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重心南下,两场双年展、一个艺术节与13个展览正为冬天的南方带来艺术热力

Dec 11,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又一场以“亚洲”为题的展览今天在广州开幕,首届亚洲双年展暨广州三年展以“亚洲时间”为主题,正把城市化、女性、亚洲视角等众多议题纳入其探讨的范围之内。而上周开幕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则开始对都市化和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冷静思考。即将在下周公布的“华宇青年奖”以及包含了众多展览和活动的三亚艺术季更是值得期待。在香港,“文化碰撞——穿越东北亚”把目光投向了亚洲东部和北部的当代艺术创作。而还没开馆的M+视觉文化博物馆继续进行着流动策展的实践。Para Site艺术空间的“世界一家·抽象诗意”则通过4位艺术家回顾战后抽象艺术运动之后,艺术界的东西交汇。而在华南地区正在举办的传统艺术展览也以其独特的地域视角和历史背景,为理解当下该地区的艺术面貌作出了一些提示。

两场双年展与一个艺术节,点燃南方冬季艺术热

– ▬ –

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亚洲时间

广东美术馆 | 12月11日-2016年4月10日

策展人:罗一平、汉克·斯拉格、张晴、孙歌、莎拉·威尔逊、乌特·梅塔·鲍尔、金弘姬

已经历了四届的广州三年展一直是华南地区当代艺术活动中的重头戏。今年的第五届广州三年展扩容演变成了“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研究策展部副主任胡宇清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说:“亚洲不仅是地理学上的领域,也是文化上的概念。”首届亚洲双年展的主题为“亚洲时间”,由广东美术馆前馆长罗一平、荷兰乌特勒支视觉艺术与设计研究生院院长汉克·斯拉格(Henk Slager)、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等7位专家组成的团队所策划,以“亚洲问题,全球表述”为定位,并以“亚洲时间”、“世界时间”、“时空关系”、“城市化进程”、“个体身份”、“女性”等为展览的关键词,旨在提出和深化亚洲问题的国际性对话,试图从艺术角度得出一种对时间的全新理解。

200352754

718595699

1895715650

 

▲ “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亚洲时间”展览现场

第6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深圳蛇口大成面粉厂等地 | 展至2016年2月28日

“中国所有的新事物都从深圳起家,这里是未来的试验场。” 第6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之一刘珩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说。在广州把视野扩展到亚洲之时,深圳以“城市原点”(Re-living the city)为主题的这场双年展又把我们的思考带回到当下都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之中。这一届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由评论家、策展人艾伦·贝斯奇(Aaron Betsky),同为城市智库(UTT)、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主任阿尔弗雷多·布林伯格(Alfredo Brillembourg)&胡博特·克伦普纳(Hubert Klumpner)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兼任副教授、南沙原创主持建筑师刘珩策划。

30多年前,作为改革开放“领头羊”的深圳率先开启了中国城市的“造城”热潮,如今,它率先从这股热潮中冷静下来,重拾高速发展中被忽略的地方,对现有状况再利用、再思考、再体验与再想象。(相关报道请点击:深港建筑双年展进入“2.0时代”:冷思考中国城市化热潮

540154791

▲ “激进城市化”板块中的《全球城市化的描图》

拼贴城市-混沌深圳

▲ 展览现场的《拼贴城市-混沌深圳》

2015年第四届三亚艺术季:时间图景
三亚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及百花谷教堂
2015年12月17日-2016年3月13日

本届三亚艺术季以“时间图景”为主题,旨在以当下的可能性作为探究未来的路径,平行呈现自近代到当代不同时空之中,大师与青年艺术家们同样富有态度的艺术作品与项目。进行到第二届的“华宇青年奖”,继续在本届三亚艺术季开幕期间揭晓获奖艺术家名单,入围艺术家主题展“青年的尺度”也将同时展出。除此之外,没顶公司出品的“发明仪式”全球巡回展第五站也来到了艺术三亚。2015年的艺术三亚还首次引入传统艺术,呈现二十世纪中国传统与当代山水相互对话的特别项目“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围绕着“社会介入型艺术”及其相关问题所展开的思想交锋辩论会,以及青年艺术家“未知沙龙”等活动。(点击2015三亚艺术季,呈现更多元丰富的“时间图景”,查看三亚艺术季的详细活动预告)

640.webp (1)
▲ “时间图景”是本届三亚艺术季的主题,将平行呈现自近代到当代不同时空之中,巨匠大师与青年艺术家们同样富有态度的艺术作品与项目

美术馆及非营利机构中的南方当代艺术气象

– ▬ –

广州

再定义——网络时代的复合视野和多重可能广东时代美术馆 | 12月13日- 2016年1月31日

策展人:沈瑞筠

于本周日(12月13日)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开幕的“再定义——网络时代的复合视野和多重可能”以“网络”为策展方式,通过艺术作品的特别定制、与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分院的研究合作和与《艺术界》杂志的合作等,测试并推进展览与艺术家、杂志和艺术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展览开幕当天,也将举办第36期《艺术界》发刊会。(有关活动详情请点击周末更精彩 | LEAP 12.12 – 12.13京广两地活动预告

时代-在定义

 

 

“再定义——网络时代的复合视野和多重可能”中的参展作品

这里没有问题——沈少民作品

红专厂 | 展至2016年4月5日

策展人:大卫·艾略特

展览名称“这里没有问题”源自马塞尔·杜尚的话语,澳达利亚籍华人观念艺术家沈少民受其影响颇深,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沈少民新作《艺术史》当中。他在这件作品中对杜尚的理念进行了挪用和再诠释,并鼓励参观者就艺术为何发表意见,这些意见与杜尚艺术理念一同构成了这件作品。展览中还呈现了沈少民2007年至2012年间创作的《磕头机》、《盆景》、《永远有多远》、《我睡在自己身上》、《我摸到了上帝的声音》等作品。展览由大卫·艾略特(David Elliot)策划,艾略特在牛津、斯德哥尔摩、东京等地的艺术馆工作,也是香港中文大学策展管理访问教授。周六前往红专厂,还看到即将结束的展览“李如侠:墨绳之舞”,其策展人,美国加州大学美术史论与批评教授沈揆一将在周六举办讲座“当代水墨的趋势”。

沈少民2

沈少民3

 

 

沈少民作品《艺术史》展览现场
沈少民5
沈少民作品《我是我自己的结果》

·香港

文化碰撞:穿越东北亚

香港艺术中心 | 12月10日-2016年1月7日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东北亚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多极化世界构架中,东北亚又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而在当代艺术领域中,东北亚则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空间。面对全球地方化(Globalization)的影响,东北亚当代艺术呈现出丰富、复杂而多样的特征。这次展览邀请了15位艺术家来自中国、韩国、日本、香港及台湾的东北亚艺术家,通过艺术家对社会现实和日常经验的解读,充分反映了他们在视觉语言上的想像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640.webp
“文化碰撞:穿越东北亚”中胡为一的影像装置作品《Pulp Landscape 2》

此次展览聚焦四个视点:“梦想与现实”、“日常与超验”、“语境与介入”和“过滤与放大”。“梦想与现实”解读的是形象与客体、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而矛盾的关系;“日常与超验”探讨的是艺术家如何将日常物像转化成形而上的视觉美学“语境与介入”再现的是艺术家面对社会情境(或条件)与艺术的关系采用观念性地介入或干预,进而生成新的艺术语汇;过滤与放大则彰显的是艺术家的想像力与创造力,通过对物质或图像的个性化转译,充分表达了各自独特的微叙事。

M+进行:艺活

M+视觉艺术博物馆 | 展至12月20日

M+进行:艺活”是M+视觉艺术博物馆于2019年开幕前,所举办的“M+进行”系列中第九个项目。“M+进行:艺活”将艺术作品的定义从一件对象推展至一个情况,透过艺术家或演出者的身体作为主要媒介,将人声、呼吸、动态和体能化成艺术表达途径。这一项目覆盖香港8个地点,以现场展演及展览,探讨当代艺术中“活”的状态。作为这个项目策展人之一的M+总策展人郑道炼表示:“‘M+进行:艺活’不仅挑战展览及展演传统,同时亦反映当代艺术家早已走出画廊及展览厅,步入舞台及公共空间,进行愈来愈多跨领域、糅合不同范畴的创作。”

展览于2015年12月4至12月20日一连17日邀得10位来自香港、南中国、韩国、新加坡及美国等各地区不同世代的艺术家参与。“M+进行:艺活”透过以剧场为背景的的舞台展演、户外行动及介入,以及展出90年代中至今与展演本身地位相等的展演纪录作品,探讨当代艺术中“活”的状态。

Ming-Wong-002(1)
“M+进行:艺活”中黄汉明的作品

世界一家·抽象诗意

Para Site艺术空间 | 12月12日-2016年3月6日

此次展览以战后抽象艺术运动出发,透过4位艺术家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大竹富江(Tomie Ohtake)及陈壮(Tang Chang)的代表作品,回顾当时艺术界的东西交汇:以传统亚洲绘画手法表达国际艺术语汇。当中3位活跃于亚洲东部以外的地区,实验性的抽象笔触融合了自身地区的艺术传统,创作出精辟独到、贯彻始终的作品。互相对照之下,彼此形式相近,却在水墨交织之间各自透现画风特色,显露出冷战下的政治气氛,还有艺术家的立身处境。以艺术记叙历史,引申出不同层面的边缘化与排挤,当中涉及国家与国际间建构而成的正统派别,以及此次展览试图质疑的焦点。

640.webp (2)
大竹富江,《无题》,1959年

·澳门

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2015

以身观身——行为跨介四人联展

澳门艺术博物馆 | 展至2016年2月14日

由2005年开始至今,“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已是第四届,藉此收集、保存及研究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文献资料,并进一步探讨、呈现及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本届“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一共从送交的二百三十九件的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自41位艺术家的五十二件作品入选展览,当中充份地反映出当代华人行为艺术发展的最新面貌。澳门艺术博物馆还邀请了上届“以身观身”的4位获选优秀奖艺术家周斌、董金玲、廖祈羽、陈嘉强展出近作。

 

D

c1
“以身观身”展览中的参展作品

回顾历史:南方的艺术与文化交流

– ▬ –

·广州

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特展

广东省博物馆 | 展至2016年3月20日

基于“南澳1号”和“万历号”沉船的出土文物,广东省博物馆的“牵星过洋”展览以造船、航海、贸易等方面的展品呈现了明朝万历年间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全景。展览分为“序篇:中国海洋贸易黄金时代的到来”、“碧海沉舟-东西洋沉船的发现”、“货通万国-海洋贸易物品”,“时间胶囊-流动的社会”、“东西汇流:大航海时代”五部分,展现了这一段作为中国海洋贸易黄金时代前奏的绚丽图景。

4b0a9448

4b0a9456

 

 

“牵星过洋”展览现场

千年风雅——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展

广东省博物馆 | 展至2016年3月20日

展览分为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部分。宋元部分从有限的画迹窥其发展之大略;明、清、近现代部分按时间为线,展现画派纷呈,名家辈出的艺术现状。不仅有明清宫廷画家以及浙派、吴门画派、华亭派、“四僧(弘仁、朱耷、石涛、髡残)”、“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金陵画派、扬州八怪、海派、京派等各个流派代表画家的精品力作,还有广东地区画家林良、张穆、招子庸、居巢、居廉、岭南画派创始人“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著名粤籍名家的代表作品,基本上囊括了明清绘画史上绝大部分画派及其代表画家,足以勾勒出一部色彩斑斓的明清绘画图卷,也可以从中窥见广东绘画发展之一斑。

340
南宋陈容《墨龙图》

·香港

日升月腾:从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

香港历史博物馆 | 12月16日-2016年11月4日

成立于1960年代的敏求精舍是香港著名的收藏家团体,目前成员包括有葛师科、叶承耀、黄贵权等。敏求精舍会员向本次展览借出300件个人藏品,包括瓷器、漆器、景泰蓝、玉器、织品、家具、金银器、书画、文房用品、游艺用器及宗教造像等,以多元的角度引领观众探索明代的历史和文化。

敏求精舍1
洪武时期卍字地红缎织金云肩襽袖袍织片(华萼交辉楼藏)
敏求精舍2
永乐时期藏传铜鎏金文殊菩萨像(怀恩堂藏)

北山汲古:碑帖铭刻拓本藏品图录及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 | 展至2016年1月31

利氏北山堂由1970年代至今捐赠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约共2090件拓本,此次藏品图录及展览包括70件精品,当中20件是宋拓名品,包括东汉《夏承碑》(华氏真赏斋本)、宋刻《淳化阁帖》泉州本卷六至八集王书(陆恭旧藏本)、宋刻米芾《英光堂帖》(徐渭仁旧藏本)等。另外,碑帖收藏是北京及江南文人文化南移至广东的重要里程碑,在北山堂碑帖收藏中,继承自清代广东著名收藏家的拓本有东汉《西岳华山庙碑》(李文田旧藏本)、唐李邕《李思训碑》(吴荣光旧藏本)、宋刻东晋王羲之《十七帖》(孔广陶旧藏)等。这批藏品对于广东及香港地区具有深层的文化意涵。

561f7a4f03f77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汪氏孝经堂本)

玉泽恒辉:喜闻过斋藏玉展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 | 展至2016年2月28日

此次展览呈现“喜闻过斋”一百零九件藏玉,历时新石器时代至清晚期,以佩饰、人形/像玉器及文房陈设雅玩为特色,展示数千年来集天地自然精华的矿物“玉”与社会生活主体的“人”之间的彼此互动,诠释其在宗教信仰、社会价值及个人情怀方面的功能与角色。展陈将玉器与藏家的明清家具、书画收藏融为一体,意在营造传统文人置身书斋,品古养性,景物两宜的情境。

5633476919ca1
辽代龙纹瓣口盘
5633476639697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六节半人面纹玉琮

仙工奇制:故宫博物院藏痕都斯坦玉器精品展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 | 展至2016年2月28日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从故宫超过400余件相关藏品中借展40件印度莫卧儿王朝玉器精品展出。这是香港乃至内地的第一个相关的专题展览,绝大部分展品从未展出或出版。展览旨在揭示莫卧儿王朝玉器艺术的成就、其与中国玉雕艺术的相互影响及清代仿莫卧儿王朝玉器的辨析。

b13a
镶金嵌玉石双耳军持

 

编撰 | TANC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V&A欧洲展厅历时10年全新开放:逾1100件文物珍品展现欧洲装饰艺术的“黄金时代”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新欧洲展厅在经过近10年的整修后以新展览“欧洲1600-1815年”高调开放,来自西欧、东欧和奥斯曼帝国的逾1100件文物珍品全面展示了欧洲自路易十四到拿破仑统治时期的装饰艺术发展历程。展览开幕之际,《艺术新闻》将带你提前在线感受欧洲装饰艺术的“黄金时代”。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