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耿建翌个展“投影顽固”在OCAT上海馆开幕。本次展览是2015年艺术家在OCAT深圳馆个展后的又一次大型个展,主要呈现艺术家2016年创作的最新影像作品。OCAT上海馆的执行馆长张培力说:“耿建翌的作品就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它可以容纳任何东西,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展览。”
“此富春山之别径也。予向构一堂于其间,每春秋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户雨窗,或登眺,或凭栏,不知身世在尘寰矣!”七百多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结庐富春江畔,留下历代追摹的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而今杭州富阳,由建筑师王澍设计的 “富春山馆”临江而立,集博物馆、美术馆与档案馆于一身,开馆展“山水宣言”与“公望富春——名画回故乡特展”于9月23日开幕,展出30余件元明清时期画家名作与18位当代艺术家的山水主题作品。
“耶路撒冷1000-1400:天堂之下的每个人”将于9月26日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展出200余件租借藏品,这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一次系统梳理与展示耶路撒冷在中世纪时期所建立的丰富文化传统与审美标准,以此见证这座城市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9月17日,“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白南准(Nam June Paik)三人展”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开幕,由张尕策展,这也是他构思并策划的“艺术&技术@”项目首场展览。展览将3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揭示了20多年来媒体艺术实践在媒介、物质性与感官领域的探索。另一方面,艺术与技术在实践层面的新型合作关系同样值得关注。
向京大型回顾展“唯不安者得安宁”+新作展“S”于9月18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批评家朱朱担任此次展览的策展人。100余件不同尺寸作品首次在同一个美术馆空间内进行展出,体量和规模均为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以来个展之最。
9月18日,曾梵志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涵盖最广泛的展览“散步”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整个展览共呈现包括绘画及雕塑在内的60余件作品,分别来自8个国家25个不同的收藏,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近30年的创作历程。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首次为曾梵志设计的展陈空间,以“大脑切面”为概念,整体空间被6面独立墙体进行分割。
9月10日,首届银川双年展在银川当代美术馆揭开帷幕。展览由艺术家、策展人及印度科钦-穆吉里斯双年展(Kochi-Muziris Biennale)创始人之一的伯斯·克里什阿姆特瑞(Bose Krishnamachari)策划,共有来自33个国家的73位艺术家参展,包括视频、装置、摄影、绘画、雕塑等种类的参展艺术品在美术馆内及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园区内呈现。
9月10日,由瑞典动画艺术家娜塔莉·杜尔伯格(Natalie Djurberg)及其搭档电子音乐家汉斯·贝尔格(Hans Berg)带来的“秘密花园”(Secret Garden)和中国艺术家金锋的个展“万恶之首”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开幕。展览“秘密花园”中,艺术家组合以黏土为原始材料创作的定格动画,配上催眠的电子乐,探讨了人类的欲望和本性;而“万恶之首”则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使现代伦理与社会想象相碰撞,以此来重新审视认知。
从纽约及巴塞尔的抽象画展,到伦敦的肖像画展,再到华盛顿与东京展出的中国陶瓷展,海外的美术馆在9月也相继拉开了秋季展览的序幕,《艺术新闻 / 中文版》本周末准备了近日开幕的展览,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为你的艺术出行提供好去处。
9月8日,位于上海徐汇西岸的乔空间(Qiao Space)举办“工作室”群展,邀请12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丁乙、贾蔼力、刘建华、刘韡、刘小东、毛焰、徐震、杨福东、严培明、曾梵志、张恩利、张晓刚,通过自己的视角和镜头,呈现他们各自的工作室以及工作状态,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