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武汉鼎韵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集团筹建的武汉艺术总站(WH.A.T)将正式推出名为“超级社群”的在线艺术项目——该项目与国际著名在线艺术平台E-flux journal合作,将邀请全球100位艺术家参与,是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这无疑是现今中国艺术生态的一个缩影,在当下中国公共展览机构仍然只有基本框架的现状下,私营美术馆、民间艺术机构等来自民间的力量承担起与国际展览对接、梳理挖掘中国艺术的任务。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这些来自私营美术馆的展览,中国的艺术圈将失色不少。
-北京 -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www.ucca.org.cn
中国摄影书集
5月31日结束
Miss Dior迪奥小姐
5月31日结束
赵刚:通往奴役之路
5月31日结束
1961年生于北京的赵刚是“星星画会”中最年轻的成员,在参与了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展览后,赵刚赴德国和纽约游学深造,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回国。赵刚在朋友推荐下看到“民国精英”的照片后,决定去造访照片中出现的民国知识分子故乡,并由此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摄影和绘画等等。
《路途风景》,赵刚,2014-2015年,黑白照片
今日美术馆
www.todayartmuseum.com
迪特·坦茨纳:消隐
5月9日-5月26日
生——吴华个展
5月9日-5月24日
“东成西就”不是电影!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发现计划第一回展
5月9日-5月19日
“东成西就”展览回归绘画的感觉本身,寻找在个体记忆和感觉逻辑上的真实。参展艺术家们强调运用绘画语言的内在触觉、感受进行创作。而这些绘画中充满焦虑、荒诞的印记,其实是艺术家内心独白式的真实写照和波动情绪的释放,是对个人生存经验的描述,也是对当下现实处境的回应。
祝云业,《潜融2号》,2014年
木木美术馆(M WOODS)
www.mwoods.org
第十四号,家——圭多•范•德•卫夫个展
6月20日结束
木木美术馆的“第十四号,家——圭多•范•德•卫夫个展”是荷兰艺术家圭多·范·德·卫夫(Guido van der Werve)在亚洲的首个个展。展览仅包括艺术家的一件影像作品《第十四号,归》——在这件长达约一个小时的影像之中,圭多让行为、影像、音乐、文学等媒介融合,并形塑成整体。
圭多·范·德·卫夫以铁人三项的形式,重新追溯了当年肖邦的心脏一路回到他的埋葬地——拉雪兹公墓的旅程
红砖美术馆
www.redbrickartmuseum.com/cn
水钟摆——红砖美术馆馆藏展
9月25日结束
利悟利:颜磊个展
7月15日结束
颜磊个展“利悟利”得名于他在2001年注册的公司“利悟利”。展出的《有限艺术项目》及其纪录片、始于2002年的《彩轮》系列,创作于2005年至2008年间的《无限艺术工程——Sparkling》、在墙上悬挂汽车组件的《利悟利》、白色盒子模型般的《XANAX》、贴有“利悟利”标签的葡萄酒等9件作品都并非他亲手制作,呈现方式也是在他人提议下完成,延续了他自90年代以来对艺术的思考。
“利悟利”展览现场
寺上美术馆
www.sisam.cc
大于一吨半姜杰
6月1日结束
破图集——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
7月13日结束
展览“破图集”由刘礼宾策展,陈丹青、罗中立、张培力、耿建翌等62位艺术家参与,240余件作品参展。展览以“画击图”、“平涂你”、“时代刃”、“皮上色”、“哈哈镜”、“流成河”、“笔搅面”、“缝中针”、“皮的肉”、“放一起”、“眼睛骗”、“非图像”、“没法弄”13个单元呈现,试图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
“破图集”展览现场
时代美术馆
www.timesartmuseum.com
吕佩尔茨——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展
5月24日结束
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携81件(56件架上绘画、25件雕塑)近十年新作落地北京时代美术馆。本次展览是他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个展。 马库斯·吕佩尔茨生于1941年,曾任德国杜塞尔多夫学院院长长达二十余年,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艺术创作,并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与基弗、伊门多夫、巴塞利兹、彭克等人共同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闻名于世,亦被誉为德国国宝级艺术家。
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无题》,2008年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水墨SHUIMO,世纪变革与艺术新路
5月12日结束
“水墨SHUIMO,世纪变革与艺术新路”展览集结了约60位艺术家的150件水墨艺术作品,以“先驱”、“革新”、“承拓”为名,呈现水墨艺术在进入现代艺术发展期的变革与创新,同时探索当代水墨发展的多元变化。本次展览系统地呈现了水墨艺术领域内最具时代特质的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将会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厦门、上海等地巡回展出。
徐累,《青花》
-上海-
上海外滩美术馆
www.rockbundartmuseum.org
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
5月30日-10月7日
展览由侯瀚如策划,呈献多个大型装置作品,及艺术家手稿和笔记。本次展览还将包括一件全新制作的装置《无题》。陈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个人生平,以及往返于上海与巴黎的经历——前者是陈箴的文化根基,后者则是艺术家长期工作及栖身之处,以及艺术家对跨文化的当代社会议题所作的回应。展览重点讲述艺术家在1990年代多次往返上海经历,反映当时社会面临的各种剧变。陈箴频密地回到上海,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作为他对上海成为全新国际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的回应。大型装置作品《兑换处》及《日咒》揭示了艺术家对上海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也渗入了艺术家对他周遭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评论。陈箴对人类境遇的关注充分表现在展览之中——作品《禅园》和《水晶体内景观》由精致的雪花石雕塑和水晶做成,通过艺术家对他个人健康情况的反思,折射了其身处的动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
陈箴,《净化室》
OCAT上海馆
www.ocatshanghai.com
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
5月24日结束
“形象的记忆在每个人的内心和经验里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 上海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上海馆)正在展出的“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呈现了影像艺术家王功新一直思考的问题。三组多屏录像装置新作《谁的画室》、《雷哥的故事》、《上拍的血色》和一组摄影文献《布鲁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挖个洞》并置,呈现了艺术家的影像艺术创作起点和现在的工作状态。
《谁的画室》展览现场,王功新,9 频道录像装置作品,9分钟,2015年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www.thelongmuseum.org
徐震艺术大展
5月24日结束
意趣与机杼——龙美术馆藏明清书画展
6月8日结束
食洋而化 风神独韵 ——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
5月15日-8月8日
关良(1900-1986),号良公,广东番禺人。1917年留学日本。关良与早期第一批留学国外的艺术家一样,以西画入手,将高更、凡·高、马蒂斯的艺术中夸张的造型,平涂的大面积对比色,简练的线条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早期的作品中留 下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回国后,20年代在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的影响下开始学习中国画,并上溯八大山人,最终形成了以中国艺术精神为旨归,融合中西技艺的独特的风格特色,开启一个绘画表现的新时代。正如程十发所言: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也是他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的水墨之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
关良,《舞蹈》,1978年
民生现代美术馆
www.minshengart.com
物体系
6月28日结束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中国当代艺术群展“物体系”,展览贯穿美术馆的一楼展厅,展出44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展览选取了最近二十年中富有代表性的与物有关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物体系”,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物的思考、人们有关物的观念的变迁、物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进程和命运,以及最根本的,人是如何在和物的关联中来确定自身的形象的。
展览现场,刘韡,《看见的就是我的》
余德耀美术馆
www.yuzmuseum.com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
7月12日结束
与去年“天人之际:余德耀藏当代艺术”开幕展70位艺术家名单相比,此次仅20位艺术家的规模看似单薄了许多。然而展览结构上的新意打破了这个疑虑:三个艺术家个展、一个主题展及大型群展叠加呼应,艺术家个体、群体的发展轨迹从这些自1980年代、1990年代至今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得以体现,籍此横向与纵向的脉络交织勾勒出一个上海当代艺术发展的轮廓面貌。策展人巫鸿强调:“上海星空将会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展览系列,并非只针对上海艺术家,而是聚焦于上海这座城市所特有的艺术生态及其面貌以作发掘呈现,绝非代表对于上海当代艺术史的结论及判断。”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展览现场,图为曾根裕作品《热带组成》(左) ,胡介鸣作品《一分钟的一百年》(中),张洹作品《知天命》(右)
喜玛拉雅美术馆
www.himalayasmuseum.org
静/物:荷兰当代摄影展
5月24日结束
展览共展出包括摄影作品、装置艺术,以及视频在内的81组件作品,以极简主义、实验、创新、不落俗套,并带有些许幽默与诙谐的风格,这些出自或者业已成名或者新兴的荷兰摄影师之手的作品,无不透露出“静物”艺术史在当下荷兰持续激发着艺术创作的热浪。展览也追索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发展,呈现当下自觉摄影的氛围。
提到荷兰“静物”,必然绕不开那群星璀璨的17世纪荷兰艺术。17世纪初期,荷兰独立,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民主和自由使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鲜花、生活器物自然而然就进入到艺术家的表现视野,“静物”艺术由此而生。
Kim Boske 的作品
震旦博物馆
www.auroramuseum.cn
周春芽:桃花绘
5月31日结束
本次展览透过“绿狗”与“桃花”两个系列作品,探讨艺术家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水墨传统中笔墨意趣的探索和理解,体现在周春芽创作中“形体表现”与“书写情趣”两个面的辩证关系,终于在立体雕塑的“绘”与“塑”中创造出新的平衡——桃花铜雕。其桃树在捏塑中,将动态的笔触凝结成静止的瞬间,而后在铜胎上赋彩,“绘”与“塑”一体融合,表现出形体感、量感、质感并赋予塑像以勃发的生命力。栩栩如生、神气十足的桃花铜雕,像一个纪念物,代表着艺术家意念表现的自由。
-广州-
广东时代美术馆
www.timesmuseum.org
罗曼·欧达科个展
6月21日结束
“罗曼·欧达科:脚本”是斯洛伐克艺术家罗曼·欧达科于大中华地区的首次个展。罗曼·欧达科常以巧妙、不稳定的方式“占领”各种展示空间,这些“空间”被视作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场所,而空间的物理属性和身份亦得以重新界定。在时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罗曼·欧达科:脚本”,选择了欧达科于1997年至2015年间创作的一系列装置、摄影及行为,这些作品呈现出艺术家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一组可以互相转换的关系:关系的一方是作品及其所在的展示空间,另一方则是艺术家对这一共生结构的再现。
装置《美术馆/储存室》在广东时代美术馆现场。欧达科从时代美术馆的储存空间和办公室搜来各式物品,并将这些物品整齐有序地放进这个敞开的盒子当中。美术馆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被呈现于观众眼前,成为美术馆本身的一个缩影。
-深圳-
OCAT深圳馆
www.ocat.org.cn
三个香港艺术家个展
6月14日结束
请按钮:瞻前顾后——梁志和个展
6月30日结束
这是艺术家在大陆举办的首个个展,也是他第一个事业中期的回顾性展览。梁志和是长期活跃于香港和国际艺术界的资深艺术家,他的实践多样,视野宽阔,此次展览仅仅呈现了他的众多创作中的30件作品,时间跨度从1993年至2015年。其中2015年的工作包括了他最新的一件作品,是基于艺术家在童年时期每周跨境来深圳治病的经历所创作的。梁志和于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于香港,成长、生活并工作于香港,亲身目睹并亲历了香港的多重演变。他的作品以摄影、表演、文字、录像、装置等媒介出现,往往从城市空间、城市语言、城市记忆、殖民历史和官僚架构及嵌入其中的意识形态、艺术世界和艺术史这些维度来描摹和考察他的家乡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