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exhibitions|展览 作为世界公民与行动主义者的艺术家,蓬皮杜崭新项目Cosmopolis明年移师上海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于10月中旬推出了一项集研究、展演、论坛和与观众互动交流于一体的崭新项目 Cosmopolis,这个两年为一周期的多学科平台每届将专注一个主题,以研究和知识分享为基础、贴近现代都市生活、直击当下政治和社会议题。Cosmopolis#1 以“集体智慧”为核心主题,聚焦世界各地兴起的以集体形式从事研究和创作的艺术景观,呈现了12国15个艺术小组从照片到录像、从手工杂志到装置等不同媒介的作品。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凯瑟琳·大卫表示:“艺术家以集体方式思考和行动并非什么新鲜事,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不同的是,近来出现的群体,不论是长期或仅为某个项目而短暂存在,多半与对当代城市发展及政治和社会弊端的批判有关。”融入社会肌理和集体合作是这些艺术家实践的两大特点。今天,艺术家关注的问题不再是艺术的形式,而更多是在现今社会语境中,艺术能做什么。据悉,展览明年将移师上海。

exhibitions|展览 传播匠人精神,传承生活之美——“天工开物”系列展览再度呈现

2017年10月28日-30日,由现代传播旗下的《周末画报》与艺术平台 Modern Art 联合主办、LEXUS 雷克萨斯连续第二年独家赞助的“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巡展首站将在上海艺仓美术馆进行。

exhibitions|展览 “东西对望”在日本,十个关键词解锁日本秋冬大展

近代百余年来,日本艺术基于自身独特的造型观、美学观以及根深蒂固的日本式的感性方式,不断巧妙地把传统用新的形式 来加以替换,创造出既不是中国古代的,也不是西方现代的形式语言,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西方艺术借以参照的一个坐标。从京都国立博物馆120周年首展日本国宝,到东京国立博物馆汇集运庆大师千年佛像;从草间弥生新宿开馆,到“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最大规模回顾展......《艺术新闻》特此精选十个展览,十个关键词带你走过东京、奈良、京都等地,一览秋冬日本大展的精彩。

exhibitions|展览 二十二座运庆佛像齐聚东京,罕见千年造像一室尽览

9月26日,本年度四场特别展的收官之作“运庆——纪念兴福寺中金堂重建特别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二十二件佳作集结形成史上规模最大的运庆展。

exhibitions|展览 赵刚个展“文物保护”将在现代艺术基地上海空间开幕

exhibitions|展览 在伦敦巴比肯中心“进入未知”,在这场科幻之旅中感受人类对科技的忌惮与不安

一场名为“进入未知:一场科幻之旅”的科幻艺术展正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举行,将持续至9月1日。这场展览汇聚了800多件以科幻为主题的展品,从漫画、书籍到电影服装、道具,从儒勒·凡尔纳小说中的超现实奇幻世界、杰克·科比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到《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里的宇宙次元,再到艺术家文学家们幻想中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世界。这场展览所呈现的五光十色的科幻世界映射了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对技术革新源源不断的热情,以及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隐患的忌惮与不安。

exhibitions|展览 当“山海蜃楼”遇见“再造认知”,伊夫·内茨哈默与邱黯雄再会上海

瑞士艺术家伊夫·内茨哈默与中国艺术家邱黯雄分别以“再造认知”与“山海蜃楼”为题,基于各自的动画创作在复星艺术中心展开对话。内茨哈默的作品以空间为切入点,在思维与物体间不停切换,触及人的身体与心灵、自然和人工矛盾的深刻命题;邱黯雄则利用中国传统神话的载体,探讨现代文明的本质问题。两位艺术家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重塑处于历史现代时的当下。

exhibitions|展览 英国同性恋去罪化50周年,在这场酷儿艺术展上回看王尔德是怎样被囚禁的

时值英国对同性恋行为的部分去罪化实施50周年,伦敦泰特不列颠展览“英国酷儿艺术”向观者呈现了1861至1967年的百年之间,LGBTQ 艺术创作者的作品、故事与人生。奥斯卡·王尔德、西蒙·所罗门、毛德·阿伦、大卫·霍克尼……他们用文字、画笔、舞蹈向观者娓娓道来了一个又一个私密的故事。酷儿群体往往身在不得不“演”的处境之下:首先他们得掩藏好真我,其次他们还需要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所经历的不公、渴望与现实被创作者用艺术的方式——也仅仅只可能通过艺术的方式——朦胧又强有力地表现了出来。

exhibitions|展览 安达卢西亚花瓶、非洲面具与中国书法…在工作室中发现马蒂斯的灵感之源

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的回顾展 “工作室中的马蒂斯” 由波士顿美术馆巡展至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于8月5日开展。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惠顿学院美术史教授艾伦·马克布林认为:“观看马蒂斯收藏的物品是了解他的思考方式的绝佳途径。”“工作室中的马蒂斯”以马蒂斯收藏的物品为线索,勾勒出马蒂斯不断汲取艺术养分、探索新的艺术形式的一生。 来自不同文化与传统的艺术能量在这些物品中汇集、碰撞、融合。

exhibitions|展览 除了标志性的熊猫,还有什么进入了“赵半狄的中国Party”

尤伦斯艺术中心新展“赵半狄的中国Party”于8月4日开幕,展览以“社会现实主义”作为贯穿赵半狄看似截然不同的创作阶段的线索,以纵览艺术家近30年以来三个阶段不同的创作面貌。“现在,我把中国的现实当作一场Party来看,我努力想从中抽身出来。”赵半狄曾表示。在展览开幕之际,《艺术新闻》专访赵半狄,探讨其创作的转型过程以及对于诸多争议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