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exhibitions|展览 那些受挫时刻,《运动剧场》将目光投向赛场上的沮丧与失落

8月5日,第31届里约热内卢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如期而至。聚焦于艺术与体育的“罗勒卖家艺术奖”(Basil Sellers Art Prize)于7月22日宣布了本年度的获奖者——来自墨尔本的理查德·鲁尔(Richard Lewer)。他的《运动剧场》(The Theatre of Sports)系列画作不关注运动员胜利的呼喊,转而将目光投向失落和沮丧的瞬间。鲁尔的画作中有卫冕失败的柔道冠军、骨折受伤的田径运动员、备受抑郁症折磨的游泳天才……这些画作发掘了职业运动员奉献精神背后的故事。

exhibitions|展览 “收藏癖”大卫·鲍伊的审美如何?其藏品将于11月现身伦敦苏富比拍卖

在摇滚乐坛奇才大卫·鲍伊(David Bowie)逝世半年后,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宣布其将于今年11月10日至11日对大卫·鲍伊所收藏的绘画、家具设计等藏品进行拍卖。“鲍伊/收藏家”共由3场拍卖组成,囊括鲍伊400余件藏品,其中又以现当代英国艺术收藏为焦点,足以体现鲍伊对艺术的热爱和品位。目前,部分作品正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展出(至8月9日),之后还将巡回至洛杉矶、纽约和香港进行预展。

exhibitions|展览 “她们”从上海出发,女性艺术家的时代来临了吗?

今天,国际女性艺术特展“她们”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汇聚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5位女性艺术家,跨越千年的108件作品。展览以历史脉络展开,涵盖宋、明、清、近现代和当代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从古至今,女性究竟是作为一个被观看的客体还是创造者?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历史上首位女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艺术家向京、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丽莎·约斯卡瓦吉(Lisa Yuskavage)在展览开幕前的论坛上从作为女性艺术家的个体经历和不同的社会语境展开了探讨。《艺术新闻》也就此话题对部分中国参展艺术家进行了采访。

exhibitions|展览 暑期京沪当代艺术展览指南

7月22日,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她们——国际女性艺术大展”开幕,也将京沪两地暑期档展览推向高潮。从龙美术馆的国际女性艺术大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现代主义城市的样本”,到本周末开幕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艺术新闻》盘点了京沪两地近期展讯,在盛夏的高温中提供艺术生活的行动指南。

exhibitions|展览 “艺术=资本”?博伊斯逝世30周年,“资本论”重回诞生地

时值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逝世30周年,博伊斯36年前的论断“艺术=资本”对今天的艺术世界影响如何?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博伊斯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迪?近日,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Hamburger Bahnhof-Museum für Gegenwart-Berlin)的展览“资本:罪责-领地-乌托邦”(Das Kapital. Schuld-Territorium-Utopie)带来了他的作品《资本论 空间(1970-1977)》(Das Kapital Raum 1970-1977),以及130件跨越2000多年的物件和作品,从古巴比伦的一张奴隶贩卖条约,到柏林一位6岁女孩的画作;从安迪·沃霍尔的丝网印刷到鲍勃·迪伦为汽车品牌的广告片··· ··

exhibitions|展览 “在疯狂的边缘”:梵·高博物馆在他自杀126年之后重诊其精神疾病

“在疯狂边缘:梵·高和他的疾病”于7月15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开幕。这是首次以疾病作为展览的切入点,除了带来梵·高在生命尽头所创作的60件作品之外,还有一系列首次展出的手稿和研究文档资料,以及可能为梵·高1890年自杀所用的手枪。而一场有关创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的讨论会,也将于今年9月伴随展览在梵高博物馆召开。

exhibitions|展览 短暂易逝的奢华?“青花瓷”热在西方因何而起,可曾退潮

美国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of Art)正在呈现“青花瓷”(Chinamania)当代艺术展,讨论自19世纪70年代至今西方对于中国瓷器的狂热追求和消费。“Chinamania”一词最早来源于英国插画师形容19世纪末英国上层社会对来自中国的瓷器趋之若鹜的文化现象。策展人李·格雷泽(Lee Glazer)试图通过此次展览向观众传达,革命性的观念和精湛的工艺是使艺术品价值免受任何大环境影响而永存的关键。

exhibitions|展览 她是自己的演员和缪斯:波兰女艺术家卡塔姿娜·科兹拉个展到北京

7月16日,由卡塔姿娜·科兹拉基金会与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合作主办的影像展览“卡塔姿娜·科兹拉个展”(Katarzyna Kozyra)在北京三影堂开幕。作为新波兰艺术运动的重要影响者、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最高荣誉获得者、美国《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将其评为“新千年最重要的10位女性艺术家”之一,卡塔姿娜·科兹拉所反映出的诸多议题,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意义。

exhibitions|展览 “M+放映”:在香港看英国后朋克时代的独立电影与录像

7月8日至10日,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M+放映:此时彼刻”展映了1980年代英国后朋克时期的电影与录像。本次展映选取了1978年至1985年间共37部短片,其中的20部超八和16毫米影片由英国电影协会国家数据库(BFI National Archive)重新修复,大部分作品是30多年以来首次公之于众。

exhibitions|展览 当手袋邂逅艺术:上海chi K11美术馆开启“BAGISM”之旅

7月14日,"BAGISM 包·当代”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开幕,展出了超过350余件跨越400年历史的包袋,不仅涵盖了爱马仕(Hermès)、香奈儿(Coco Chanel)、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奥(Christian Dior)等品牌的古董包,还有数十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含张恩利、徐震、王浩然、胡为一、李爽等15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手袋的故事不仅打开了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史,手袋的背后还能窥见现代社会由欲望、权力和金钱构成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