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种庙会的感觉、乱糟糟的感觉、市场的感觉。那张古画画的就是一个古玩市场,是众语喧哗的场景。整个展厅也是同样一种气质。”邱志杰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说。
东汉的陶塑狗、宋代的玩具狗、清代郎世宁的扇面《槐荫骏犬图》、海派“四任”中最年轻的任预笔下《花荫灵犬图》中活灵活现的哈巴狗、还有画法博采众长的任薰所绘的《花石乳犬图》……这么多名犬因何齐聚一堂?
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因这条欧亚大陆北部商路的畅通而成为宾客云集的国际大都会。10万左右胡人长期居住在长安城中,丝绸之路上更行走着不计其数的胡商。2001年,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博物馆在开元十八年穆泰墓中清理出90多件造型生动,款式别致的彩绘陶俑,身着豹纹皮裤、摆着动感“S”形曲线、表情各异的胡人牵驼俑、胡人牵马俑,会施“幻术”变戏法的胡人坦腹俑等即使今天看来也颇具时尚感。正在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展出的“唐代胡人俑——梦行丝绸之路”展览将中国甘肃省庆城县博物馆收藏的约60件文物第一次呈现给日本公众,用写实的手法让人一睹盛唐“胡风”。
2月3日,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a)与美国著名先锋剧场导演、前卫艺术家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合作呈献的展览“中国末代王朝的威势与华美”开幕,以沉浸式的方式,利用色彩、灯光、材料、音效、气味等情境的转变,将后现代元素代入传统的呈现语境之中,重新演绎了清帝国鼎盛时期的宫廷生活、政治与文化。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策展人柳扬谈及了本次展览最初的构想及筹备过程中的一些趣事。
12月16日,嘉德艺术中心开馆以来首个当代艺术展览“地标—测绘中国当代艺术”开幕,展览汇集了包括徐冰、汪建伟、蔡国强、邱志杰等在内的15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大型装置、影象和绘画。策展人郑胜天表示,“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无论是在直接、间接意义,还是其社会性的效果上,都如同地标般帮助我们认识历史和面对现实。”
提起美杜莎,最熟悉的莫过于“蛇蝎美人”的艳丽形象。在当代消费语境下,原本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令人恐惧、给人带来死亡灾难的蛇发女妖形象已荡然无存。2月5日,在大都会博物馆开幕的新展“危险之美:古典艺术中的美杜莎”,用60件作品向观众一步步展现了这个蛇发怪物是如何被逐渐美化,体现出希腊古典时期艺术中理想化的人文主义,并追溯美杜莎这一形象在后世的西方艺术中经久不衰的魅力。
2017年值俄国十月革命百年,这一对世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正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以视觉文化的方式得到再现。年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展览,以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为主要线索展示了众多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
清代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苏州吴氏堪称收藏世家的代表,从愙斋到梅景书屋,吴氏祖孙的收藏而今分布海内外,今年适值吴湖帆去世五十周年,“梅景传家”展无疑是故乡苏州对他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