《贡格拉的二十首诗》所作的插图,安德列•德兰为《巨人传》所作的插图,马蒂斯为龙沙诗集和马拉美诗集所作的插图,夏加尔为《拉芳登的寓言》和《死魂灵》所作的插图,乔治•鲁奥为《恶之花》所作的插图,以及劳尔•杜菲、马蒂斯、布拉克为阿波利奈尔诗集所作的插图。除了毕加索与其他现代版画大师的作品之外,展览还包括了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在早期绘画大师方面新收藏的伦勃朗作品《三个女性肖像习作》,作于1637年,这幅珍贵而精美的蚀刻版画彰显着早期最伟大的绘画大师永恒的现代性。

景观之变——加拿大艺术中人与风景的改造

今日美术馆

1月31日 - 3月8日

www.todayartmuseum.com

《小浪底水库3号,中国河南省黄河》,爱德华·伯汀斯基, 摄影

“风景之变:加拿大艺术中人与风景的改造”为当代加拿大艺术群展,以风景艺术的当代经验为经纬。自1950年代以来,加拿大艺术家积极参与了北美现当代艺术运动,产生了一批对世界当代艺术发展有极大影响的大师级艺术家,特别是在影像、新媒体、观念、环境、表演艺术等领域。如伯汀斯基关注工业化对自然与风景的大规模改造,提出了“制造化的风景”的观念;安迪·帕顿、罗恩·贝纳、杰米莉·哈桑等关注非西方文明传统在当代风景艺术观念中的再生;迈克尔·斯诺、让-弗朗索瓦·科特等通过不同视觉媒介的跨界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此外,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也在继承、冲突、接受、融合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体现了完全不同的艺术经验,比如黎巴嫩后裔穆斯林艺术家杰米莉·哈桑。

俄罗斯艺术家尼古拉·菲钦油画作品巡展

大都美术馆

2月9日结束

www.dadumuseum.org

《萨波日尼科娃肖像》,1916年

尼古拉·菲钦(Nicolai Ivanovich Fechin,1881-1955),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要的俄罗斯画家,其艺术作品以独特的形式、颜色和线条著称于俄罗斯画界。钦存世的作品极少,大多在战争中被毁或在国际画展中遗失,他擅长从平凡生活中直接取材,探索与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不同的表现手法,着重带装饰意味的、结构独特的、发挥油画特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作品题材多为肖像画和风俗题材。 本次展览带来了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菲钦作品26幅,这些作品创作于1910-1923年,体现出艺术家所要传达的人本主义和俄罗斯现实主义美学传统。

比尔•维奥拉: 嬗变

2015年3月22日结束

林冠艺术基金

www.faurschou.com

比尔•维奥拉,《殉难者之土、空气、火、水》(视频截图)

作为国际公认的视像装置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在4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史无前例的大体量超慢镜头影像作品。此次展览是他在北京的首次个展,包含了其最新作品《逆生》(Inverted Birth)的全球首映,2014年近作大型视像装置《殉难者》(Martyrs)中的四件独立作品,以及视像和声音装置《救生筏》(The Raft)。他的影像装置作品关注人类的命运、死亡、出生和重生,演绎着身体在极度压力下的状态、起降、运动和静止。

 

上海

此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中国巡展

喜玛拉雅美术馆

2月2日-3月31日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1941年-),享誉国际的著名艺术家,英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之一。简练的造型、明丽的色彩、对于日常物品的描绘是克雷格·马丁标志性的艺术表达。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他为“寻常事物的大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均收藏有他的作品。此外,他还应为汉诺威、杜塞尔多夫、斯图亚特美术馆和东京国立艺术中心等机构创作过专项装置作品。

除却艺术家的身份,克雷格-马丁亦是一位极富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导师。他曾于1974-1988和1994-2000年间两度任教伦敦金匠学院(Goldsmith),对达明安·赫斯特、翠西·艾敏、加里·休姆、莎拉·卢卡斯等“青年英国艺术家”(YBA)代表性人物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被誉为“YBA教父”。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的作品

马克•布拉德福德:树的眼泪

上海外滩美术馆

1月31日-5月3日

www.rockbundartmuseum.org

马克·布拉德福德,《树的眼泪》(局部)

“马克·布拉德福德:树的眼泪”是这位生活工作于洛杉矶的艺术家在亚洲的首次美术馆大展。艺术家为这次展览特别创作了三件尺幅巨大的绘画作品,包括《树的眼泪》、《坠跌的马群》、《慵懒的山》,它们的创作灵感源自艺术家造访上海期间的见闻,即各异的文化、经济和功能的杂烩与交融——城市扩张、重工业、老港口城市、原法租界,以及新富阶层的魅力。艺术家也在上海本地市场上找到了租界时代的老地图,继而对上海租界时期的分割状态发生兴趣,同时也关注外来的日本地址系统对中国地址系统的改变,以及这座城市在前工业时代的面貌——也就是说,上海的城市实体在百余年来的布局和变局,成型与再造。他此番展出的绘画作品与这一上下文相谙,亦关乎他在过去的五年中两次造访上海亲眼所见其城市景观的剧变。

欢迎来我家——盖瑞‧贝斯曼个展

上海 K11购物艺术中心B3层chiK11美术馆

3月5日结束

www.shanghaik11.com

盖瑞‧贝斯曼

贝斯曼构筑出的客厅,观众来宾可以坐下欣赏作品、与朋友家人谈话的空间

“欢迎来我家”是美国波普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盖瑞‧贝斯曼 (1960,洛杉矶) 的个人展览。从绘画、插图、艺术表演、玩具、电视动画到棋盘游戏,贝斯曼透过多元化的创作,展现流行文化及黑色幽默冲突并结合的独特风格。艺术家的父亲常以浓重的犹太口音跟他说:“盖瑞,家的大门会一直为你敞开”。这句话是这次展览名称的灵感来源,代表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个人经历与文化传统对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影响。恶魔般的小丑、可爱的怪物和具迷幻色彩的娃娃,这些在艺术家童年潜意识中出现的角色丰富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作品中亦包含马克•夏加尔、华特•迪斯尼和村上隆的元素。

 

香港

JONAS WOOD AND SHIO KUSAKA: BLACKWELDER

高古轩画廊

2月28日结束

www.gagosian.com

Jonas Wood, Red Studio, 2014

Shio Kusaka作品

艺术家夫妇Jonas Wood(1955年出生于马塞诸塞州波士顿)和陶艺家Shio Kusaka(1972年出生于日本)于洛杉矶卡尔佛城Blackwelder街共享一间工作室,他们从对方的作品取材,探索再现与表达、精准与偶然之间的张力,以及艺术史与生命的各种影响力。Wood的一组最新绘画和纸上作品将和Kusaka的最新陶艺作品一同展出。Wood描绘的室内景观从 Kusaka的陶器汲取灵感,而同时后者则以独特的形状及釉彩呼应Wood率性自然的线条。他们的作品亦以夫妇二人之间的回忆及共同生活的经历为灵感,例如他半真实半虚构的洛杉矶风景画和以Blackwelder Street工作室为场景的静物画,以及她根据女儿对恐龙的热爱构思而成的彩绘图案。

白人直男——本·奎尔蒂个展

香港艺术门

3月31日结束

www.pearllam.com

本·奎尔蒂

本·奎尔蒂(Ben  Quilty)于1973年出生在澳洲悉尼。他的青年时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毁灭性的澳洲男性形象:毒品、酒精、玩世不恭。他虽然自愿参与这些风险性大又具有毁灭性的行为,但同时也对这些行为抱有质疑。正是这段历史背景赋予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在他的大部分作品里,他塑造了骷髅、蛇和怪诞的连体婴之类的形象,创造了一种黑暗又神秘的风格。

这次展览中,艺术家回归最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景画和肖像画,并延续他对澳洲成年礼和男子气概的探索。自从2007年起,奎尔蒂就开始使用一种通过将一个画好的画布按压在干净画布上的绘画技法创造出厚重颜料的几何单色印花效果。这种技法是受19 世纪心理学家和心里健康研究先锋赫尔曼·罗夏克(Hermann  Rorschach)创造的墨渍测试启发。

本·奎尔蒂,《罗夏克、乔、巴黎》(2014),布面油画

The Sun Recognized our Life(Friedrich Kunath )

香港白立方

1月31日结束

www.whitecube.com

Friedrich Kunath’s work

常驻洛杉矶的德国艺术家弗里德里希‧库纳什(Friedrich Kunath )的作品涉猎各种不同媒介,包括素描、绘画、雕塑、装置和摄影。他通过重组改造呈现一个不一样的现实,探讨有关存在的普世命题。此次展览,库纳什将目光放得更远,着眼于内在的精神景观,探索它的范围极限;作品中展示的风景,变化万千,如零碎的片断,却又出奇地互相呼应,连成一气。艺术家将各式人物和动物,其中有原创的、也有挪用的,安放在极之浪漫的景色之中。斜阳夕照,海天一片橘橙酒红;湖光山色,连绵不绝,想像力深处的景象,跃然纸上,形成一幕幕层次丰富的梦境。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东南亚除了蓝天碧海,还有这7位冉冉上升的艺术家

当新加坡的Art Stage将2015年艺术圈首个焦点聚焦在东南亚,同时也让更多关注投射到东南亚艺术家上。今天TANC精选7位目前最为活跃、最受关注的东南亚当代艺术家,如果你还不认识他们,那赶紧mark下来吧!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