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曾长年退居于黑森林托特瑙的小木屋,挪威肖伦的小屋曾是维特根斯坦的避世之所…… 哲学家们流亡、逃离与退居的“小屋”成为了这场名为“思维机器”的展览所要探讨的主题。
本届以“地球环境时代的美术”为主题,将艺术作品按“跳跃的斑羚:里山·土木篇”和“鲑鱼跳龙门:信浓川·河流阶地篇“两条主题线路作为切入点,这也是大地艺术节创办以来中国艺术家参展及作品最多的一年。
6月23日于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最新开幕的大型展览“我在互联网上长大”(I Was Raised on the Internet)以“千禧一代”以及活跃在这一议题上的艺术家与互联网发展的交点作为切入口,向观众们呈现了当代最为活跃的一批艺术家与互联网之间酷似“生于斯、长于斯”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对于当下社会最为相关、紧迫的议题的探讨。
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于6月16日推出的年度重要时装展“弗里达·卡洛:建立自我”(Frida Kahlo:Making Her Self Up),聚焦弗里达·卡洛独特的着装风格与个人经历,通过200多件弗里达私人物品,探讨她身上所体现的墨西哥传统文化与西方影响之间的复杂关系。
上海明珠美术馆最新展览《读书行路:<路易威登游记>艺术展》(Reading Walking: Louis Vuitton Travel Book)于6月24日开展。
6月8日,余德耀美术馆与瑞士洛桑爱丽舍博物馆合作带来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的全球首次大型回顾展“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