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exhibitions|展览 一场引入基因测试技术的艺术策展实验,在绍兴古建中进行“是我”的追问

exhibitions|展览 江户动物已成精,浮世绘中孕育出的漫画鼻祖齐聚大阪

4月16日,“江户的戏画 - 从鸟羽绘到北斋、国芳、晓斋”展览在大阪市立美术馆开幕,来自日本国内外的约280幅作品构成6个章节,呈现17世纪至20世纪“戏画”演变的历史与精华,更从鸟羽僧正(Toba Sojo)、耳鸟斋(Nicho-sai)、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歌川国芳(Utagawa Kuniyoshi)及河锅晓斋(Kawanabe Kyosai)等名家的浮世绘精品中追溯出日本现代动漫在色彩、线条等艺术表现方面的传承与变通,以及“欢声笑语”是如何代代相传。

exhibitions|展览 “一沙艺世界”,复星基金会首次收藏展于三亚亚特兰蒂斯启幕

三亚。4月28日,复星基金会的首次收藏展“一沙艺世界:探索社会几何形态”于三亚亚特兰蒂斯启幕,展览对复星基金会所管理的企业收藏进行梳理,带来40位中国与国际中生代和年轻艺术家的代表作,从“建筑和人”、“互联网生态”、“资本和劳动”三个方面,对艺术世界作为外部社会的微观景象所反映出的社会几何形态进行剖析。

exhibitions|展览 如果能够定制一座你的雕像, 它会是你的哪个时刻,哪种状态?

ArtCalendar展览日历推出全新栏目“ARTQ · 一展艺问”,每日从全世界超过100座城市中,精选出一个展览或展馆,以“提问”的方式来介绍,透过3-5个问题与精简回答,让吸收展览或美术馆资讯的方式更为轻松有趣。

exhibitions|展览 他用艺术建了一座人的庇护所,在博物馆完成了比教堂还神秘的体验

于4月24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展览“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首次将艺术家不同创作阶段的著名作品《无人》、《机遇·命运之轮》和《圣地·智利》等带到中国。并不笃信宗教的基督徒波尔坦斯基运用他的艺术创作,为观者提供了一次类似宗教又超越宗教的震撼体验,而对于他本人来说,这不过是他对保存“微小记忆”的又一次“注定失败”的尝试。“我们为什么会死?消失意味着什么?我曾总是试着去反抗消失、反抗遗忘”,波尔坦斯基说。在一次次尝试与发问间、在偶然与命运之间,他的作品将一个个存在主义疑问向观者抛来。

exhibitions|展览 假面之艳、轶事之外,道不尽的“欧洲诱惑者”卡萨诺瓦

展览“卡萨诺瓦:欧洲的诱惑”(Casanova: The Seduction of Europe)正于旧金山艺术博物馆荣誉军团纪念馆(the Legion of Honor)展出。十八世纪,欧洲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以法兰西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首的王权国家正处于全盛时期,而民主思潮也逐渐燃起。启蒙运动与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挑战了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催生出了许多丰富瑰丽的艺术作品。在这样一个思想和美学跨越国界的年代,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Casanova)无疑是当时最传奇的人物之一,他旅行的足迹遍布整个欧洲。

exhibitions|展览 “雨屋”之后“兰登国际”再来上海,“万物与虚无”再现科技艺术之魅

还记得2015年在朋友圈引发热议的《雨屋》吗?三年后,《雨屋》和其背后的艺术家团体“兰登国际”再临上海。自4月20日至10月14在余德耀美术馆开展的“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又将再度吸引人的眼球,邀请观众一同体验人体和装置之间的互动。这次展出的除了网红装置《雨屋》之外,还将一同呈现另外几件重要装置。

exhibitions|展览 他是民国民间收藏第一人,也为吉林博物馆奠定了收藏体系

故宫博物院的“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正在武英殿展出。这场展览以国有博物馆中经张伯驹鉴藏的古书画为限,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三个部分,每部分按照文物的时代排序,展品数量达33件套。“故宫博物院共计收藏有张伯驹先生《丛碧书画录》著录的古代书画22件,几乎件件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这样表示。虽然其中一部分文物,如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等,尚处于休眠期,本次用复制品替代了原作,但仍集合了张伯驹一生所藏文物精华,实现了其“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的初衷。

exhibitions|展览 古典的诱惑或荒诞的抵抗:谢南星的“香料”之谜

“塑造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只希望给别人提供一张图像,”谢南星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说道。

exhibitions|展览 早春观展手册 | 和保罗·麦卡锡、埃利亚松以及杨福东…一起度过三月展览高烧期

早春观展手册 | 和保罗·麦卡锡、埃利亚松以及杨福东…一起度过三月展览高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