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致力于展现黑夜艺术创作魅力,名为“走进夜色”(Towards Night)的展览近日在英国伊斯特本的陶纳美术馆(Towner Art Gallery)开幕。展出60余位艺术家的画作,回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绘画传统、并探索历史与当代的艺术家在午夜时分所激发的奇幻与现实交织的作画灵感。
10月13日,香港西九文化区M+视觉文化博物馆宣布接受一批由香港收藏家仇浩然先捐赠的藏品,包括5件由来自日本、印度、柬埔寨、印尼等国的5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这批作品将丰富预计于2019年开幕的博物馆原有的视觉艺术馆藏,同时成为M+发展南亚及东南亚藏品的重要基础。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仇浩然及M+博物馆视觉艺术首席策展人姚嘉善(Pauline Yao)谈到了对这批南亚及东南亚藏品未来的规划及期望。
飞速发展的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为艺术带来了全新的语境。K11艺术基金会正在香港 chi art space 举办的“X+Y:许方华及董永康二人个展”,在独特的科技背景下,艺术作品采用不同的媒体,配合各种器材,为观众带来崭新的观赏体验。
国庆长假节,艺术不歇息。大展频出的10月,国际上哪些博物馆、美术馆与展览最引人瞩目?从伦敦和巴黎,到华盛顿和东京;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里的耶路撒冷文物,到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中的视觉装置艺术,《艺术新闻》为你推荐海外最值得一看的展览。
9月30日,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在华首次个展在上海外滩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出了艺术家创作巅峰时期(1987至1994年)的40余件作品。这位古巴籍美国艺术家于1996年死于艾滋病引起的并发症,年仅38岁。今年是他逝世20周年。他的极简装置和雕塑作品以使用灯泡、挂钟、纸堆和包有彩色糖纸的硬糖等日常用品而著称,对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大众媒体中,他的作品常被与其拉丁裔少数族群和同志身份联系在一起,上海外滩美术馆此次如何呈现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的作品,尤为值得关注。
当地时间10月6日,伦敦弗里兹艺博会(Frieze London)与弗里兹大师展(Frieze Masters)同时开幕,并将分别持续展至10月9日。全球超过160家画廊以及1000多位艺术家、藏家和策展人汇聚伦敦。今年4月,弗里兹艺博会获得了娱乐业巨头 WME | IMG 注资,而本届艺博会也是阿曼达·夏普(Amanda Sharp)执掌后的第二届,本年度伦敦弗里兹艺博会仍然备受关注。《艺术新闻》选择了本次参展伦敦弗里兹艺博会的10件作品,带你走进2016 Frieze London。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在威尼斯举办。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艺术万岁”(Viva Arte Viva),策展人为今年1月被任命的克里斯汀·马塞尔(Christine Marcel)。除了常规的国家馆及展示空间,本届双年展还将设置“圆桌”(Open Table)与“打开我的藏书”(Unpacking My Library)板块,提供观众近距离、全方位接触艺术家本人及创作脉络的机会。截至目前,已有20余个国家及地区陆续公布了各自展馆的参展艺术家名单。
9月28日下午,“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双个展在佩斯北京开幕。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张晓刚近两年来的20幅全新创作,同时也是于2007年逝世的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代表性的雕塑及墙画作品在中国境内最为全面的一次展示。张晓刚认为,“索尔·勒维特是一个已经去世的艺术家。他在世的时候总是在追求未来;我活着,一直在想着过去,我不太相信未来。今天,我们两个在今天碰头了。”
9月28日,“喻红:游园惊梦”个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近两年创作的19件架上绘画作品及远赴捷克创作的3件玻璃雕塑作品。展览延续艺术家在2015年在苏州博物馆举行的个展“喻红:平行世界”中以多重维度观看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本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我织我在”于9月26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了20多个国家63位艺术家的纤维艺术作品,以“编织”这一古老而现代的生产与创作方式,建立起思考关于世界社会历史变迁、人类存在与感知的“织造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